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25章:善后【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1/3)頁

    『PS:有不少書友猜到上一章的計策來自于何處了,哈哈,沒錯,就是某阿三的電影,不過還別說,人家的電影特效還真不錯,尤其是這一幕挺帶感的,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去搜一搜。』

    ————以下正文————

    “這個許歷,簡直比地鼠還會藏!”

    八月初五,燕王趙疆得到哨騎的回稟,得知新任的上谷守許歷正躲在附近一條山溝里,遂立刻調集兵馬前往圍堵,卻沒有想到撲了個空,待等燕王趙疆帶領大隊人馬趕到了,韓將許歷早已不見蹤影。

    在旁,燕王趙疆的宗衛兼南燕騎軍的主將劉序聞言聳聳肩說道:“終究是馬奢的繼承者,想來也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燕王趙疆聞言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微皺著眉頭問道:“那個馬奢……當真過世了?”

    “應該不會有錯了。”

    劉序聳聳肩說道。

    在這些日子與上谷軍的戰爭中,山陽軍與南燕軍也曾俘虜一些上谷軍的士卒,便是從這些士卒的口中,燕王趙疆以及其他麾下的將領們,這才得知「韓將上谷守馬奢因病過世、由其副將許歷繼任職務」的消息。

    燕王趙疆默默地點了點頭。

    雖然他與上谷守馬奢分處敵我,且兩人素未謀面、更談不上有什么交情,但這并不妨礙他敬仰馬奢的為人與治軍的能力——若是有機會的話,他很想當面見見馬奢這位降服了婁煩騎兵的北原豪將,看看這位韓國將領究竟有怎樣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就算是出自異族婁煩的戰事,也愿意聽從他的調遣。

    但遺憾的是,這個心愿注定是無法實現了。

    當日,燕王趙疆率領軍隊返回其軍營,一到軍營,就有宗衛「牟備」帶著滿心歡喜的神色前來稟報:“殿下,大喜啊,太子殿下那邊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這場仗,咱們贏了!”

    “啊?”

    燕王趙疆愣了愣,隨即這才歡喜地說道:“當真?太子戰勝了韓將樂弈?期間過程如何,快與我說說。”

    牟備只知道己方打了勝仗,哪曉得具體過程,聞言苦笑著說道:“太子殿下派人送來了捷報,此刻正擺在帥帳,殿下您還是自己去看罷。”

    一聽這話,燕王趙疆顧不得再與牟備交談,徑直大步走向帥帳。

    但很遺憾,這次的捷報出自太子趙潤的手筆,他的捷報向來就只有相當簡短的一句話:某月某日,在某地擊敗了某國的某某軍,自損幾何,殺敵幾何。

    然后就沒了。

    倘若是發給朝廷的捷報,則下面還會添加一系列有功之將的名字,若是出類拔萃的,哪怕是低級將官也有榮幸被列入這份名單。

    正因為這樣,長久以來大梁朝廷的官員都很納悶,閑著沒事的時候,私底下猜測趙弘潤這次又是通過什么樣的辦法擊敗了敵軍,誰讓那家伙每次都不將作戰過程寫在捷報上呢?

    就好比這次,燕王趙疆十分好奇趙弘潤擊敗韓將樂弈的過程,畢竟那可是樂弈,在韓國與李睦齊名的、從未吃過敗仗的名將,奈何趙弘潤在捷報中只字未提,這讓燕王趙疆感覺心癢難耐,仿佛胸腔內有千萬只螞蟻爬過,好不難受。

    而與此同時在西側戰場,南梁王趙元佐亦收到了這份戰報。

    在看罷這份戰報后,無論是他,還是他麾下諸如楊彧、龐煥、蒙濼、陳疾等幾位大將,不知什么原因,皆沉默不語。

    原來,鎮反軍這幾日與對面韓國漁陽軍的戰爭并不順利,雖說南梁王趙元佐稱得上是魏國屈指可數的三位帥才之一,但是,對面的韓將秦開也絕非等閑之輩,別忘了,那可是曾一度抗衡東胡、被東胡人尊稱為名將、且最終在司馬尚與樂弈等幾位同僚的相助下,將東胡驅逐出千里之外的男人。

    正因為如此,南梁王趙元佐與韓將秦開這些日子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久久僵持不下。

    誰能想到,在偏師幾乎沒有什么優勢的情況下,主軍那邊居然如此干脆地就取得了勝利。

    要知道,主軍的對手也絕非等閑之輩,那可是在韓國內名望比秦開還要勝過一籌的北燕守樂弈,號稱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樂弈。

    『差距……有這么大么?』

    縱使是南梁王趙元佐,此刻亦不禁有些茫然。

    他與他的兄弟、禹王趙佲較量了一輩子,可最終,竟然被侄子趙潤遠遠拋在了身后。

    不由地,他再次回想起當日在皇宮內,當時那位已成為太子儲君的侄子,用無比自信的口吻對他所說的那番話:或許我父皇忌憚你,但我不會,若你有朝一日做出了威脅大魏的事,我必將你擒殺。

    現在仔細想想,當日此子所言,或許并非是妄言。

    『……我真的老了么?』

    南梁王趙元佐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神色有些茫然。

    與爭權、報復等以往的行為毫無瓜葛,在這次他魏國與韓國相爭的戰爭,他南梁王趙元佐亦是以一名姬趙氏宗族子弟的身份參與戰爭,原指望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宗族做出一些貢獻。

    就像上次「五方伐魏戰役」時那樣,盡管那次之后南梁王趙元佐飽受世人的非議,就連魏人當中也有許多人瞧不起他,可話說回來,誰也無法否認他在那場戰役中的貢獻——若非是他引入林胡、匈奴襲擊韓國,韓國豈會輕易求和?而沒有韓國的求和,趙弘潤麾下的軍隊又如何及時前往雍丘,支援禹王趙元佲,擊敗楚國壽陵君景舍的百萬大軍?

    不得不說,這種為國家力挽狂瀾的感覺,相當讓人癡迷,就連南梁王趙元佐亦不能免俗。

    但是這次,似乎已不需要他來力挽狂瀾。

    說實話,這種感覺并不好。

    而楊彧、龐煥、蒙濼、陳疾等老將們,此刻心情也有點糾結,畢竟在他們看來,商水軍的將領都是后輩,前輩被后輩趕超,被搶去了風光,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就比如龐煥,盡管年過半百,但他可還并未服老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