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能打擊松江守軍的信心又能獲得大橋的控制權,為他們下一步攻擊滬西左翼提供條件。 曾經的時空中,他們就是這么做的,并且成功了。 導致在松江防御戰中已經損失慘重的67軍撤退至此時,發現大橋已經失陷,迫不得已之下,上萬大軍只能舍棄所有重裝備,在深秋時節跳入冰冷的蘇州河。 最終,在日軍飛機的掃射下,原本還保留著建制的67軍徹底潰散,包括中將軍長在內,失蹤死亡大約6000人。 只是,這個時空中,唐刀來了,怎么可能再讓中國守軍重蹈覆轍? 他雖然自己不能親自駐守于白鶴港大橋這個重要通道上,但他選擇的雷雄,卻是最適合此戰的指揮官,沒有之一。 雷雄單兵戰力在四行營僅次于唐刀,性情更是果敢剛毅,是極其優秀的步兵指揮官,但他的老本行,卻是火力支援,對于集火打擊對手,有著屬于他的一套理論。 雷雄在抵達白鶴港的當夜,就將位于白鶴港兩端兩翼的陣地修建成以防空為主的陣地,更是將所有的重機槍全部改造成長支架,擁有對空仰射的能力。 主要防空陣地為三處,兩處位于大橋北邊,一處位于大橋南方,每一處防空陣地,基本是以2臺厄利孔機關炮配3挺重機槍,另外再配一個步兵排在四周建立野戰陣地,防止被潛入的小股日軍偷襲。 這樣以大橋為中心的三角型防空陣地,可以應對從任一方向進入的日軍戰機,如果戰機正好抵達大橋上方,那就徹底進入了交叉火力打擊的中心空域,算他倒霉了。 而區區幾架偵察機,雷雄當然不會一次性的投入自己所有防空火力。 動用的3臺厄利孔機關炮和9挺重機槍,已經夠將高度降至600米區域的日軍偵察機好好喝一壺的了。 正如同日本第十軍方面沒想到松江守軍擁有幾十門火炮一樣,從航母上起飛的日本海軍偵察機,也從未想過失去了制空權的中國土包子在大橋兩翼還布設高射炮。 600米的高空,足以讓他們躲避開地面部隊徒勞射出的輕重機槍子彈了,這應該是日軍偵察機飛行員的想法。 所以,就挨了揍。 尤其是一架偵察機看著被戰機嚇得匍匐在橋面上的中國民眾,獰笑著從南向北,從高空進入中低空,打算拿機載機槍對橋面進行掃射,好好觀賞一下血肉橫飛的盛景時。 等待他的,是一臺20毫米高射炮帶著3挺馬克沁重機槍噴灑出的彈幕。 差點兒沒嚇尿的日軍飛行員瘋狂拉高機頭,由大橋上空800米的高空上掠過,好不容易躲過了殺身之禍。 只是額頭上的冷汗還沒來得及干,北岸上布置的兩處防空陣地也相繼開火。 這一下,位于交叉火力中心的偵察機算是涼涼,連續中了幾十顆子彈的飛機拖著黑煙,墜毀在距離大橋六公里的區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