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梁王的新軍-《大魏宮廷》
第(2/3)頁
趙元佐轉頭望了一眼兵部左侍郎徐貫:“這些人是?”
見此,徐貫走上前幾步。低聲說道:“回南梁王話,這些新兵皆是從國內地方各縣抽調而來的縣衛戎軍。我兵部抽取了五十座縣城。每個縣征集一百名縣衛戎軍,共計五萬人。”
縣衛戎軍……縣兵啊?
趙元佐失望地砸了咂嘴。
縣兵,就是負責地方縣城上治安、緝盜、剿賊的衛戎軍,雖然比起剛入伍的新兵,紀律性要好得多,但遺憾的是。這群人對戰場毫無經驗,畢竟戰場上的軍團作戰,與地方上小規模的剿賊,那可是全然不同的。
因此,可以的話。趙元佐其實更想要那些上過戰場的老卒,因為這能減少他許多工作。
想了想,趙元佐回頭對徐貫言道:“徐侍郎,本王聽說我大魏剛與楚國發生過戰爭……其中有幾支戰績不錯的軍隊。”
“南梁王指的莫非浚水軍么?”徐貫聞言皺眉說道。
他心說,您不會是想直接征募浚水軍吧?那可是我大梁的護衛京師的衛戎軍。
“并非浚水軍。”
趙元佐搖了搖頭。
要知道據他所知,浚水軍那是取代當初順水軍與禹水軍的京師衛戎軍,是由當年禹水軍的幸存士卒為骨干再行組建的軍隊,是大魏國內目前最精銳的六支軍隊之一,號稱駐軍六營,趙元佐并不覺得魏天子會將如此精銳的軍隊交給他。
更何況,似那種驕兵悍將,即便是交到了他趙元佐的手中,他也難以對其發號施令。
“并非浚水軍……”徐貫欲言又止地望著趙元佐。
“是召陵軍、鄢陵軍與商水軍……”趙元佐如實說出了心中的想法。
在趙元佐看來,這三支可都是經歷過戰爭的軍隊,哪怕后兩者是楚國的降軍,訓練度不高,但其優勢在于軍中士卒體會過戰場的緊張氛圍,比起眼前這些連戰場都還未踏足過的地方衛戎軍,那是要優秀地太多。
而聽聞趙元佐的這個要求,兵部左侍郎徐貫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怎么了?”趙元佐不解問道:“本王只要求那三支軍隊每支抽調一千人,擔任新人的軍官骨干,這個要求,不為過吧?”
徐貫猶豫了再三,終于道出了實情:“王爺不知,召陵軍、鄢陵軍、商水軍,乃是肅王殿下新設的軍隊,我兵部……想要在這三支軍隊抽調士卒,這恐怕……”
肅王?是那個小子?
趙元佐想了想,頓時浮現出當他與魏天子在御花園里談話時,那個膽大包天竊聽他倆的談話的皇八子。
那個小子應該不難相處呀……
趙元佐有些意外,畢竟,因為前幾日在十里亭時的一幕,他對趙弘潤還是頗有好感的,唯一有些抵觸的,就只是因為此子是為天子的兒子,與他身后另外一個魏天子的兒子一樣。
可能是注意到了趙元佐流露于眼中的不解,徐貫一臉尷尬,含糊其詞。
見此,趙元佐轉頭詢問慶王弘信道:“慶王殿下可知大概?”
“恐怕是因為冶造局的事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