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日軍的炮擊在十分鐘前就結束了,步兵已經開始試探性進攻,只是,主動留下的那個步兵排很堅決的發起反擊,近200名步兵匍匐前進至距離第一道戰壕大約100米的區域,在付出了幾名士兵被擊斃擊傷的代價后,主動撤退了。 對于留在陣地上的三十多名川軍士兵來說,他們心里清楚,那不是他們火力有多密集,槍法有多準,而是日軍已經摸清楚了他們的虛實。 再下一波進攻,他們可就更有針對性和更多的重機槍掩護了。 如果兵力充足的時候,他們大可以憑借人多的優勢,用步槍和手榴彈將山坡下的日軍死死擋在數十米外。 可現在,他們總共只有36個人,唯一的一挺輕機槍,還是營長走的時候嘆了一口氣留下的,在日軍第一波進攻中他們沒敢動用,那已經算是他們最后的殺手锏了。 “排長,我怕!”一個滿臉皆是烏黑的小兵看著遠方再度蠢蠢欲動的‘屎黃色’,不由自主地戰栗。 “個龜兒子,怕個錘錘,袍哥弟兄,不拉稀擺帶!”個頭同樣不高瘦瘦弱弱的少尉排長卻有一副大嗓門,聽到怕這個字眼,立刻怒罵。 只是,轉頭一看少年兵瘦弱到快皮包骨頭,連最小號軍服在他身上都顯得極大的模樣,心卻是有些軟了。 那是整個步兵團年齡最小的兵地瓜,因為家里窮,還有五個弟妹要養活,剛過十五,就瞞著家里報名參了軍。 結果參軍沒一個月,七七事變就爆發了,145師因為師長主動請戰,成為第一批出川的軍隊。 少尉很清楚的記得,送他們出征的那天,地瓜那對身形比他還要更瘦弱從未出過大山的父母,硬是帶著他五個弟妹,在山里走了兩天,只為了給地瓜送五個紅薯。 聽說,那是他們一家人兩天的口糧。 抱著五個紅薯的地瓜哭的很傷心,站在隊伍旁的父母更是嚎啕大哭,惹得背上和懷里的兩個娃娃也哭得是一臉鼻涕。 少尉知道他們哭什么,父母哭自己沒能耐,導致自己都還沒成年的娃兒就要上戰場,地瓜哭自己或許這一生就再也見不到父母弟妹,他畢竟才15歲,還沒經歷過什么是生離死別。 最后還是路過的師長看見,讓勤務兵拿了五塊銀洋送給這一家人,地瓜抱著這五個紅薯,跟著大軍從山城坐船到了夷陵,而后,再一路走到了江夏走到了金陵。 兩個多月的時間,145師是硬生生的走了兩千里路,一直走到了戰場。 只是,都還沒抵達淞滬,淞滬之戰就已經敗了,全靠鐵腳板行軍的川軍幾個師被直接投入到金陵之后的廣德,軍令如山,連裝備都沒來得及更換的川軍就穿著夏裝穿著草鞋來到了這里。 地瓜的五個紅薯,一直吃到現在,懷里還有一個,雖然已經都皺巴巴的眼看就要壞掉了,他也沒舍得吃。 少尉懂的,那是小地瓜對家人最后的念想,紅薯還在,父母弟妹的溫度就還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