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決死!-《從八百開始崛起》
第(2/3)頁
顯然,那些投下的物資包里,和曾經一樣,都放著一封一模一樣的軍令。
只不過,在之前的一個多月里,那上面的內容都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援軍明日抵達!務必堅守!”
果然,幾封同樣款式的信封上面,都寫著同樣一句話:“方顯絕啟!”
方顯絕深吸一口氣,伸手拆開其中一封信封,緩緩展開疊好的信箋,映入眼簾的文字,令這位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陸軍中將如遭雷擊,呆立當場。
數秒后,這位收到所部巨大傷亡數字也只是眉頭緊鎖,眼見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大將奄奄一息也只是目光沉痛的中將軍長,竟然緊閉雙眼仰首望天,兩行淚水滾滾而落。
見方顯絕如此模樣,周圍的幾名士兵紛紛垂首,心中難過異常。
衡陽城,依然還是被拋棄了嗎?
“明謹,我們贏了,老子們終于贏了?!狈斤@絕突然沖天高聲喊起來,并將手里的信箋向天上扔去。
“第10軍的弟兄們,四行團的弟兄們,衡陽城的弟兄們,你們聽見了嗎?老子們贏了。”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趙子立撿起落在地上的信箋,凝目望去,上面赫然寫著:“我第9戰區、第3戰區、第4戰區所部,已決意與敵決戰,激戰兩日,日寇主力已向潭州遁走,第27集團軍,第74軍8萬大軍正星夜殺奔衡陽!
援軍,今日可達!”
“贏了,我們真的贏了!”
怪不得日常行事沉穩篤定的方大軍長竟然會如此做派,突然看到這一好消息的趙子立只覺得腦子‘嗡’的一下,仿佛有什么在那里炸開了。
恍惚間,竟然有一種不真實感!
與之對應的,是遠方本還在響徹天地的槍炮聲和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猛然間就此沉寂。
本還在猛攻的日軍潮水般退下,冷鋒、李九斤等一眾前線指揮官沒有掉以輕心,依舊在冷靜的部署防御調配兵力,等著日軍下一撥進攻。
在這方面,他們早都是行家里手,在這樣的戰場上,那一天不打退個日軍七八個波次的進攻?
可這一次,他們等了足足半個小時,也沒等來哪怕一枚從對面射過來的子彈或炮彈,更別說日本人了。
拿著望遠鏡看過去,目之所及,只看到焦黑的土地和歪歪扭扭殘存的灌木,根本看不到‘屎黃色’的身影。
“咱們又沒球得炮彈了,日本人咋還學會挖洞躲地下了呢?”裹了至少半個身子繃帶的李九斤狠狠吐了口老痰,滿眼不解。
參兵十七年的老兵油子在過去的17年中連油皮都沒咋蹭破過,堪稱四行團內的氣運之子,但在衡陽這一戰中卻是栽了。
右手五根手指頭,僅剩大拇指和食指,另外三根被一枚炮彈皮劃過齊根斷掉。
“老天爺對老子還是不錯的,你看,這至少給老子留了可以扣扳機的手指頭,不然只留一根尾指老子上哪兒哭去?”李九斤當時還笑著安慰給自己包扎傷口眼淚汪汪的夏大雨。
但過去17年對李九斤一直眷顧有加的老天爺這次顯然是太忙了,在接下來的巷戰中,李九斤總共負創8處,胳膊、腿、胸等部位,不是槍傷就是彈片濺射傷。
不過要說老兵油子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強,這些傷換成別人,就算是不死,那也得進醫院躺著,結果這貨撒點止血藥裹一裹繃帶,照樣在戰場上待著,而且這一待就50天,老天爺竟然也沒把他收走。
就連唐大團座見了他的面都狠狠地抱他,說要沾沾他這氣運之子的運氣。
但李九斤卻從來不抱他的3營兄弟,他怕自己命硬,克了自己的弟兄。
每個人對命運的理解不同,卻不妨礙他們在戰場上親如弟兄相互依靠,不是嗎?
李九斤們沒再等來日軍的進攻,卻等來城內傳來的好消息:外圍日軍正在逃竄,衡陽之圍已解!
在傾盡全力一戰的衡陽守軍看不到的20公里外的一座小山上,橫山勇同樣在遙望衡陽方向。
這個距離,這名已經被日本陸軍大本營勒令回國述職的日本陸軍中將壓根看不到廢墟上方還在升騰的硝煙,可即將落下的殘陽依舊清晰的映照著他眼中的落寞。
衡陽之戰,第11軍敗了,大??!
或者,用一敗涂地這個詞語來形容要更合適一些。
他錯估了衡陽城內守軍的兵力以及堅韌的意志,更錯估了那名薛姓司令官的隱忍。
在攻擊衡陽這100天里,哪怕是在60天前他幾乎調了11軍一半的主力抵達衡陽,但其實他無時無刻不防著一直停步不前的中方第9戰區20多萬主力,包括從桂林方向而來的中方最精銳步兵軍74軍以及從贛省方向來的10余萬中方大軍。
接近40萬的中方主力,別說他這個11軍司令官,就是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田俊六都不敢不重視,遠在華南的23軍主力一部已經抵達桂省邊境,華北方面軍亦抽調兩個師團南下至江夏。
一旦中方異動,中國派遣軍隨時可以在湘北重新聚集起超過20萬大軍和中方主力決戰。
結果,出乎橫山勇意料的是,不管衡陽戰事多激烈,在衡陽百里外的中方40萬大軍仿佛沒看到一樣,只是和11軍不過8萬人對峙,根本沒打算繼續向前,攻擊力度反倒還不如兩個月前,那好歹還有三個步兵師抵達衡陽郊區。
衡陽就像個巨大的絞肉機,要想前面所有的努力不白費,橫山勇只能被迫將第11軍的諸多精銳向衡陽那個仿佛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里投去。
直到40天前,橫山勇判斷第9戰區那位薛姓司令官根本不敢冒著失去桂省、滇省的風險和帝國決戰,他孤注一擲,再調兩個師團前來攻打衡陽。
衡陽外圍11軍各部從先前打算尋找中方主力決戰的主力部隊徹底淪為邊角料,11軍決戰的戰場變成了不過2萬余人的衡陽城。
哪怕是擅長大軍團作戰的島貫武志大佐面對這種和預想中完全南轅北轍的戰術變化,也只能是老大說咋打就咋打。
比石頭還要硬三分的衡陽城如果不拿下,那將是整個11軍,不,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中國派遣軍的夢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