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引導輿論【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季文是一個謹慎而膽小的人,且才能也遠不如其父,面對孟氏與叔孫氏的威脅,頓時就沒了分寸,便立刻寫信給弟弟季武——雖說季武在整個中原排不上名號,但是在魯國,他還是頗為知名的將軍,而且手握兵權。
可季文沒有想到的是,三桓非但與他接觸,也與季氏一族的其余族人接觸過,而這些季氏一族的其余族人,他們對魯王公輸磐的印象可好不到哪里去。
這也難怪,畢竟魯王公輸磐信任的只是季叔一人,并不代表信任整個季氏一族。
面對著族中兄弟、甚至是家族中叔叔伯伯輩分的族人對自己的勸說,季文、季武兄弟二人難免也有所遲疑了,畢竟,三桓曾經確實是同氣連枝,而魯王公輸磐,在整體打壓三桓的同時,事實上也對季氏一族造成了一些利益上的損害,只不過當時有季叔在,季氏一族也只能在心底抱怨幾句而已。
不得不說,季氏一族的倒戈,令三桓聲勢大增,亦使魯王公輸磐大為震怒。
他很是震怒,季叔才剛剛過世,季氏一族便立刻倒戈,并且,三桓也立刻對他王室發難。
鑒于敵強我弱的局勢,魯國公輸磐立刻就想到了竊取薛城的桓虎。
誠然,桓虎是一頭惡虎,但目前的局勢,唯有這頭惡虎,才能吞掉三桓這三頭養不熟的惡狼。
而三桓,顯然也猜到了王室如今唯一的仰仗就只有桓虎,因此,叫倒戈的季武領兵駐扎在曲阜與薛城之間,截斷道路、封鎖消息。
可即便如此,魯王公輸磐的使者還是艱難地來到了薛城,向桓虎求援勤王。
得知此事后,陳狩找到了桓虎,問后者道:“聽聞魯王派人求援,你準備幾時動身?”
此時,桓虎正剛剛從他一干妻妾中脫身,赤裸著身體接見了陳狩,聞言笑著說道:“急什么?眼下還非是你我動手的時機。”
陳狩跟在桓虎身邊多時,當然知道桓虎的勃勃野心,聞言皺眉說道:“你莫非是要借刀殺人?”
“哈哈哈哈。”桓虎哈哈大笑,舔著嘴唇說道:“我可是魯國的英雄,豈會做出那樣的事?”
雖然他矢口否認,但事實上,他還真是那么想的。
在桓虎看來,眼下三桓氣勢正盛,他此時插手干涉,雖然能幫助王室擊敗三桓,但這對于他而言,又有幾分利益呢?不若等到三桓擊敗了王室,甚至是放黜了王室后,他這位魯國的英雄,再以大義之名出兵勤王,到那時,王室不再、三桓不再,而他桓虎,便能成為魯國真正的主人。
就在他哈哈大笑之際,忽然有士卒來報:“將軍,府外有一伙人前來拜訪,其中一人,自稱「公孫氏」……”
“公孫氏?”桓虎愣了愣,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隨即嘿嘿怪笑道:“這可真是有意思了……有請!”
陳狩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桓虎的住所,又回到了城樓,在無人的角落,細細翻閱著懷中那本《軼談》。
父親求仁得仁、終能名留青史,陳狩對魏國那份怨氣,也隨之消散了。
取而代之的,則是對自己未來的茫然。
他所跟隨的桓虎,野心勃勃,仍在為竊取魯國、成為魯國的主人而努力,但陳狩對此卻毫無興趣,事實上他之所以跟隨著桓虎,也只是因為他并沒有其他的去處而已——畢竟他當年曾恩將仇報地襲擊了魏王趙潤的宗衛長沈彧,導致沈彧手腕受創,隨后,又接受了桓虎的搭救,從商水縣的監牢中逃脫,從此成為魏國通緝的要犯。
這才是根本,其次才涉及到桓虎的個人魅力。
『沈彧……』
合上手中的《軼談》,陳狩走到城墻上,放眼望向滕城方向。
滕城那邊,原本屬于北亳軍領袖向軱復辟的宋國,而如今,這座城池已經成為魏國的領土。
而微山湖,亦成為魏國湖陵水軍操練戰船、士卒的場所。
一想到魏國湖陵水軍,陳狩心中便想起了一個人,正是他有所虧欠的沈彧。
其實在去年的時候,當沈彧受魏王趙潤的命令,出任湖陵水軍的統帥時,陳狩亦有所耳聞。
盡管他這些年都在關注沈彧,想知道沈彧當年手上的傷勢是否痊愈等等,但得知沈彧抵達湖陵后,他卻不敢前往拜會——他有膽量孤身行刺平輿君熊琥,卻沒有勇氣單獨面見沈彧,大概是他心中的愧疚所致。
『待殺了平輿君熊琥,再去向那沈彧負罪吧,將性命還給他,了卻這場恩怨。』
陳狩暗暗想道。
但是,如何殺平輿君熊琥呢?
要知道,自從暘城君熊拓成為楚王之后,平輿君熊琥水漲船高,取代了前三天柱之一「邸陽君熊商」的地位,成為了楚國的新三天柱之一,并且,受楚王熊拓之名督懾整個楚西。
毫不夸張地說,在如今的楚國,平輿君熊琥乃是王下第一重臣,盡管論官職不及丞相溧陽君熊盛,但就實權、尤其是兵權而言,能少有人能與他相提并論。
想要行刺這樣一位手握兵權的楚國重臣,若陳狩單憑一己之勇,怕是有去無回。
因此,他也再等待,等待有朝一日手刃仇敵的機會。
而與此同時,魏國的《軼談》,亦已傳播到齊國,率先在臨淄泛濫。
平心而論,在魏國的這本《軼談》中,倒是少有抹黑齊國的事,甚至于已過世的齊王呂僖,也被作為正面人物記載于書中,成為明君的表率,不像韓國,似靳黈、司馬尚、暴鳶等將領,幾乎都作為反面人物出現在書中,接二連三地被魏忌、趙宣、趙疆、姜鄙、伍忌等魏國將領擊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