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再授軍功(上)-《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1939年2月17日晨!
中國農歷臘月二十九!
四行團授功大會就在新兵訓練營大操場上召開。
四行團全團官兵,除去在駐地外圍和駐地及會場周邊依舊武裝警戒的兩個護衛營步兵連外,悉數抵達會場。
入場儀式依舊保持著四行團特有的風格,四大步兵營和團部直屬各部,按照早就定好的秩序入場,唯一的不同是,這一次,全軍卸甲,難得的不配帶槍械入場。
會場的第一排坐著這兩日受唐刀兩口子邀請先行抵達的921師和三十八軍以及22集團軍104師的師、旅、團級主官,四行團團部以雷雄為首的四大主官皆陪坐于旁。
澹臺云舒夫妻倆雖然也受邀參加,但老兩口卻并不愿和那些正襟危坐的將校們坐一起,用老澹臺的話說:“這些家伙除了程旅長還有點意思,其他人個個都是一臉嚴肅仿佛別人欠他們錢一樣,和他們坐一起有個什么意思,我寧愿去聽小何廠長找我嘮叨經費撥付的事。”
老澹臺自己跑去找軍工廠自己那幫學生們坐一起,澹臺夫人則去了醫護連落座區域。
她抵達四行團駐地這段時間,時常去女兒工作的醫護連幫忙,和小護士們早已打成一片,眼見她來,身著白大褂的小護士們將她圍在中間,用自己孱弱的身軀給年近五十的澹臺夫人擋住凌冽寒風。
太行山的北風再冰冷,澹臺夫人的臉縱算凍得通紅,那心也是暖哄哄的。
她可是知道,這些比女兒還要小兩歲的女孩兒們,一樣是遠離家鄉和父母來到這抗日前線,她們如此對她,主要原因或許不是因為她是澹臺連長的母親,而是,她們也想起了自己的媽媽。
就像她前兩天在醫護連碰到的那個名叫莊大妹的姑娘,在給傷員換紗布時有些魂不守舍,把重傷未愈的傷兵疼得冷汗直流,進入工作狀態一向嚴厲的澹臺明月卻極為少見的沒批評,而只是讓她先去休息一下。
澹臺夫人一問才知道,這個在一年多前加入四行團的蘇北姑娘,在半個月前,唯一的弟弟還生死未卜。
她弟弟是三營的一名中士,短短的一年時間,能從一名新兵晉升到中士,絕對是一名勇敢的兵。
可這位已經是副班長的中士在九龍山一戰中負了重傷,是為了掩護自己班里的士兵,被一枚山炮炮彈在三米外爆炸震傷了內臟。
雖然團里已經想盡辦法,甚至不惜用馬車將其運過黃河送到長安最好的醫院并有一名醫生和護士全程陪護,但到昨日,還是沒有好消息傳來。
這名在戰爭中失去爺爺奶奶失去父親的姑娘,即將又因為戰爭失去弟弟,她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自己還在家鄉翹首以盼的母親。
“可憐的孩子!”知道這位女護士遭遇的澹臺夫人輕輕將精神恍惚的莊大妹摟在懷里。“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你弟弟一定會好起來的。”
“嬸嬸,我好想我娘!”莊大妹淚眼婆娑,將身子蜷縮在溫暖的懷抱里,就像一只流浪經年的小貓。
弟弟的生死未卜以及對母親的思念,讓這個為復仇參軍的堅強女子再也無法掩飾自己的脆弱。
“你就喊我澹臺阿娘好了!你們以后都是我的孩子。”澹臺夫人摟著女兵,溫柔的安撫。
來自母愛的安撫,創造了奇跡,僅過一天,長安那邊來電,莊大妹的弟弟莊成林終于從昏迷中清醒過來,那意味著這名四行團中士正在逐漸康復。
莊大妹的笑容重新浮現,‘澹臺阿娘’的稱呼成為整個醫護連女護士們專屬稱呼,澹臺夫人也以此為傲,這個時候,她自然更愿意和她的女兒們坐在一起。
養尊處優的大家族主婦或許并沒有意識到,她對四行團這支部隊的觀點改變,并不僅僅只是來自于丈夫和女兒女婿在這里,也不僅僅是四行團足夠強悍。
待所有人按照劃好的區域坐好,四行團授功大會正式開始。
最先頒布的是個人軍功。
第一批三等軍功獲得者,足足有160人之多,既要念編制又要念名字,身為主持人的唐團座足足念了半個小時。
但160人能上臺親身佩戴上勛章的,只有90多人,還有60幾人因為負傷或是犧牲,只能由其班長或是排長代領。
160人分成8列,把用原木搭制的偌大主席臺站得滿滿當當。
為他們授勛的,主要是四行團幾個營級部隊的主官,以雷雄上校為首,加上另外兩個陸軍中校,五個陸軍少校,每人負責一列。
軍政部發給四行團的各級勛章也由三十八軍白發將領這次抵達后一并帶過來,這些榮獲四行團內勛章的基本也都有軍政部頒發的勛章,干脆,一人掛兩個。
要的,就是這個榮耀。
很明顯,不論什么材質,光從外觀顏值上來看,四行團制作的鷹首軍功章堪稱完勝。
坐在臺下的孔旅長聽到一旁的夜承桓上校給其介紹說:“團內軍功章造型都是澹臺大家親自設計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