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放風箏-《大魏宮廷》
第(2/3)頁
“陛下,時辰差不多了,不如先用膳吧?”
旁邊,老太監童憲見大魏天子面色不佳,連忙岔開了話題。
“唔。”趙元偲點了點頭。
見此,童憲便派人吩咐下去送上膳食。
盡管身為大魏天子,然而趙元偲每日的膳食卻頗為簡單,也就那么幾道菜而已。只有在重大節日的時候,才會在大殿擺宴,宴請眾臣子。
其余日子,趙元偲基本上都會命人將飯菜送至垂拱殿,包括中書省的這三位大臣的飯菜,然后君臣四人就在這垂拱殿用飯,吃完飯到隔壁的偏殿小作休息,或者就直接開始下午的工作,繼續審批那永遠也批不完的章折。
這就是大魏天子與中書省大臣們每日的生活。
不過今日用完飯后,大魏天子卻萌生了別的心思。
“童憲,弘潤的住居……在何處?”
“八殿下?”老太監想了想,躬身回道:“乃文昭閣。”
“什么人在伺候?”
“回稟陛下,文昭閣內,有二十名小太監負責伺候八殿下的起居與殿內的清理打掃事宜,另外,宗族府衙有派十名宗衛擔任八殿下的貼身侍衛,總共是三十人的規制。”
“唔。”大魏天子點了點頭。
雖然皇子中有分受寵的與不受寵的,但是在未出閣前,皇子們的待遇規格是相同的,這是祖制。
“朕想去看看。”趙元偲站了起來,笑著對中書省三位大臣說道:“三位愛卿可有興趣與朕同往?”
因為用完飯后有一段休息時間,兼之三位中書省大臣也對那位提出民富國強之詞的皇八子弘潤頗感好奇,因此在大魏天子問話之后,三位中書大人紛紛表示樂意一同前往。
于是,一行人從文德殿出發,徐徐朝著八皇子弘潤的寢閣走去。
按照大魏的祖制,皇子只有在滿十五歲之后,才有資格出閣辟府,并且封王授職,從此除了身世更尊貴些,與殿上的大臣也無差別。而在未出閣之前,皇子的寢閣是安置在汴京宮內的花園里的,一來那里風景好,二來離東宮以及后宮都比較近,方便聯絡兄弟感情,也方便入后宮拜見各自的娘妃。
至于其三嘛,那就是那里離汴京宮的正殿大慶殿較遠,畢竟大魏祖制清楚注明,皇子在未出閣前,是嚴禁與任何朝中官員接觸的,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皇子們作為皇帝的兒子,他們只要好好在宮學念書學習就足夠了,不必接觸別的。
值得一提的是,歷來皇子們的寢閣,是禁止安置宮女的,一來是防止皇子們過于年輕便失去童陽,影響正常發育,二來,是防止某些心術不正的宮女為了攀附而勾引年幼無知的皇子。
因此,未出閣的皇子,他們身邊的人就只有太監與宗府派去的護衛,唯一能見到的女性就是他們的母妃。
所以說,皇子的生活其實也并沒有世人所幻象的那么好。
大概一炷香工夫,大魏天子趙元偲便帶著老太監童憲與三位中書大臣來到了文昭閣。
可抬頭一瞧見這座閣樓的牌匾,趙元偲就頓時愣住了。
因為牌匾上的刻字根本就不是文昭閣,而是逍遙閣。
“不是文昭閣么?”大魏天子納悶地望向帶路的大太監童憲。
其實這會兒童憲心中也十分納悶,心說這里明明就是文昭閣,怎么變成逍遙閣了?
“老奴……老奴從未聽說宮內有逍遙閣啊……”
童憲這么一說,大魏天子也感覺奇怪。身為大魏天子,趙元偲從未聽說汴京宮內有什么逍遙閣。
想到這里,大魏天子招招手喚來在殿外走廊值守的郎衛,問道:“此處可是文昭閣?”
那名郎衛先叩拜了大魏天子,隨后恭敬地回道:“回稟陛下,此處正是文昭閣。”
“那這是……”趙元偲疑惑地指著文昭閣上的牌匾。
只見那名郎衛苦笑了一聲,吞吞吐吐地說道:“回陛下話,八殿下嫌文昭閣不好聽,吩咐工部刻了一塊逍遙閣的牌匾換上了……”
大魏天子聽得直皺眉,心說汴京宮內的宮殿閣樓,那都是先代皇帝命令的,豈是能擅自更改?
“沒有規矩!”趙元偲不滿地哼了聲,吩咐道:“你去通報一聲,就說朕來了,叫八皇子出來接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