第130章 奉令-《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戰場外,無論是國內媒體還是國際輿論,也都一邊倒的贊頌你們這次孤軍奮戰,國內民眾群情激涌,海外華僑也是為之振奮。
無論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我們都大獲全勝。
你們是國之英雄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由軍政部親自簽發的全體守軍晉升一級的晉升令已經于前日傳達,戰死弟兄的撫恤軍政部那邊也承諾會一分不少發放到家屬手中。
撤退吧!再堅持下去意義也不大了,你謝中民難道為了使自己名垂青史,就忍心讓400弟兄全部葬身于此嗎?還冒著違背軍令成為叛軍的巨大風險?
我下午就抵達租界找到租界聯軍司令官斯馬萊特準將和他協商我四行守軍撤退事宜,他親自答復我,我軍退入租界后裝備先由他們保管,離開租界時他們原物奉還。
他日,你和弟兄們還可繼續與日軍作戰,想為國效力也不急于一時。
至于說日軍可能會在中途攔截我軍,斯馬萊特準將承諾,若日軍敢開槍,他們亦可保衛租界向他們還擊,必保證我軍安全抵達租界。”
能做為一師參謀長,沒有點頭腦自然是不可能的,這位陸軍少將一番有理有據的說辭甚至比如山軍令更有作用。
作戰任務已經達成,再堅持就要冒著成為叛軍的風險,還能保證全軍安全并繼續投入對日作戰,每一條說辭讓人都找不出可以拒絕的理由。
唐刀知道,撤軍已經成為陸軍中校唯一的選擇了,他沒辦法成為那個自私的人。
原因很簡單,這里的每個人都是英雄,但歷史會記得每個人嗎?
不,從古至今,歷史都是習慣性健忘的,能將自己的名字記錄于歷史長河的,永遠不過是那寥寥幾人罷了。
其他人,都只會成為數字,成為他謝近元大名之后那個名為‘八百’的數字。不用時間長河流逝多久,就再也無人記得這些小人物們曾經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留下的血。
說他為了名垂青史將400將士帶上自絕之路,實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參座,我可以撤軍!”陸軍中校思索良久,終于艱難開口。
“長官!”久久未發言一聲不吭的雷雄忿然作色。
“住嘴!”陸軍中校面露寒霜,揮手制止瞪大眼睛的雷雄。“不過,我不信任西洋人!”
“我得留一部做掩護我全軍由蘇州河橋撤退的保證,等我主力過河后再掩護他們過橋。”陸軍中校目光中少見的透著兇狠。“謝某可以遵守軍令赴死,但絕不會將這些國之軍人親手送到日本人的槍口下白白送死。”
經過昨夜試探,陸軍中校太明白日軍對自己這支部隊的切齒痛恨了,換做是他,什么承諾都是狗屁,必當將仇敵殺之而后快,他們必定是不會放過524團的。
正如唐刀所言,租界里的西洋人如果能有那般硬氣,那還會受日本人所迫?
“好,依你!”少將一口答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