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10章:六月(三)-《大魏宮廷》


    第(2/3)頁

    整個六月份,趙弘潤除了巡視一下博浪沙河港的后續房屋建設工程,就是到冶造局所在的「冶城」,視察一下冶造局的整體發展。

    事實上,冶造局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后,趙弘潤在與不在其實差別不大。

    民用的器械工具,冶造局已與工部的虞造局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像改良的「獨輪推車」、「犁具」等等,冶造局都是直接將設計圖紙移交給虞造局,讓后者負責打造,并向全國推廣。

    而軍用器械方面,冶造局則直接交給兵鑄局這個好比是代工工坊般存在的轄下司署,讓兵鑄局的工匠們在海量的軍備訂單面前,一邊罵娘一邊趕工——這些可憐的兵鑄局工匠們,早已忘記了當初欲與冶造局爭奪利益的時候,因為每日的工作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時不時幻想著兵鑄局能否停歇幾日,讓他們喘口氣。

    至于冶造局的材料采辦事宜,除了戶部轄下的倉部外,冶造局也在與「肅氏商會」合作。

    因此總的來說,已進入良性循環發展的冶造局,已不需要趙弘潤時時盯著。

    如今趙弘潤應該考慮的,不是冶造局的發展狀況,而是冶造局的保密事宜,畢竟盯著冶造局的,除了韓楚兩國的奸細外,還有國內的人,比如說慶王弘信。

    說起慶王弘信,趙弘潤就不由想到了前者力薦創辦的「兵造局」——曾經這個慶王弘信信心滿滿企圖取代兵鑄局的司署,如今在大梁已經成為一個笑話。

    原因就在于,在六月份,兵造局打造出了第一批劍具。

    不多,大概只是一百把左右,主要是用來測試。

    當時,慶王弘信親自了測試那些劍具,提著一把劍砍向一張案幾的邊角。

    沒想到一劍下去,咯嘣一聲,案幾的邊角安然無恙,慶王弘信手中的那柄劍卻崩斷了。

    當日,慶王弘信大發雷霆。

    事后,這件事不知怎么就傳遍了大梁,大梁朝野笑不可支,冶造局、兵鑄局更是幸災樂禍,諸人紛紛表示:好一把‘利’劍!

    而對此,趙弘潤也是暗暗搖頭。

    他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倘若兵造局沿用舊時的鍛造工藝,就算鍛造出來的劍具不如兵鑄局的出品,也不可能脆弱到連砍案幾都會崩斷。

    原因就在于慶王弘信心太大,仿造冶造局的工藝,采用了冶造局的「滲碳煉鋼」工藝,但因為缺乏相關經驗,又不懂得用火磚保溫,使得火爐內燒出來的都是一些粗質的生鐵,再加上后續鍛煉與淬火工藝的不熟練,這才使得鍛造出來的劍具,最起碼報廢一半。

    其實這不算什么,畢竟慶王弘信從無到有弄出一個「兵造局」,且還能成功打造出一批劍具,這已經無可厚非。

    壞就壞在,兵造局的面前有此類技術工藝早已成熟的冶造局與兵鑄局,這才使得大梁朝野下意識地忽略了兵造局的技術實力,背地里取笑慶王弘信那企圖用兵造局取代兵鑄局的可笑念頭。

    當然,這件事與趙弘潤無關,他也純粹當成笑料一笑置之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