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細節很重要-《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3/3)頁
西川長隆終于知道為什么中國人在他們抵達距離橋頭堡工事四十多米的位置時開槍了,那是要方便他們投手榴彈。
中國那種防德式的長柄手榴彈在受過專業訓練士兵的投擲下,可以輕松拋至四十米以外,但日式甜瓜手雷因為重量輕體積小,必須得抵近至三十米。
中國人竟然連這種細節都考慮到了,自然是對他們的來襲是了若指掌。
內心早已是滿滿絕望的日軍少佐甚至都沒回頭去看被中國人滯留在檢查站的十幾人狀況。
后面爆豆般響起的槍聲已經證明他們的命運會更悲慘。
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兩挺輕機槍和十幾名荷槍實彈的士兵,猝不及防之下,他們哪還有半點活路?
西川長隆的頭腦足夠睿智。
在黑子的mg34機槍響起的瞬間,李九斤的大嗓門就傳遍全場,“中國人,全體趴下!”
兩秒后,兩挺輕機槍就瞄準著日軍開火。
檢查站內,趴下的日本人幾乎還沒反應過來,瓢潑一般的子彈就射過來了。
這些家伙們估計到死也不知道,為什么中國人就能那么精準的定位他們,他們明明和中國人沒什么太大區別。
人類是群居生物,在陌生的環境下,下意識的就會選擇和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
基本上,日本人和日本人窩成一團,另外十幾個中國人則和他們拉開了好幾米。
當然了,讓中國軍人更好分辨目標的是,就是那些趴下速度最快的。
軍人面對危險的反應,超出平民好幾倍。
在絕望的那一瞬間,西川長隆想通了很多,但有一點直到他死去,還是沒想通。
為什么中國人要冒著風險留下己方的十幾人在檢查站,如果換成是他的話,全部放入曠野中前后夾擊拿機槍掃射他不香嘛?
為什么還要讓對手留在那里?
他們身上可也有駁殼槍和手雷的。
日本人就是如此認真的一個民族,哪怕就是要死了,還有這么多的為什么。
認真到有些可愛的日本人不知道,那是因為,他還是不完全懂中國人。
他哪怕就是在中國再呆四十年,他也不會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