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宮學日常(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而在趙弘潤繼續坑爹計劃的同時,宮學那位張學士已將他今日與趙弘潤的對話擬寫成折,托宮內一名小太監送至了垂拱殿,他在章折中憤慨地批判八皇子趙弘潤的奸邪歪論,可是這份章折,卻看得大魏天子哈哈大笑。
“那逆子今日在宮學又干得一件好事!”
大魏天子趙元偲用調侃的語氣敘說著此事,并且將那位張學士的章折傳遞于三位中書大臣手中。
不得不說,趙弘潤那怪異而新奇的言論,叫三位中書大臣啼笑皆非。
良久,中書左丞藺玉陽感慨道:“雖不中亦不遠矣……八殿下的話雖粗糙,可事實確實如此。”
“張學士不曾問八殿下王道與霸道究竟孰好么?”中書右丞虞子啟看著這篇章折隱隱有種食髓知味的**感,恨不得與趙弘潤深入探討。
“據說是還未來得及問就氣呼呼地離開了。”大太監童憲在旁笑著解釋道。
“這可真是可惜了。”虞子啟面露遺憾之色。
聽了虞子啟的話,大魏天子不由深思起來:“三位愛卿以為,王道與霸道究竟孰高孰低?”
事關大魏的立國根本,三位中書大臣就不好貿然開口了。
良久,中書令何相敘用少有的嚴肅語氣說道:“霸道御國不長,王道御國不存。以王道治國民、以霸道拒外邦,以武治為皮、以文治為骨,此方是萬世之朝!”【為啥wan盛是敏感詞?】
大魏天子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其實他心里清楚,孔孟之道中所謂的王道,根本不適合用于紛爭亂世,沒有武力、空有仁德,這有什么用?難道孔孟之說可以抵御外邦十萬兵卒?
有的時候,帝道就應當偏向于霸道,就像八皇子趙弘潤那些看似荒謬的言論。
對于那些順從帝王的人,應該給予恩惠、賞賜、祥和,比如國內的百姓、臣子,應當給予他們嘉獎,不至出現民怨;而對于敵對的外邦,就必須(結)交(討)伐并舉,豎起強國的威信,這才能在這繽紛亂世立足。
總結下來就是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便是帝王之道!
相比之下,那位張學士在章折頻頻夸獎的六皇子趙弘昭的言論,就顯得偏向于堯舜圣王之道,簡單地說就是太過于理想化,并不適合當今的現況。
“話說,八殿下今日怎么有閑情到宮學聽課?”
藺玉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大魏天子聞言暗笑,他可是聽說了,昨日沈淑妃將那逆子叫到凝香宮,耳提面命,狠狠訓斥了一頓,這讓他心情大為舒暢。
跟朕斗?朕可是你的老子!
大魏天子的心情頗佳。他尋思著,趙弘潤這幾日應該是沒那個膽子再到凝香宮去了,如此一來,此子的生活就會愈加窘迫。說不定什么時候無法再忍受了,就會乖乖地到他面前認錯。
幻象著那個劣子在自己面前磕頭認錯的景象,大魏天子甚至已提前在考慮到時候究竟該說些什么來規勸、訓誡這個頑劣的兒子。
沒想到的是,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的通報,非但打斷了天子的臆想,還攪和了他的好心情。
“不、不好了,陛下,八殿下與劉淑儀在芳馨宮吵起來了……”
“……”
垂拱殿內,無論是大魏天子還是三位中書大臣,都不約而同地皺了皺眉。
陳淑嬡后又是劉淑儀?怎么回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