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轉道向南-《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那將是壓垮滬西方面對于撤退還是堅守正在糾結中的數十萬中國大軍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旦第十軍踏過松江城,這一記狠狠的左勾拳將會直接斷了這數十萬大軍的后路。
屆時,災難將會來臨。
倉皇逃竄的數十萬大軍將會失去統一指揮,蜂擁而至的軍隊會將并不寬闊的道路給徹底堵死,為逃離這個即將吞沒所有人的戰場,那些精銳們會丟掉所有重裝備,會拋棄重傷員,徹底變成潰敗之局。
世人皆知淞滬會戰中方軍隊傷亡近三十萬,其實,有最少一半的傷亡不是發生于市區的大戰,而是發生于11月5日開始的大撤退之后。
被遺棄于路邊的傷兵,連綿數十里,哭嚎震天,他們為國效命,卻因為上司一次次愚蠢的指揮,最終成了棄子,是整個中國都不堪回首的一幕。
現在的松江方向,因為日本大本營的戰術,并沒有派出大軍前往威脅,反而成了唐刀和一幫麾下最有可能逃生的之路,哪怕在未來幾天后,那里也將成為一條絕路。
只是,不管是不是被動選擇,松江也是唐刀必去之地。
華夏是個很奇特的民族,無論在那個時代,不管形勢有多么惡劣,是否整個民族之火都在風雨飄搖,總會有勇敢的人站出來。
即將在整個衛國戰爭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松江之戰,就是如此。
一支東北軍,會在這個小城,依城堅守,以全軍三萬余人,鏖戰兩個師團日軍,最終以戰死六名將軍、八名上校團長及全軍戰損三分之二為代價,替數十萬大軍爭取到三日夜的撤退時間。
唐刀或許沒有能力去改變雙方近十萬大軍鏖戰的戰局,但他還是有機會改變一些人的悲劇結局。
那名將軍,本不該在英勇戰死之后還得不到他應有的待遇。
況且,那里還有令人切齒的幾個日本人名字,谷壽夫、牛島滿、柳川平助,他們都是大屠殺的積極參與者與促成者。
對于唐刀來說,有人想成為屠夫,那就將屠夫先屠了。
在距離日軍一線陣地尚有一公里左右,唐刀率領著車隊向左翼轉向,和近在咫尺已經嚴陣以待的日軍陣地擦肩而過。
一公里外親自坐鎮的一名日軍少佐看著車燈就這樣距離己方越來越遠,一口老血差點兒沒噴出來。
不是說這是中國軍隊名震天下的四行營嗎?怎么沒有想象中的英勇無畏?見縫插針腳底抹油的本事倒是挺牛逼的。
由其車燈移動的方向,他當然能判斷出那伙中國人是打算去哪里,是向南去松江方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