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勝敗即分-《大魏宮廷》
第(1/3)頁
三戰三敗,羯角部落的族長比塔圖終于開始有些慌神了。
平心而論,八月二十三日那一仗,說實話比塔圖是相當滿意的,別看他在那一仗損失了多達八萬的奴隸兵,但也成功讓雒城一方付出了約六千人的傷亡,一比十三的傷亡比例看上去有些夸張,但在比塔圖看來并非是不能接受。
要知道,此刻羯角軍的食物越來越緊張了,與其留著那些胡人奴隸與他們羯角人搶食物,還不如將他們統統拉出去與魏軍打仗,死一名奴隸就少一張需要喂食的嘴,若是僥幸殺死一名魏軍,簡直就是意外收獲。
而讓比塔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二日,即八月二十四日的那一仗,他羯角所奴役的胡人奴隸,便出現了后繼無力的現象。
反觀雒城西城墻的商水軍士卒,他們給予比塔圖的感覺卻仿佛是士氣如虹,簡直比昨日惡戰時還要悍勇。
這簡直匪夷所思!
因為按理來說,天底下任何一支軍隊在出現了重大的傷亡后,士氣都會隨之消減。而八月二十三日時商水軍的損失,亦不可謂不大,比塔圖估摸估計著,至少也有三千以上。
而據比塔圖所知,踏足三川之地的商水軍總共也只有兩萬數量,一日內戰死三千人,這如何不是重大的傷亡?
可現實就是,商水軍在蒙受了如此重大的傷亡后,他們第二日的士氣不跌反增,簡直比頭一日還要悍勇。
莫非這就是中原人所說的哀兵必勝?
比塔圖將信將疑,見形式對己方不利,便迅速選擇了撤兵,只等著明日再卷土重來。
待等八月二十五日,比塔圖再次率領大軍圍攻雒城。
可沒想到的是,當日他們羯角一方的戰況居然比昨日還要差,那些奴隸兵,空有十余萬之多,居然變成了魏軍單方面的屠殺。
在八月二十三日時曾給魏國商水軍帶來了巨大壓迫力的胡人奴隸,今日就像是自己沖到魏人都兵刃上去送死,無論是斗志也好、悍勇程度也罷,別說跟前日想必,就連比較昨日都大為不如。
雒城的羱族人,難不成給那些魏人喂了羱羊血么?
又驚又氣的比塔圖,心中驚異不已。
生飲羱羊的血,這在三川部落的一項風俗,他們認為寶羊(羱羊)的血能夠增強勇士的力量,使其變得更加強壯。
當然,這只是一句三川之地的俗語,但不可否認,如今三川部落中仍然保留著生飲羱羊血的習俗。比如在羯族部落中,部落戰士們在出征打仗前必定要飲一碗羱羊血,其寓意大概是祝福其打敗敵人、凱旋而歸的意思。
這與中原國家的軍隊士卒于出征前,在其誓師時喝一碗壯行酒一個道理。
魏人的士氣……怎么就不減呢?
回到大軍駐扎的營地后,比塔圖怎么也想不通。
他并不知道,其實商水軍在八月二十三日夜晚時也曾出現士氣大幅度跌落的跡象,只不過當時趙弘潤碰巧撞見了此事,并且巧妙地通過一支草笛曲以及一番激勵人心的話,使得商水軍以及那些羱羝部落戰士們的士氣再次提升了起來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