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輪回(大結局)-《明朝第一弄臣》
第(1/3)頁
第825章 輪回(大結局)
u n h u e t//《》廣告全 文 字txt下 載
西元1572年。
彌漫在全球范圍的硝煙早已散去,如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人類都是善忘的。
時至今日,別說在遙遠的大洋上曾經發生過的那一場場海戰,就連在蠻族入侵的戰爭中,涌現出的一個個英雄人物,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都已經為人們所遺忘。畢竟那是四十年以前的舊事了,當時的人多已故去,就算還在,也是不敢隨便說起的。
要知道,現在的歐洲已經被整合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得到教皇加冕,正式成為第二神圣帝國皇帝的,正是率領蠻族西侵,自號‘雷神之鞭’,功過讓后人難以評述的那位天命汗。
當天命汗率領蠻族出現在多瑙河畔的時候,他的部族只剩下幾十萬人了。據說從遙遠的東方啟程的時候,他的部族還有數倍于此的人口,減員的原因很多,征服俄羅斯的戰爭中的損耗,路途上的非戰斗減員,以及內亂。
在當時,沒人輕視蠻族的入侵,同時,也沒人認為他們能有多大作為。歐洲不是一千多年前的那個羅馬帝國了,遠道而來的蠻族造不成多大威脅,頂多,他們也就是和當年的匈奴人一樣,占據一片土地罷了。
除了處于蠻族鋒芒下的幾個國家,沒人關注東邊的戰事,海上的爭霸才是最牽動人心的。當時,突然興起的明帝國正在大洋上肆虐著,一個個總督府被掃平,又有一個個總督府被建立起來,這樣興替,代表著一塊塊殖民地的失去。
無論是葡萄牙、西班牙這樣的老牌航海強國,還是正積極尋找機會,試圖在海洋上占據一席之地的后來者,各國都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如果現在不能阻擋東方巨龍的腳步,等對方消化掉那些殖民地之后,力量將會變得更加龐大,更加無法抵擋。
于是,一隊隊士兵被送上了南行或西行的船艦,在非洲,在新大陸,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
各國并非心甘情愿的放棄了波斯灣和印度,只是在馬六甲海戰之后,那一帶的兵力空虛到了極致,還沒等他們做出反應,明軍就已經攻入了北非。若不是土耳其人的抵抗還算有力,說不定明軍會和蠻族一同出現在歐洲也未可知。
一場場失敗,一個個壞消息讓人發狂,就在這時,蠻族突然發動了全面進攻,鋪天蓋地的騎兵越過了多瑙河,不斷向西歐深入著,所過之處,只有一片廢墟。
各國一下子緊張起來,本土受到威脅,他們再顧不得海外的戰爭,反正看起來也是注定要失敗了的,本土的抗戰才是當務之急。
可是,現實讓他們絕望。
盡管他們的武器相對先進,戰術理念也領先了不少,但是,已經在海外消耗掉了太多力量的他們,驚恐的發現,他們的力量并不足以抵擋洶涌而來的鐵騎。而且,他們的領先也是有限度的,蠻族也會使用火器,漫天飛舞的震天雷,成為了歐洲人的噩夢。
普魯士、法蘭西、意大利,最后是西班牙,一個個的強國淪喪了,在廢墟之上,一個龐大的帝國建立起來。歐洲人將其稱之為:第二神圣帝國,可蠻族統治者自己,卻更喜歡用他們的語言,自稱為:蠻清。
這個國號,據說取的是:蠻族過處,一清而空的意思。
深受其害的歐洲人自然深表認同,當然,作為被統治者,本來也沒有他們說話的余地。"" .hunhu無/彈窗廣/告全文字t x t下載而出于對偉大的天命汗的愛戴,蠻族人自己也是有榮與焉,畢竟這個國號是天命汗親自定下的。
國號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問題是,能統一歐洲大陸,并且將歐洲的疆域向外拓展了那么多,成就如此偉業的人物,當然是個偉大的人。
在戎馬生涯中,天命汗大人還不忘維持秩序,他確立了蠻八旗的分封制度,讓本來混亂無序的蠻族,加入了秩序陣營。
而且他還首開先河的制訂了文字獄、蠻歐不通婚、海禁、禁武、禁火器等一系列深具前瞻性的政策。這些政策,不但維護了蠻族的統治,而且使整個歐洲大陸,呈現在了一片無比和諧的氣氛當中。
這種氣氛,甚至感染了強橫霸道的明帝國,以至于他們的戰船抵達歐洲之后,只是草草的建立了幾個租界,簽訂了一些‘平等’條約就離開了,并沒有進行征服戰爭。
租界不算多,而且也不是不讓歐洲人進入,在租界里,反而能獲得更多的自由和機會,所以也沒人抵觸。而那些條約,基本上都是有關于自由貿易的,無論是蠻清朝廷,還是被征服者,從中看到的只有好處,自然也沒什么怨言。
奇跡的出現,蠻清朝廷將其歸結為以德服人,別人打了你的左臉,再伸右臉去給他們打,然后對方就會厭倦了,或者手疼了,總之,會放棄繼續毆打。
歐洲人當中有識之士還是挺多的,原本是不信的,可他們實在搞不懂,戰無不勝的明帝國,為什么會放棄征服戰爭。久而久之,在文字獄的籠罩下,知識漸漸凋零,代之的是愚昧,人們也就認可了這個理由,并且對此深信不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