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做為尖兵,牛二一直躲在距離大橋2000米外的一處山丘坡頂。 和他搭檔的,是一名川軍老兵。 這樣的尖兵組合在大橋防御陣地四周,雷雄一共派出去五組,其目的不言而喻,是為了提早一步偵測到可能來襲的日軍步兵動向。 有資格做為主力部隊的眼睛,自然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兵,只是雷雄手下兵力有限,四行營總共就不到100號人,再這樣派出去10個,三個防空陣地和主陣地兵力都沒法分配了。 于是,雷雄向川軍連和67軍警衛(wèi)連發(fā)出請求,請他們選拔有過做尖兵經驗的老兵,而四行營也派出3人,包括離開唐刀的警衛(wèi)員牛二。 那是唐刀臨行前特意給雷雄的交待,牛二這種天賦型射手,不要將他拘泥于步兵陣地上,給他自由空間讓他自己去發(fā)揮,也不要怕他是新兵戰(zhàn)斗經驗不足,戰(zhàn)場上的經驗需要戰(zhàn)士去親自體悟,而不僅僅只是老兵的傳承。 相對而言,四行一戰(zhàn)中表現同樣優(yōu)異的楊小山這種實實在在的脾性,反倒是更適合在陣地戰(zhàn)中發(fā)揮他的作用。 說白了,四行營中僅存的幾個新兵,唐刀通過一周的觀察,給他們的未來都定了大概的方向,并有意讓他們向各自最擅長的領域發(fā)展。 像二丫,沒多少戰(zhàn)斗力,但心細如發(fā),適合做通信或是后勤;楊小山,個性樸實真誠,是極好的步兵指揮官苗子;牛二,擁有極高的狙擊天賦,假若能培養(yǎng)出對戰(zhàn)場的敏銳直覺,絕對有機會成為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超級狙擊手。 既然擁有這樣的潛質,那就讓戰(zhàn)場去磨礪。 雖然這很殘酷,沒經過太細致的學習,就將其一次次丟進戰(zhàn)場,但此時的中國戰(zhàn)場,不會給人留足時間。 再高的天賦,不能快速成長,終究無用。 川軍出4人,67軍出3人,四行營出3人,兩兩一組,打散組合。 這其實也算是雷雄想將原本涇渭分明的三支部隊初步進行融合的一種方式,這10人就是三支部隊互相信任相互協(xié)作的橋梁。 和牛二搭檔的是一名川軍老兵,叫王長壽,兵齡超過6年,年齡更是接近40,對于牛二這種不足20的青年兵來說,絕對是叔叔級的了。 這種兒子幾乎都可以參軍的大齡中年人,在川軍中雖然不多,但也絕不是鳳毛麟角。 川省各軍閥混戰(zhàn)數年,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沒了生計,自然只能當兵吃餉養(yǎng)活一家老小。 若是放在未來,這妥妥的就是‘職業(yè)’軍人,當兵不為了什么夢想什么保家衛(wèi)國,就是一份工作,可以養(yǎng)家糊口的工作。 王長壽也是如此,當兵這些年可讓他琢磨出不少道道,各位大佬間相互征伐看著好幾萬人你打過來我打過去,其實危險系數并不高,打贏了自然有酒有肉,打輸了也不一定就是世界末日,機靈點把槍一扔跪地投降再改換門庭就是,反正又不會跑遠還是在川省這一畝三分地。 這六年下來,他都換了三個‘東家’了,雖然還是個大頭兵,但有的吃有的喝還有銀洋拿,多開心。 一直到三個月前,王長壽的命運才發(fā)生了轉折。 或者說,早已習慣自己人窩里斗頂多就是打得鼻青臉腫的川軍的命運走到了另一個路口。 日本人打過來了。 川東、川北、川中的各路大佬皆摔了手中的杯子,更確切點說,是砸了自己的碗,吃飯的碗。 對于他們來說,能保證自己權利和財富的軍隊可不就就是他們吃飯的家伙什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