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進退兩難!-《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這也算是日軍炮兵們反應速度的極限了,主要還是受限于通訊問題!
但對于這個時代來說,這已經很夸張了,你一個擁有足夠結實掩體的重機槍火力點正拼命壓制對手,結果沒到10分鐘,人家火炮鋪天蓋地的一通砸,把機槍和射手都炸成零件。
沒了重機槍的火力壓制,就只能靠步兵手里的單發步槍,在對手優勢兵力的不斷沖鋒下,就問有幾支部隊頂得住。
幸好,這里是四行團。
不僅工事修的足夠牢固,比如白勝派駐給各營的工兵連協助修筑的機槍暗堡,只要不是特別倒霉,被彈片鉆入暗堡內,原本一發可摧毀一個工事的70毫米步兵炮,在這里基本都徒勞無功,還有可能被一直盯著他們的各式迫擊炮完成反殺。
而且四行團步兵班發放的單兵武器捷克半自動步槍以及沖鋒槍,再配上班用輕機槍MG42,最不怕的就是步兵密集型沖鋒,那就是純純生命收割機。
有許多高地在日軍步兵不斷前進的時候,根本就不予理會,頂多就是派精準射手對暴露出來的日軍軍官和擲彈筒手、輕機槍手予以射殺,基本上都是等到日軍步兵進入100米紅線,這才開啟瘋狂火力輸出。
別看日軍步兵什么單兵戰術純熟,個個都是射擊高手,能在300米的距離上打中一個西瓜,在一梭子能掃出10幾發子彈的沖鋒槍組成的火力網面前,都是渣渣。
老老實實趴著也就罷了,活命的機會還大于百分之八十,若還要強撐著前進,死亡的概率就會高于百分之八十。
不得不說,39師團這種乙種師團能在11軍成為精銳師團,其步兵作戰意志還是可圈可點的。
3營對陣過不少日軍師團,但像39師團這種頂著槍林彈雨,從200米外就匍匐前進,硬是能爬到一線戰壕前70米的,絕不會超過3個,用曹老板的說法,至少是和晉東大戰時的20師團有得一拼。
雖然在第一戰中利用藏匿的小強坦克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干掉了小三百日寇,但獲得勝利的曹老板可從未小瞧過自己的對手。
因為,他不會忘了當初在高地上近乎傷亡殆盡的4班那一戰,日本人在陣地前的尸首都可以壘成高墻,但日軍依舊不畏懼死亡的狂沖,這才導致了高地部分防線的失陷。
而那,同樣是建立在他們擁有優勢地形、堅固工事、武器裝備領先、彈藥存儲足夠的情況下。
進攻13號高地的日軍經過再度補充,重新達到兩個步兵中隊的規模,依舊由佐野芳藏少佐親自指揮。
日軍其實對13號高地的兩個側翼投入的兵力并不多,因為距離13號高地不遠處就是11號和14號高地,只要放上一挺機槍,就能對企圖從棱線上對高地進行攻擊的日軍步兵形成交叉火力,那對于步兵來說實屬致命。
憋足了力氣的佐野芳藏一口氣在正面戰場上投入了近280名日軍步兵,在縱深不過360米的戰場上形成了6道散兵線,每道兵線上大約有步兵近50人。
這是典型的波浪式進攻,就像依靠連綿不斷的士兵沖擊,使陣地上的中方守軍疲憊不堪,最終在他們的優勢兵力下敗北。
最次,也可以和中方弄一波消耗戰。
日軍的情報系統不是蓋的,他們在21日午后從中方那邊竊得情報,18軍11師左翼幾處陣地擁有守軍不過一個步兵團,這也是山田正吉在下午就開啟狂攻模式的因素之一。
中國人一個標準步兵團兵力不過2500余,就算是加強團也不過3000人,牛場坡那邊早已打得如火如荼,野溝支隊陸續投入數千步兵,中方依舊沒有后退,守軍兵力絕不會低于1500,那說明朱家坪這邊也不會超過1500。
以5000步兵VS1500,就算是3換1,也能把中國人給換光,準備血拼的日軍各級軍官現在就是這樣的打算。
僅從當前步兵兵力上來說,從山田正吉的這個想法沒毛病,3營目前可就只有900余步兵,還有部分做為預備隊沒有上一線,就比如13號高地上如今滿打滿算也就33人。
在上一輪的作戰中,隨著曹老板出擊的14名步兵也不是完好無損,被反擊日軍的子彈擊傷4人,兩人重傷,如果不是急救得當,恐怕就當場犧牲了。
僅日本陸軍少佐當前投入的總兵力,就是高地上守軍的10倍,10換1都能把高地上的兩個步兵班換得干干凈凈的。
只是,不用什么奇襲戰、反擊戰的曹老板可不是什么好鳥,兩年的戰場經驗可是讓他早就從一個只有一身莽力的超級投彈手變成了一個狐貍大叔。
這不,第一波靠著烏龜爬的日本人就慘遭痛擊。
川上秋酷少尉做為廣島知名裁縫鋪川上家族寄予厚望送入軍中培養的重點對象,自從進入中國以來,極為英勇,并在棗宜會戰后積功由曹長晉升為少尉小隊長。
如果再立戰功,很有可能改變家族在廣島縣的地位,無論誰再提起川上家族都不會在前面加上裁縫二字了。
所以,在佐野閣下下達軍令時,川上少尉無比堅決的要求親率自己的步兵小隊做為全軍的前鋒。
在進入戰場之前,川上秋酷少尉內心那叫一個澎湃。
“活著回來,大隊和師團需要你這樣的勇士!”平日里極其嚴肅的佐野少佐閣下竟然拍著他的肩膀很是溫情的低聲叮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