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436章 那些少年!-《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但好景不長,一年后,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已經晉升為中士的石大重戰死。

    而此時的石大寬不過剛滿16歲,看著母親為了戰死的兩個哥哥已經哭瞎了雙眼,還是少年的他只能藏起了參軍替兄長復仇的心思,跟隨著父親在碼頭替人挑貨養活爺爺奶奶和瞎了眼睛的母親以及兩個還不滿10歲的妹妹。

    但噩運并沒有放過這苦命的一家人,在40年年中日軍的大轟炸中,石大寬的父親被日本人投下的炸彈炸死,家里挨著山崖建起的那座窩棚也被大火燒毀。

    終于,不管是為父兄報仇還是要用軍餉養活母親河妹妹,還不足17歲的少年選擇走進街頭的征兵所,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支取一月軍餉交給母親。

    在新兵連訓練不足2月,訓練場上的石大寬總共就射出10發子彈,就被分到了11師,并跟隨師主力抵達石牌。

    新鮮出爐的新兵蛋子,一上來遭遇的就是地獄難度的絞肉機戰場,能活下來的可能性近乎于無。

    但奇跡的是,石大寬活下來了,一直到23日下午這場令未來都為之震撼的白刃戰戰場。

    石大寬親眼看見自己的班長寬厚的背部被一名日軍給刺穿,因為他正在憤怒的手握一塊石頭拼命砸一名日寇。

    正是那名強壯的日寇,接連刺死了班里三名兄弟,結果被一名未死透的弟兄一把抱住了腳脖子這才被一名弟兄舍命撲倒,已經參軍兩年的班長徑直撿起一塊石頭就狠狠朝著這貨的面門砸了過去,一下,日軍還在拼命掙扎,兩下,三下,那血濺起老高,日軍的慘嚎猶如過年時村頭即將宰殺的年豬。

    然后,從五米外沖過來的一名日軍狠狠一槍刺在班長的背上,力氣是如此的大,以至于班長的胸前都露出十厘米的刀鋒。

    班長本能的雙手拽住刀鋒,日軍眼神中卻滿是猙獰,手腕猛然一翻,刀鋒一轉,班長的兩根手指被生生切斷,口中更是噴出一口鮮血。

    手里端著步槍跑過來支援的石大寬猛然呆了,他不是嚇的,而是他知道,班長要死了,那個天天罵他們這些新兵軟蛋遲早要死的堅硬男人要死了。

    他不恨班長,從來沒恨過,因為他知道他二哥也是這樣的,參軍的一年多時間,二哥僅僅來過一封家信,說起部隊生活,就是吐槽新兵蛋子太軟,看見血喊得山響,就是腿軟不敢上,每次都得他這個副班長身先士卒。

    于是,他二哥死了,現在他的班長也是這樣,也一樣快死了。

    “班長!”石大寬怒吼一聲,眼淚嘩的就下來了。

    別人不知道,只有石大寬自己知道,每次班長罵他們這幾個新兵的時候,他就想起只比自己大三歲的二哥,在心里,他也把班長當成了二哥。

    但現在,班長也要死了嗎?

    “大寬,干死狗日的啊!去殺了他!”老兵一邊噴出鮮血一邊怒吼著。

    日軍冷然的看著呆在原地還沒有步槍高的少年士兵,滿眼不屑,手下卻是再度狠狠一轉步槍,刀鋒和骨頭的摩擦聲在石大寬耳中猶如一道道炸雷。

    甚至,他還用皮靴狠狠踩著半跪著的班長的背部,企圖借力將自己的刺刀拔出來。

    但他卻沒想到瀕死的人會有如此大的力氣,那雙鮮血淋漓的手硬是像老虎鉗子一樣死死拽著那半截刀鋒。

    已經沒有神采的眼神死死盯著石大寬,一口氣就是不斷。

    “我擦你祖宗!”石大寬雙眼瞪得老大,端著步槍上前,猛然前刺。

    日軍不得不丟下步槍躲避著身體薄弱的中國士兵前刺,終于,尋找到一個機會,一個近身和氣力不足的石大寬摟抱在一起。

    兩人就在山坡上翻滾。

    這名日本兵雖不是曹長軍曹,但必然也是參軍2年以上的老兵,不僅力氣大而且心思很足,在翻滾的過程中不斷利用石大寬的身體去撞擊石頭,撞得石大寬頭昏眼花。

    終于,已經處于劣勢的石大寬被日軍的一只手掐住脖頸,本身就耗費大量力氣的石大寬在氧氣的大量喪失下,更是無力反抗,不斷錘打著日軍的手逐漸變得無力。

    ‘我也要死了,大哥,二哥,是你們來接我了嗎?’恍惚中,石大寬仿佛看見了大哥和二哥滿是鮮血的臉。

    “大寬,你是石家最后一個頂梁柱了,你如果再死了,媽媽和妹妹還有爺爺奶奶,怎么活?”大哥缺了半邊頭顱的臉分外猙獰,狠狠搖晃著已經即將昏厥的石大寬質問著。

    “你特良的得活著,否則對不起大哥和我。”缺了一條胳膊的二哥眼睛瞪的向銅鈴。

    “是啊!我是石家最后一個男人了,我不能死!”被罵醒了的石大寬的求生意志突然間無比強烈。

    他不再徒勞的去錘打強壯的日軍,而是一只手拼命反抗,另一只手則在腰間摸索,那里還插著一枚木柄手榴彈。

    終于,手榴彈被拔出來,用盡自己最后的力氣,提著手榴彈狠狠砸向日軍的腦袋。

    17歲少年絕命一搏,不知道究竟使出了多大的力氣,但身體極為強壯的日軍遭此一擊,也發出一聲慘絕人寰的嚎叫。

    手榴彈前端可是生鐵鑄就,那就是個鐵疙瘩,砸誰腦袋上,都得開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