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撒氣的對象,只能是中國人。 一路急行軍。 到中午,距離松江城15公里的中國騎兵從望遠鏡里看到了日軍先頭部隊氣勢洶洶攪起的滾滾煙塵。 殺氣騰騰! 耗費了麾下近400人的生命證明了松江地區中國守軍比他想象的要膽大的多的末松茂治這次可學乖了,中國人敢把炮兵放出城偷襲位于江中的炮艇,那偷襲步兵更是不在話下。 光是先頭部隊,就有大半個騎兵聯隊和用摩托車、卡車搭載的一個步兵大隊以及一個工兵聯隊,兵力高達兩千余人,戰斗力也最少能頂一個中國步兵旅。 中國人如果還敢故技重施,偷襲這支先頭部隊,那中國人可是打錯了主意,騎兵和步兵合計超過一千三的戰斗兵,哪怕來一個中國步兵師,他們也能擋上一陣,跟在后面的步兵主力快速跟進,完全可以將其一口吞下。 末松茂治想的沒錯,中方沒這個膽量。 倒不是怕了114師團,就算是野戰,裝備齊全的67軍也不懼和這個乙種師團拉開陣勢干上一架。 可惜,殺來的114師團也不過只是前鋒,后方還有日軍兩個主力師團,那是真打不過。 所以,114師團一路暢通無阻,哪怕是工兵聯隊在騎兵和步兵的掩護下開始在選定好的江岸邊架設浮橋,黃浦江兩岸也沒有發生半點攻擊行為。 這讓產生了挨打心理的日本中將反倒有些發毛。 中國人,又在醞釀什么陰謀? 可怕的慣性思維,導致日軍中將就像是個挨打慣了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被溫情對待,生起的心理絕對不是感動,而是懷疑。 尚在十幾公里外的末松茂治電令麾下的騎兵聯隊以騎兵中隊為單位,一個沿著黃浦江南岸搜索,一個通過初步架好的浮橋過到北岸,搜索,以免主力過江的時候被膽大包天的中國人火炮襲擊。 半渡而擊的原理,日本陸軍中將多少還是懂一點的。 什么叫自己找抽型? 末松茂治就是。 原本停留在遠方的中國騎兵只是嚴密監控日軍動向,通過攜帶的野戰電臺給指揮部報告日軍抵達的時間方位,本沒有和日軍干一場的心思。 浩浩蕩蕩向松江殺來的日軍分為前中后三段,打頭的有騎兵有卡車摩托車,兵力接近一個步兵團,騎兵們再如何彪悍,也不會去碰這樣的硬茬兒。 中路那就更猛了,別看隔著一條江,躲在樹林里中方騎兵們卻是大氣都不敢出,那可是高達5000余人的步兵隊列,就算不出人,直接搬出幾門步兵炮,都能轟的他們懷疑人生。 后路有炮兵有輜重兵還有隨行的步兵大隊進行保護,騎兵們也就只能看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