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中山大道的繁華不僅僅在于路寬,亦是因為其背后幾十米還有條由松江城通往護城河的水道,所有貨物都可由大船經黃浦江運抵再換小船經水路直接運往各家店鋪。 這條街道上的格局基本都是馬路旁邊是店鋪,后面則是倉庫和居住的區域,緊挨著的水道既可以運貨又可以清理生活垃圾。 這是明清時代就留下的格局,到了近現代,因為人口的增加將馬路擴得更寬了。 而城外的民居,也是基本依靠著這條貫穿松江城東西的中山大道再蔓延開來的。 日軍若是想直接抵達松江城下,完全可以順著這條大街長驅直入。 只是,再愚蠢的指揮官也知道,這條看似沒有危險的長街,如果沒有肅清周邊殘敵就貿然進入,那會死得很難看。 站在無險可守的長街上給藏在各種角落里的中國人當活靶子嗎? 但若是要攻占這片街區,這條長街卻又是必須進軍的區域。 所以,由兩輛94裝甲車打頭,一個步兵中隊居中,一個推著兩門步兵炮的炮兵小隊居尾的特遣中隊昂然挺入中山大街。 在他們的兩翼各100米,還有兩個步兵中隊以小分隊的形式,進入密密麻麻的民居。 在驕傲而自信的國崎怔的命令下,負責此次作戰的日軍步兵大隊長一口氣投入了三個步兵中隊,外加各輔助兵種達800人。 初戰,即投入重兵。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