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當看到自己甘愿違背軍令竭盡全力也沒法將繳獲的日軍大炮帶走的時候,熱淚卻是滾滾而下。 因為,對于這位火力支援排長來說,有這樣的大炮,就意味著他可以給前線的步兵兄弟足夠的火力支援,他的步兵兄弟們就能少死一些。 戰爭還沒結束,他熟悉的兄弟們就已經換了一茬又一茬,那都是年輕人,有的20剛出頭,有的甚至不足20,很多人他甚至都叫不上名字,然后就消失了。 做為步兵們最重要保障的火力支援連主要長官,他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用身軀和日軍的火炮抗衡,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無以言表。 所有的悲傷,在明明已經繳獲卻無法帶離的重炮化成一團團沖天火焰之后,徹底噴涌而出。 “帝國重炮炸毀的火光中,那名中國中尉臉上滾落的淚珠仿佛是血紅的,當我看到如此一幕的時候,我就明白,帝國很難戰勝中國了,因為,他們有這樣一群值得尊敬的中國軍人。他們,是真正的軍人。” 這是早早退出現役在戰后十年小村明一寫在他‘登陸中國東南20日’回憶錄中的一句話。 是的,唐刀這一次遵守了自己的承諾,將這批用自己的炮彈將同袍送入地獄的日軍炮兵降兵全部釋放。 用唐刀的原話:“留這樣一批對于自己同袍揮起過屠刀的日本人,比殺了他們要更有用。” 他們想活著,就得為自己在戰場上的惡行尋找一個借口。他們已經說服了自己,剩下的就必須得說服其他人。 除了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國內高層,他們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不出唐刀所料,這些僥幸能活到戰后的降兵,成為了最堅定的反戰人士,在占領日本本土的米國牛仔的翼護下,他們將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日本海陸兩軍高級將領罵得狗血淋頭。 不過,已經離開的唐刀讓程鐵首轉告他們:“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做為軍人,他們可以繼續為自己的國家服役,做軍人該做之事,但若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屠殺平民做禽獸之舉,那就會將這百人在炮兵陣地上的‘武勇’公布于眾,并附上其職務及姓名。” 這是最致命的把柄。 唐刀沒有太過關注一群自己第一次沒有揮起軍刀的日本人,一群對自己同袍展現過武勇的人,在他眼里已經失去了做對手的資格。 不過唐刀卻沒想到這一百多僥幸躲過殺戮的日軍降兵卻給他帶來了不小的驚喜。 被釋放的一百多炮兵降兵,在回歸之后有超過百分之八十向上級提出了退役申請,而因為該炮兵旅團全部裝備盡毀,人員損失超過百分之八十,日本陸軍大本營撤銷了其編制,殘存的數百人被判定為毫無戰意的敗軍,將其送上了回國的輪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