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戰略上的欺騙【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這可不妙?!?
士大夫鮑叔皺著眉頭說道。
他也明白,韓國牽制魏國的仰仗,無非就是他們提前做好了本土戰爭的準備,可問題是,倘若魏國根本不進攻韓國,那么,韓國此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就全部成了白費心機——而在毫無提前準備的其他戰場,韓國根本沒有牽制魏國的可能性。
就比如說,魏國的魏武軍即將進攻他齊國,韓國救是不救?倘若韓國見死不救,那么,魏國便可以輕易攻下齊國,分割韓國與楚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反之,倘若韓國選擇放棄本土的防御設施,救援齊國、且在齊國與魏軍交戰,那么,韓國十有八九無法達成此前牽制魏國的目的——因為在其他戰場,韓國的軍隊并沒有多大的勝算。
正因為這個原因,士大夫管重才會認為,魏王趙潤這是擺了韓國一道。
很有可能,魏王趙潤從來就沒有要進攻韓國的打算,可他故意營造出欲進攻韓國的架勢,就是為了讓韓國花費大量資金與精力,用足足兩年光陰在邯鄲北郡與巨鹿郡增固防御——在如今魏國選擇進攻齊國作為第一突破口的情況下,韓國的本土防御設施毫無意義。
“眼下該如何是好?”
齊王呂白終于問起了他最在意的問題。
殿內諸人沉默了片刻,隨即,上卿高傒微微吐了口氣,捋著胡須沉悶地說道:“事到如今,唯有前往魏國,但愿能勸說魏王停止對我國的進攻……最起碼,拖延魏國對我國用兵的日程;除此之外,再派人聯絡韓、楚兩國,等待兩國的援軍……”
除左相趙昭外,殿內諸人聞言皆微微點了點頭,他們必須承認,若沒有韓、楚兩國的援軍,單憑他齊國一己之力,縱使有魯國幫襯,也是無法阻擋魏國的軍隊的——當今這個時代,已非是像幾十年那樣,任他「齊魯聯軍」橫行無忌的時候了。
五月中旬,駐扎在河套的魏武軍,遵照魏王趙潤的王令,乘坐運兵船,沿著大河順流而下,在衛國境內的「滄亭津」靠岸停泊。
值得一提的,這件事魏國并沒有取得衛國的同意,純粹就是知會了衛國一聲——自從衛公子瑜過世之后,魏王趙潤看待衛國的感情就已經變得非常淡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衛王費非但沒有因此而惱怒,反而,他為了一如既往地討好魏國,還派遣官員押運錢糧前往犒賞魏武軍。
在跟那名衛國官員碰面的時候,韶虎有意無意地提及聯合出兵的事,畢竟礙于魏衛同盟,且如今又是在衛國境內,韶虎多少得招呼一聲。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那名衛國官員委婉地告訴他:衛國的兵力自守尚且不足,實在無力協助魏軍。不過,他衛國愿意給魏軍提供一部分糧草。
聽了這名衛國官員的話,韶虎心中著實有些鄙夷。
固然,衛國的軍隊無論人數還是素質都不足以跟魏國相提并論,但湊個四五萬軍隊跟隨魏軍出征,這還是沒有問題的,很顯然,衛王費這是‘預見’到魏國與韓國的戰爭,擔心他衛國——確切地說應該是他所在的王都濮陽——受到韓國的進攻,是故不敢輕易調兵。
出于心中的不渝,韶虎淡淡說道:“既然貴國不愿出兵相助,那么,我軍攻陷的東郡土地,也就歸屬我大魏所有……”
“應該的、應該的?!毙l國官員點頭哈腰地說道。
『當真是連搖旗助威都不夠資格啊……』
看著那名衛國官員離去的背影,韶虎忍不住搖了搖頭。
此時他心中也難免有種古怪的感覺:似這種毫無助益的盟國,要來何用?
在旁,魏將龍季似乎是看出了韶虎心中的想法,感慨地說道:“這個國家啊……已經不成了。”頓了頓,他又補充了一句:“衛公子瑜一死,衛國就不成了?!?
其余魏將聽聞,紛紛點頭附和。
倘若衛公子瑜在世,衛國豈會如此懦弱?
“真是可惜了……”
韶虎微微搖了搖頭。
的確,倘若衛公子瑜依舊在世的話,他絕對會聚集兵力,協助魏國攻打齊國——一方面是幫助魏國,另一方面,也是趁機擴大他衛國的領土。
衛公子瑜向來是一位頗具野心的人。
只可惜,衛公子瑜早在幾年前就在衛國的內亂中過世了,使得魏國此番對齊國用兵,失去了一位不弱的援手。
在感慨了片刻后,韶虎立刻下令大軍向東挺進,準備攻打齊國東郡的「柯邑」。
盡管魏武軍初來乍到,非但沒有用于攻城的戰爭兵器,甚至于,五萬編制的軍隊目前只不過抵達了兩萬余人而已,可即便如此,柯邑的守軍還是望風而逃,讓韶虎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城池。
這也難怪,畢竟似「柯邑」這種小縣,城墻不過兩三丈高,守城士卒不過數百人,如何擋得住魏武軍?就算魏武軍并未全員到齊,他們也無力招架。
此后沒幾日,似「壽張」、「谷城」、「須昌」等東郡西部的幾座縣城,很快就相繼淪陷,紛紛被魏武軍占領,這幾座城池的城頭上,也豎起了魏國的旗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