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 落日之輝-《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1/3)頁
1944年9月18日午后!
秋日的陽光沒有半點和煦,相反頗為毒辣,陽光近乎于白色,當日氣溫更是高達35度。
但位于地下坑道的衡陽指揮部氣氛卻是極為陰郁。
哪怕是久經戰陣的一眾指揮官,想過全軍盡滅,也想過馬革裹尸,卻也絕沒想過這一戰竟然就打了足足108天。
但他們足以自豪,從衡陽城南陣地告破到現在已經近50天了,每一天似乎都危如累卵,日軍不斷攻破街區向城內挺進,但只用一晚,絕大部分陣地又會再度被收復。
有超過30片街區是反復失去又重新收回,雙方易手超過20次!
日軍不僅動用大量步兵,更是動用大口徑火炮和坦克對街區進行轟擊,中方這邊同樣用迫擊炮、手榴彈甚至炸藥包進行還擊,以至于到最后街區已經不算是廢墟而是被轟成了墳地。
因為那些街區里,躺滿了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尸骸,地面上到處是血跡,有赤紅的,也有褐色,更多的是干涸后的黑色,哪怕是活著的人,瞳底也泛著血紅色。
只是,將軍們知道,終究是守不住了。
因為,衡陽已經拼光了一切。
還能戰斗的官兵已經不足3000人,更要命的是,十天前,衡陽就已經沒了糧食。
野戰電臺早已用光了最后的儲備電池,沒電了,他們和軍委會徹底失去了聯系。
每天倒是還有運輸機抵達衡陽上空,丟下不超過5噸的物資和重復了快2個月的那位手令,依舊是老調重彈的“援軍明日抵達”。
那點彈藥、糧食、藥品對于此時的衡陽來說,就是杯水車薪,為數不多的糧食基本都送到野戰醫院,供數量依舊高達1.5萬人的傷兵所用。
從9月10日開始,前線各軍的糧食補給就主要靠從擊斃的日軍身上獲取,以至于到最后戰斗已經不僅僅只是為了守住陣地,而是為了活下去。
沒有日本人身上攜帶的物資,廢墟里的中方官兵們就要生生被餓死。
甚至,很多步兵已經放棄沖鋒槍和駁殼槍,轉而使用日軍的三八步槍,不是日械更先進,而是彈藥要更好獲取一些。
山窮水盡,說的就是此時的衡陽。
這也是連續一周來,方顯絕把放置于衡陽城四周的幾大指揮官第三次召集起來開會了。
不過,和兩個月前那次軍事會議,與座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同,幾乎都可以稱得上殘疾人大會了。
預10師師長葛有才重傷未愈,但也被擔架抬著來到指揮部;
190師容有略少了條胳膊,那是在20天前這位少將師長親自帶隊反擊時被日軍一槍擊中,結果這位少將師長依舊不管不顧帶傷上陣,連續兩日沒有去野戰醫院治療。
還是方顯絕親自去前線將這位少將師長‘押’往野戰醫院治療,但還是晚了,天氣炎熱,導致傷口感染產生壞疽,如果不立刻截肢的話,他這條命難保。
第3師中將師長周慶詳也不是囫圇個,臀部被一枚彈片給削去了3兩肉,都能看見森森白骨,到現在也只能趴在軟兜上,和躺在擔架上的葛有才倒是湊成了一對。
第10軍麾下三名師長都傷成這個樣子,更別說第10軍的官兵們了,據說到現在團長和營長都已經換了一輪了,連、排長們更是換了好幾輪,好多人連團、營長們都不認識。
幾員大將都殘了,玉樹臨風的參謀長們其實也沒好到哪兒去。
一向講究的趙君麥此時就打個赤膊穿著短褲,還頂著個大光頭,眉毛胡子是半根沒見,就像個大鹵蛋,毫無衡陽第四指揮官的風范,倒是像個流浪漢,而且還是個眼看就命不久矣的流浪漢。
他的胳膊和胸背上是觸目驚心的大片傷痕,好幾塊皮膚已經沒了,還在微微滲出組織液,那不是普通的傷,是燒傷。
那是三天前他正在組織人員搬運物資和傷員時被日軍炮火突襲,為了搶救那些寶貴物資,這名HY市長硬是在火海中來回數趟,自己差點兒沒變成個火人。
曾經眼神清亮臉龐堅毅的第10軍參謀長孫明玉此時則是眼睛以下全蒙著繃帶,一顆子彈自他右臉射入從左臉穿出,不僅帶走了他六顆大牙,更是在一側臉上留下了個鴿子蛋大小的洞,那是他代替葛有才指揮預10師殘部作戰的結果。
當然了,若不是這個差點兒要了他命的傷,性情直爽的葛有才看到他恐怕不會有什么好臉色。
畢竟,戰前兵力高達7700余人的預10師到現在還能作戰的可就剩500人了,說十不存一那都是吹牛逼。
換成誰是師長估計都得心如刀割!
可能最完整的還得是人家唐團座,腦袋上的零件完整,手腳也是全乎的,沒有少啥東西,也就是臉頰上多了一道長達8厘米的疤,從耳下一直延伸到下巴,到現在那條還沒長好的疤都還沒拆線,縫的有些歪歪扭扭的針腳和疤痕從遠處看就猶如一條猙獰的大蜈蚣。
據說那是戰后因為醫護人手不夠,唐夫人澹臺明月親自動手縫的,為了節省麻藥給重傷員,甚至都沒用麻藥,從那些歪歪扭扭的針腳完全可以看出平常冷靜智慧的澹臺院長當時的心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