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發生了什么?-《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但在此一戰后,牛島滿被不少軍事磚家詬病的理由,卻也正是這條軍令。
因為第36步兵旅團的面前,不是一片坦途,而是還有一千余中國軍隊花費三小時構筑的阻擊防線,光是輕步兵,實在是難以逾越。
以至于,為了援救第6重炮旅團沖破中國人的防線,第36步兵旅團在半個小時內連續組織了三波步兵大隊級別的‘萬歲’沖鋒,卻皆被擊退。
‘地表最強師團’的勇氣毋庸置疑,但缺乏重武器的他們在戰斗開始的40分鐘內損失慘重到令人不忍直視,甚至還超過了松江城下一戰。
許多日本島內軍史學家認為,牛島滿做為一名擁有豐富戰斗指揮經驗的少將級指揮官,是應該能猜到中國人會放下阻擊部隊的,他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
或許只有那名被自己旅團長躬身致意的日本陸軍中佐參謀長,在戰后領會到了那一彎腰的真正涵義。
牛島滿根本不是犯了低級錯誤,他是早就想到中國人會有阻擊部隊,但他已經別無他法,如果第36步兵旅團步兵們依舊選擇攜帶各種火炮行軍,或許可以以極小代價擊潰阻擊之敵,但重炮旅團那邊,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為了官職,他必須得做出全力救援第6重炮旅團的姿態,哪怕第36步兵旅團因此而損失慘重。
一旦能沖破阻擊,他就還有機會彌補自己所犯的錯誤。
當然了,若是第36旅團損失慘重依然沒能救下第6重炮旅團,慘重戰損和他已經沒多大關系了。
而對面的中國指揮官顯然也早就料到牛島滿會如此選擇,所以,他選擇阻擊的力量為一千余步兵,那已經是他所能從攻擊序列中所能預留出的最強力量了。
這就是戰場上相互的謀算和殘酷。
士兵的生命在這盤早已落下必殺之子的棋盤上,只能是最便宜的消耗品,包括他這個親自擔任36步兵旅團前軍的最高指揮官在內。
想通這一切的日本陸軍中佐一身冷汗,無比慶幸自己在那場殘酷的阻擊戰中活下來。
那真的是一場無比殘酷的戰斗,比松江城下過之而無不及。
但打響第一槍的戰斗,自然還是在第6重炮旅團所在地的戰場。
解決完日軍巡邏隊,伴隨著輕輕的秋蟲蟲鳴,超過80名步兵從遠方彎著腰一路小跑和唐刀等人匯合。
經過連綿的戰斗,四行營再度減員十六人,犧牲五人,輕重傷十一人,所有行動不便的傷員都被要求在后方待命,只有像顧西水這樣不影響行動和開槍的三名傷員才被允許歸隊。
只有80幾人的四行營,此次將擔當全軍前鋒。
做為前鋒,四行營的任務,是以最快速度,攻破日軍布設于重炮陣地前方三百米的步兵防御陣地。
但那絕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