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陛下?”翟璜笑了笑,說道:“陛下的指示不早就送到諸位大將軍手中了么?……「拿下泰山」!”
“……”韶虎、龍季、趙豹三人對視一眼,頗有些訕訕地笑了笑。
也不曉得是為了避免再發生幾十年前因魏王趙慷催促前線軍隊加緊進攻才導致的「上黨戰敗」,亦或是魏王趙潤深知「后方指揮前線」的弊端,反正天策府從來不給前線制定什么具體的戰術,只有一個大概的戰略,就比如說最近,韶虎就接到了天策府的命令,僅僅四個字:拿下泰山!
既沒有具體的戰術安排,也沒有規定日期,寬松地讓韶虎等人感覺有點怪怪的:那位陛下到底想不想打齊國?怎么看起來不太像呢?
“翟參將。”韶虎親自給翟璜倒了一杯酒,壓低聲音說道:“不介意的話,能否給韶某透個底?陛下他……真的是打算攻打齊國么?還是說,我魏武軍其實就是一個幌子?”
聽聞此言,翟璜不解地問道:“韶虎將軍為何這么問?”
只見韶虎與龍季、趙豹三人對視了一眼,隨即在稍微猶豫了一下后,低聲說道:“韶某索性就實話說了,翟參將,韶某不知陛下的意圖,但單單用我魏武軍攻打齊國……兵力不夠啊。”
說到這里,他示意護衛取來行軍地圖,索性就平鋪在酒桌上。
隨即,他指地圖上「盧邑」東側大概四十里左右的「茌(chi)縣」,正色說道:“眼下,齊將田耽就駐軍在這座縣城,不瞞翟參將說,十月下旬前后,韶某曾想過進兵攻打,但是在打聽了一下這附近的地形情況后,韶某只能放棄原來的計劃……”
說到這里,他見翟璜臉上露出不解之色,遂解釋道:“茌縣往東,往齊國方向,有三條道路,一條通往「歷下邑」、濟南(濟水南),隨后再往東,經「平陵」、「于陵」、「昌邑」,最后可至臨淄;第二條,則走山中谷道至「嬴城」,隨后經「萊蕪」、「般陽」、「昌邑」,最后可至臨淄;第三條,則是走泰山南面的山谷,經「博縣」、「泰安」、「牟縣」,隨后或向北至「萊蕪」,或向東經「蓋縣」再往北至「萊蕪」……這三條山道,即頗為險惡。若我攻一路,則一路必破,但恐其他兩路在我軍揮軍向東時,截我歸路;可若是分兵攻打三路,則我軍兵力不足……”
聽了韶虎的解釋,翟璜這才明白,近兩個月魏武軍按兵不動,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韶虎還沒有想出攻陷「茌縣」后的策略。
“為何將軍們不先拿下茌縣呢?”有一名跟隨翟璜而來的年輕護衛忍不住插嘴道,卻遭到了翟璜的呵斥。
不過韶虎倒不在意,笑著解釋道:“這位小兄弟說得也有理,為何我等不先攻陷茌縣呢?這是有原因的。比如我軍此刻駐軍在盧邑,迎面所需面對的,也只是茌縣這一個方向而已;但倘若我軍攻陷了茌縣,那么,我軍就得同時防備東北、東面、東南三個方向,韶某此前也說了,這三個方向的齊國軍隊,任何一路我魏武軍都有把握擊破,但就怕其他兩路在到時候趁機截斷我軍的退路……一旦被其截斷歸路,那我等就能跟齊國拼一拼,看誰的糧食先耗盡了。”
這話,說得跟隨翟璜而來的那名護衛滿臉羞紅——他還沒有傻到認為,齊國這個偌大而殷富的國家,會在魏武軍之前先耗盡糧草。
在狠狠瞪了一眼那名插嘴的護衛后,翟璜這才對韶虎說道:“照韶虎將軍所言,這個田耽此時駐軍在茌縣,怕也是不安好心吧?”
“哈哈。”韶虎哈哈一笑,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在旁雖年老但豪情依舊的老將趙豹,在灌了兩口酒后,瞪著眼珠子罵罵咧咧道:“田耽那小崽子,心腸壞的很,自十月下旬起就對我軍百般挑釁,千方百計要把我軍引到茌縣……”
聽著趙豹在那罵罵咧咧,翟璜心中暗笑之余,亦暗暗點頭。
別看韶虎、龍季、趙豹還有羿狐幾人已上了年紀,不復當年氣盛悍勇,但穩重卻是真的穩重,就拿當前這件事來說,翟璜也能看出茌縣是田耽故意拋出來的誘餌,目的就是想在茌縣改變齊魏兩軍的主動與被動局面,但韶虎偏偏就是不上當,雖然白白在盧邑駐軍了兩個月,但也不至于被田耽奪走主導權。
『……明智的選擇。』
翟璜在心中暗暗稱贊道。
次日清晨,韶虎、龍季、趙豹三人先是帶著翟璜參觀了盧邑魏營,大致介紹了一下各部,而翟璜,也了解了這幾位老將的分工。
作為已故的禹王趙元佲的宗衛兼舊部,韶虎、龍季、羿狐、趙豹這四位老將分工明確:由韶虎居中軍、主要負責戰略,趙豹作為先鋒,龍季殿后,至于羿狐,這位擅長偷襲的老將,則獨自率領一支軍隊游走在附近,就好比眼下,羿狐就在泰山的南山,跟齊國東海軍的將領「仲孫勝」玩捉迷藏的游戲,看看能夠抓到了破綻。
在參觀罷盧邑魏營后,韶虎留下龍季坐鎮城池,自己則與趙豹帶著翟璜向茌縣方向而去,登上附近的山丘窺視茌縣的動靜。
正如韶虎所說的那樣,茌縣的防備真的很爛,爛到叫人無法想象這是齊國名將田耽駐軍的地方。
然而這只是表面,當翟璜看到茌縣東北、東面、東南那三條山道時,他就立刻領悟到,這里的確是一個絕佳的伏擊他魏軍的地點——倘若韶虎果真率領魏武軍攻下了茌縣,那么,他們必將在這三個方向,遭到齊軍無休止的騷擾。
而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齊軍兵多、而魏軍兵少。
“滿打滿算,泰山一帶的齊軍,大概有十五萬。”朝著遠處泰山群山指指點點,韶虎沉聲說道:“這兩個月來,我軍派出去的斥候,已打探到「北海軍」、「瑯琊軍」、「即墨軍」、「穆陵軍」以及「東萊軍」這五支齊國軍隊的旗號,這五支軍隊主要駐扎在山中,扼守著三條要道……單憑我魏武軍,想要攻陷泰山,著實不易。”
說這番話時,韶虎心中多多少少有點郁悶。
要知道他對面的齊軍,那可是幾乎動用了舉國一半的兵力,而他這邊呢,卻只有孤零零的一支魏武軍,雖說他對他麾下的兵將是很信賴,但也不至于自負到盲目認為單憑他一路軍隊就能掃平整個齊國吧?——那位陛下僅僅派他魏武軍怒懟齊國這一個國家,說實話,這真的有點太看得起他們了。
想了想,韶虎見四下無人注意,壓低聲音對翟璜說道:“翟參將,不介意的話,你就跟韶某透個底吧,陛下他,究竟是真的決定攻打齊國,還是拿我魏武軍當一個幌子?……倘若是前者,韶某懇請陛下再派至少一路兵馬來,倘若是后者,那韶某干脆就安安分分在盧邑屯田得了。”
的確,這個疑問困惑了韶虎很久。
因為據他所知,他魏國除了必須駐防邊境的軍隊外,其實還有可以調動的兵馬,就比如司馬安的河西軍跟魏忌的河東軍,這兩者就能調動一支,還有川雒的羯角騎兵,宋郡東部的湖陵水軍,倘若他魏國君主趙潤果真是打算攻打齊國,為何不再派一支軍隊來呢?
只要再派來一支軍隊,韶虎這邊的處境就要好得多了,至少不必因為擔心中了齊將田耽埋伏而瞻前顧后,不敢挺兵向前。
聽了韶虎的話,翟璜想了想,說道:“陛下的想法,說實話末將也猜不透,不過末將覺得,陛下單單派韶虎將軍的魏武軍攻齊,大概也有「船小好調頭」的意思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