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說把這個時期的機槍做個類人的比喻,戰斗民族的dp系列輕機槍就是個大西北糙漢,啥環境都能吃得飽睡得足極少抱怨干活也不怠慢; 日耳曼人的mg系列輕機槍就是個訓練有素的軍人,軍令但有所達,基本都能完成任務; 日本陸軍主力裝備的大正十一年機槍,就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嬌小姐,天冷天熱刮個風下個雨,都得鬧脾氣。 也就是說,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只有在不冷不熱、不干不濕的季節,并且在精心擦拭保養以及戰斗烈度柔和的理想條件下,故障率才會相對低一些。 而在這個江心洲,本身清晨的霧氣就重,再加上不斷被榴彈爆炸激起的沙子隨風飄揚,惡劣的戰斗環境讓大正十一年機槍這個嬌小姐就這么一一罷工了。 失去了最寶貴的連續火力,抓住戰機的中方那邊很自然的就把輕機槍和擲彈筒火力對準了唯一有點反擊能力的擲彈筒。 再勇敢,也是雙拳難敵四手不是?就像一個勇敢的少年,面對作惡的流氓惡棍,勇敢的舉起了自己的拳頭,但往往最終的結局卻是,在沒有蝙蝠俠出現的時候,他只能蹲下身抱住頭,任憑大棒狂揍。 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并不因為勇敢而有改變。 失去了指揮官,失去了機槍,失去了擲彈筒,失去了同僚,失去了很多的日軍步兵們沒等來蝙蝠俠,反而等到了惡龍。 花費了足夠多功夫,已經徹底將三艘炮艇揍熄火的中方火炮,將炮口調轉了。 十門躲藏在丘陵后的150口徑迫擊炮,向一群匍匐在沙地上不甘屈服的‘勇士’們,露出了猙獰的嘴臉。 那簡直就是步兵的末日。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