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六叔跟本王說的,不過,只是談及了一些皮毛而已。”趙弘潤解釋道。 聽聞此言,司馬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怡王爺。” 說罷,他再次摸了摸右邊的腹部,感慨道:“順水軍與禹水軍,當時真的很強,絕不亞于六營軍,當時……” 剛說到這,隊伍的后方忽然有一匹輕騎勉強踏著泥濘的土地趕上前來,抱拳說道:“殿下,大將軍,羯族騎兵已進入峽谷,正企圖射殺我軍殿后的士卒!” “下次有機會再向肅王殿下講述吧。”司馬安對趙弘潤說了一句,旋即下達了命令:全軍加快行軍,盡快穿過峽谷。 “不反擊么?”從旁,成皋關的大將封夙插嘴道:“若是不反擊的話,羯族騎兵會繼續射殺碭山軍的士卒。” “……”司馬安默不作聲,只是一雙虎目內陰沉與仿佛孕育地無盡怒火的神色,才能證明此刻的他心中是多么的憤怒。 是的,此時反擊,就會使那支羯族先遣騎兵有所察覺,不利于待會商水軍對他們的伏擊。 好在此刻夜色漆黑,那支羯族先遣騎兵也不過是試探性地朝著前方的碭山軍射了幾波箭矢而已,并未真的下令射殺。 畢竟,游牧民族的騎兵,箭矢是非常寶貴卻奇缺的,尤其是對于出征在外的騎兵而言。 若是射完了輜重中的箭矢,羯族騎兵的處境就會變得很尷尬。 因此,除非能確保射殺敵軍士卒,否則,游牧民族的騎兵不會輕易地射箭,不像魏國等中原國家,一場戰役的箭矢消耗動輒十余萬乃至幾十萬支,動不動就對敵軍來一波箭雨的洗禮。 悶不吭聲,在這蜿蜒崎嶇的鴉嶺峽行走了大概十幾里地,趙弘潤突然望見遠方出現了點點的火把。 那些火把,并非固定在一處,仿佛是有人舉著它們在揮舞,畫著圓圈。 而片刻之后,那些火把便消失了,可能是人為地熄滅了。 到商水軍的伏擊地了…… 趙弘潤心中了然,轉頭對司馬安說道:“大將軍。” 其實司馬安也早已看到了遠方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火把,點頭說道:“某明白!”說罷,他再次下令全軍急行軍。 聽聞此令,碭山軍的士卒們聚起剩余的體力,全軍朝前奔跑前進,行軍速度一下子都加快了不止一籌。 甚至于,為了迷惑后方的羯族先遣騎兵,司馬安還下令碭山軍士卒沿途拋棄了不少羊肉制成的肉干,就連碭山軍的旗幟亦勉為其難丟棄了幾面。 就這樣又朝前前進了大概兩里地左右,眼前豁然開朗,原來,他們已經離開了鴉嶺峽,來到了鴉嶺的東側。 此刻放眼望向遠處,只見遠處漆黑一片,似乎有一些東西,但是看不真切。 不過盡管如此,司馬安仍能感覺到,這前方埋伏著一支軍隊,而且這支軍隊,讓他感覺到了莫大的威懾力。 當然,他并不認為那支商水軍能帶給他如此強烈的懾力,想來,應該是那些隱藏在漆黑夜空下的連弩。 突然,漆黑的遠處,再次出現了一支火把,來回揮舞了幾下。 司馬安頓時會意,下令全身朝著火把的位置撤退。 果不其然,當碭山軍朝那火把的位置撤離時,他們沿途看到了不少隱蔽蹤跡的商水軍士卒,同時,也瞧見了那些整整齊齊擺列在陣前的,猙獰的戰爭兵器。 三連發連弩! “肅王殿下!” 商水軍的掌軍大將伍忌,不知何時已來到了這邊,向趙弘潤以及司馬安行禮。 與烏娜翻身下馬,將韁繩遞給宗衛沈彧,趙弘潤壓低聲音問道:“羯族騎兵立馬便至……連弩,會用么?” 伍忌點點頭,說道:“昨日我軍已試驗過,果真是威力無比……殿下放心吧。” 聽聞此言,趙弘潤頷首說道:“待會本王一發令,便齊射弩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