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傍晚,對于新成立的獨立營官兵們來說,無疑是歡樂的。 不管是三連的選拔考核,還是幾位大連長以及特戰小隊和最高主官的‘趣味賽’,都展現了一個主旨。 咱獨立營,就是精銳! 在戰爭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裝備也不是糧草,而是強有力的戰友。 只有足夠強的戰友,才能帶著你一起活下去。 而這里,就是最強的軍人。 剛并入獨立營的保安團數百名士兵,自松江大戰以來,第一次臉上涌上笑意。 這也是唐刀想做到的。 他不擔心四行營也不擔心警備營,最擔心的自然是連續減員的保安團士兵。 每天都會看見熟悉的臉龐減少,這對于百戰之兵來說都是一種極為痛苦的心理折磨,何況這些在半個月之前還只是混日子拿軍餉的保安兵們呢! 若放在平常,唐刀甚至愿意從鄉村青壯中招募新兵進行訓練,也不會輕易選擇這些幾乎已經定型了的保安團士兵,但現在是戰時,他沒得選擇,保安團士兵們也沒得選擇。 獨立營1100多人,保安團士兵就占了500號人,如果加上先前加入警備營的兩三百號人,那甚至都有近八百人,說他們是基石也不為過。 現在看他們臉上終于露出久違的輕松,唐刀心里也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唐刀也沒有食言,到了晚上,不光是親自架起篝火,將處理干凈的麻雀烤的噴香招待麾下八大連長,還再次給全軍加餐。 每個人一罐牛肉罐頭外加兩個白面饃饃和一碗馬肉湯,足以讓每個人吃得滿嘴流油。 這當口可沒有什么北方人和南方人之分,愛吃面食的北方籍士兵固然吃得狼吞虎咽,喜食大米的南方籍士兵同樣吃得腮幫子高高隆起。 因為,所有人都很清楚,日本人現在是偃旗息鼓,但誰也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就會大舉進攻,這或許就是大戰將起的最后一頓好飯了。 可不是誰都能像唐大營長這般大方,一天時間就提供兩罐牛肉罐頭的,那絕壁比日本人的待遇還要好。 這還真不是獨立營官兵們格局小了,事實上,后勤輜重供應比中國軍隊要強的多的日軍,也從未像唐刀這般奢侈。 1931年,日本陸軍修改了《戰時給予規則》,根據這個規則,戰時軍人伙食定量為:主***米640克、精麥200克,代用品為精米855克,或面包1020克,或餅干675克; 肉類:罐頭肉150克,代用品為帶骨鮮肉或咸肉200克,或無骨咸肉、帶骨干肉150克,或雞蛋150克,或無骨干肉120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