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六月(三)-《大魏宮廷》
第(3/3)頁
不過在月底的時候,還真發生了一件與趙弘潤相關的事,那就是他那位衛國的表哥、衛公子瑜,因為「冥頑不靈」,仍舊在人前人后抨擊魏國朝廷,被衛王勒令親自到大梁謝罪——這其實就是衛王變相地讓兒子衛瑜主動到大梁當質子,希望借此防止魏國對他的猜忌。
得知衛公子瑜已經在前來大梁的路上,趙弘潤唯有暗暗搖頭。
對于這位表兄,他此前已經寫信奉勸過,奈何對方仍然我行我素,不肯聽他勸說,終于遭來禍事。
當然,說是禍事其實難免也有些夸大,畢竟魏國朝廷也并未打算如何懲戒那位衛公子瑜,頂多就是將其召到大梁,讓禮部安排教(xi)導(nao)一番,畢竟魏衛兩國幾十年的交情,朝廷這邊也不希望雙方鬧得太僵。
或許有人會覺得,此時倘若魏國與衛國鬧僵,魏國豈不是正好吞并衛國么?
但事實上,這并非是一個好主意。
原因就在于,前一陣魏國「以一敵五」挫敗了韓、楚等國家的進攻,在天下人眼中已變得過于矚目,倘若這個時候魏國以種種理由吞并了曾經的盟國衛國,那么相信天下人都會認為魏國這是要借機對外擴張,甚至統一整個天下。
這樣的認知,對于魏國日后的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因此,魏國目前要做的就是暫時抱持低調,非但不能借機吞并衛國,還要扶持它,營造出「雖然魏國已變得非常強大但仍然與小國抱持著良好關系」的無害立場,正面化魏國的對外形象,免得成為眾矢之的。
至于為何魏國不能夠趁機吞并衛國、卻可以宋郡,那是因為在十幾年前,宋郡就已經是屬于魏國的國土,只不過當時宋郡屬于自治罷了——這些年前下來,中原各國早就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件事。
因此,魏國出兵楚郡,并不能算是對外擴張。
在六月份的最后一日,衛公子瑜的馬車慢悠悠地抵達了梁郡。
得知這個消息后,趙弘潤帶著雀兒與宗衛長衛驕二人,乘坐馬車前往城東官道上的十里亭迎接。
因為生母的關系,趙弘潤對于衛王夫人與衛公子瑜母子倆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更何況,衛公子瑜這位表兄,曾為了其衛國的子民,親自組建義軍與韓將司馬尚交戰。
在趙弘潤看來,這是一位可敬的衛國公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