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5章:穩(wěn)固發(fā)展(二)【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1/3)頁

    “咳……陛下不幸抱恙,今日朝事由禮部尚書杜宥主持,諸卿有事早議、無事退朝?!?

    十月十八,在皇宮內(nèi)的宣政殿中,大太監(jiān)高和在朝事前尖著嗓子說道。

    聽聞此言,殿內(nèi)諸臣毫無異色,仿佛對大太監(jiān)高和那句「陛下不幸抱恙」無動于衷,其中有幾位朝臣,在瞥了一眼空置的王位后,無聲地搖了搖頭。

    唉,那位陛下又病了!

    短短十來天內(nèi),那位陛下病了三回,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第一回腦殼疼、第二回肚子疼,第三回這次,索性連借口都懶得找了,直接籠統(tǒng)地說什么「抱恙」,這讓殿內(nèi)諸大臣表示心很累。

    “杜大人?”大太監(jiān)高和示意禮部尚書杜宥道。

    杜宥看了一眼高和,在暗自搖頭后,走上前幾步,面對著滿殿的朝臣。

    在沉默了大概數(shù)息后,他表情有些古怪地說道:“真乃我朝不幸,僅隔兩日,陛下再次不幸抱恙……”

    這看似沉痛,實則調(diào)侃、嘲諷意味居多的話,讓殿內(nèi)有些大臣忍不住輕笑出聲,但隨即這些人便意識到場合不對,立刻就收斂了笑容。

    而此時,禮部尚書杜宥的話也迎來了一個轉(zhuǎn)折:“……然而,這也是考驗我等臣子的時候,目前我大魏正值興旺之時,希望列位恪盡職守,盡自己作為臣子的本分,使國家變得更加強盛?!?

    “謹遵杜大人教誨!”

    諸朝臣拱手說道。

    此后,杜宥環(huán)視眾臣,說道:“諸位大人有何事要議?”

    聽聞此言,戶部尚書楊宜站了出來,拱手說道:“杜尚書,戶部有三事要奏?!?

    “請講?!倍佩墩f道。

    見此,楊宜便從懷中取出三份奏表,口中正色說道:“第一樁事,新都雒陽的建造工程,已于十日前正式動工,這是我戶部左侍郎崔璨大人所呈的奏表……”

    禮部尚書杜宥走到楊宜面前,伸手接過后者遞來的奏章看了幾眼,微微點了點頭。

    “第二樁?!睂⒌诙葑啾磉f給杜宥,戶部尚書楊宜又說道:“這份是來自「成皋關(guān)」的奏表,據(jù)「成皋令」所稱,在近半個月內(nèi),已有數(shù)千名來自滎陽、宅陽、鄭城、卷縣等地的百姓遷往川雒,「東民西遷」之事,效果斐然,下官以為,我朝廷當盡快在雒城設(shè)置「令尹」,方便引導(dǎo)遷移之民在三川郡落戶,另外,需謹慎遷民與當?shù)卮癜l(fā)生口角之爭……”

    禮部尚書杜宥接過奏表,攤開掃了兩眼,微微點了點頭。

    “第三樁?!?

    此時,戶部尚書楊宜將第三份奏表遞給杜宥,緊接著說道:“為方便運載建筑物資,我戶部懇請朝廷允許增造船只,現(xiàn)有的船只數(shù)量,不能滿足新都雒陽建造事宜是全國鋪設(shè)路網(wǎng)的建設(shè)……”

    禮部尚書杜宥接過奏表瞅了一眼,隨即有點不可思議地看向楊宜:“新增兩百艘?”

    “這是必要的!”戶部尚書楊宜肯定道。

    杜宥點點頭,環(huán)顧各部的尚書大臣問道:“各部可有何不同看法?”

    吏部尚書鄭圖、兵部尚書陶嵇、刑部尚書唐錚以及工部尚書孟隗等幾人相繼搖了搖頭。

    其實在這幾件事上,吏部、兵部、刑部的話語權(quán)很小,杜宥也只不過是本著一碗水端平的心態(tài)隨口問問,既然各部尚書皆無異議,那么這件事,朝廷當場就做出了決定。

    此后,工部尚書孟隗也站出來,代表工部希望朝廷放寬用錢的尺度,畢竟近段時間魏國在國內(nèi)的種種大工程,主要負責部府、司署,就是工部與冶造局,但是工部的官員認為,戶部那些吝嗇鬼在錢款用度上卡地太緊了,以至于工部有許多工作無法展開,因此,工部尚書孟隗希望戶部能配合他們工部的作業(yè)。

    再然后,就是戶部尚書楊宜與工部尚書孟隗兩人的日常互懟,前者指責后者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后者指責前者是吝嗇的守財奴等等,對于這種口水仗,諸朝臣已經(jīng)見怪不怪。

    不得不說,如今工部在朝廷六部內(nèi)的地位已非當初可比,作為發(fā)展國內(nèi)建設(shè)的急先鋒,工部根本不虛戶部這個曾經(jīng)的朝中大佬,甚至,戶部漸漸淪為工部予取予求的錢袋子。

    而至于這場口水仗的結(jié)果嘛,就是工部尚書孟隗心滿意足地又拿到了一筆款項,讓戶部尚書楊宜的面色變得相當難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魏國目前的大勢就是發(fā)展國內(nèi)建設(shè),也就是說,朝廷其余各部都要無條件配合工部與冶造局的作業(yè)。

    “退朝!”

    大概半個時辰后,見諸大臣商議國事已畢,大太監(jiān)高和扯著嗓子喊了一句,隨即便急匆匆地離開了宣政殿——他還要趕著去侍奉新君趙潤左右。

    而此時,朝中諸大臣們朝著空空如也的王位拜了一拜,隨即亦紛紛離開了宣政殿。

    離開時,這些位大臣笑容可掬、談笑風生,這個說「今日天色不錯」,那個說「今日楊、孟兩位大人的嘴皮子仗當真精彩」,至于「王位上空空如也」這個話題,卻是誰也沒有提及。

    不得不說,魏國朝廷的官員們,還真是完美地做到了「國君在與不在一個樣」,縱使國君趙潤不在場,這些朝臣照樣有條不紊地完成了朝議事宜。

    在這種情況下,不免讓人產(chǎn)生遐想:既然朝廷能完美地處理國內(nèi)的政務(wù),那么新君的作用又是什么?吉祥物么?

    當然不是,其他歷代君王姑且不說,至少在這一代,新君趙潤的最大作用,就是給予諸大臣心安——只要知道這位曾橫掃中原的陛下站在背后,縱使在朝議上瞧不見這位陛下,朝廷諸大臣們亦感覺無所畏懼。

    反過來說,作為國君的趙潤,他日后想要再離開大梁,恐怕也是幾乎不太可能了。

    告別了同僚,禮部尚書杜宥走向垂拱殿,一路上,笑容可掬地與路過的禁衛(wèi)軍巡邏隊點點頭打著招呼。

    近段時間,杜宥的心情很好,雖然先王趙偲的駕崩固然讓他十分傷感,但這位先王后繼有人,繼承王位的太子趙潤,在他看來乃是一位雄才大略甚至超越其父的雄主,再加上他魏國目前致力于發(fā)展國內(nèi)建設(shè)的勢頭,縱使杜宥都無法想象,待五年、十年之后,他魏國會強盛到何等地步。

    唯一遺憾的是,新上位的新君頻繁抱恙,這真是叫人揪心。

    然而更揪心的,倘若這會兒他到御花園轉(zhuǎn)一圈,準能看到那位身染怪疾的新君懶洋洋地躺在懶椅上,悠哉悠哉地曬太陽……

    考慮到自己還想為國家、為那位新君再效力幾年,禮部尚書杜宥決定無視這件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