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善后(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殿下改變主意。是擔心這些人支持不到遷移至三川之地?”
時浚水營的大將軍百里跋望著鄢陵城的再建設工程,對趙弘潤問道。
事實上,百里跋對此也有些顧慮,畢竟雖然說眼下開春之際天氣轉暖,但終歸三川之地路途遙遠,若是強行要將這些楚民遷往該處,勢必會有許多人因為勞累等因素倒在途中,似這般考慮,鄢陵的確是一個絕佳的安置之所。
問題在于……
“不知殿下是否注意到,這二十幾萬楚國民眾,以婦孺老幼居多?”百里跋小聲地對趙弘潤言道。
是的,先前由于平輿君熊琥以及暘城君熊拓一口氣征募了十六萬大軍用于進攻魏國的關系,如今這二十幾萬楚國民眾中,十三歲至三十五歲這個年齡段的青壯男子相對較少,更多的則是像伍忌那樣的家庭:寡居的女子帶著年幼的兒女,上面還有逐漸老邁的老人,七口人至九口人為一戶的平民中,十三歲以上的男丁恐怕就只占到其中一二,甚至于不乏盡是婦孺老幼的。
“慢慢來吧。”趙弘潤伸手撓了撓額頭,安慰彼此道:“只要十年,這里的人口應該就相當可觀了。”
“十年啊……”百里跋思忖著點了點頭。
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十年并不算是如何漫長的時間,待等十年之后,眼前那些年幼的男童、女嬰長大成人,到時候,鄢陵勢必能發展成一座人口眾多而且富饒的城池。
當然,期間要考慮的事也非常眾多,比如,召陵、睢陽、西華等地的魏人勢必會因為這場戰爭而仇視鄢陵、長平一帶的楚人,如何化解兩者間的恩怨、矛盾,將會是日后朝廷戶部一個相當頭疼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這些城池的撫恤、物資援助以及稅收減免等等事宜,相信今年的朝廷戶部,會忙得不可開交。
“對了,殿下,大梁那邊已傳來消息,詢問我軍何時凱旋回歸大梁,說是務必要提前給出一個確切的日期……”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百里跋臉上滿是意有所指的笑容。
趙弘潤聞言皺了皺眉,試探道:“大將軍的意思是……”
“相信殿下亦猜到了。”
百里跋笑呵呵說道。
他已忍不住開始幻想,當身邊這位肅王殿下率軍回歸大梁時,魏天子、朝廷百官甚至是半個大梁城內軍民皆出城恭迎的那等規模龐大的接風場面。(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