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不定期開始補更,算算,完結前應該能補完的。另外,頸椎疼,求月票。』 ————以下正文———— 四月十八日至十九日,魏王趙潤收到了分別來自睢陽縣令黃玙、都尉石信,以及上梁侯趙安定、跟羯角騎兵統帥博西勒四人派人送來的戰報。 他們四人講述的皆是同一件事,即「睢陽之戰」,只不過側重的角度有所不同。 縣令黃玙的戰報,對敵我傷亡的具體等等,只是一筆帶過,他更側重于描繪在面對楚國軍隊進攻的情況下,睢陽縣的軍民以及城內的貴族、家族如何眾志成城,攜手與共,希望朝廷針對這股「保家衛國」的正氣,給予嘉獎,最好也能像召陵一樣,在城墻內側銘刻在這場仗中英勇犧牲的睢陽縣軍民的名諱,供后人瞻仰什么的。 對此,趙潤當然不會拒絕。 而都尉石信的戰報,卻是四份戰報中最具體的,他客觀地講述了整個「睢陽之戰」的經過,以及敵我雙方的具體傷亡數字,但作為將領,石信與黃玙最大的區別在于,他將擊退楚軍的最大功勞歸屬于軍隊,無論是睢陽縣的縣軍、亦或是上梁侯趙安定的私軍,或者是博西勒的羯角騎兵,不像黃玙,認為城內軍民的團結一致,才是擊退楚軍的最大因素。 而除此之外,都尉石信在戰報中隱晦地提出建議,希望能擴充睢陽縣的駐守兵力,并且希望將這支軍隊,從「縣軍」提升上「駐防軍」的高度,這一部分在戰報中所占的篇幅較大,歸根到底就是為了闡述一件事:睢陽地處“要沖”之地,需要提高自保能力。 趙潤想了想,也同意了。 至于上梁侯趙安定的戰報嘛,應該是四份戰報中‘私貨’最多的,總結下來就是述苦、表忠心,大抵是說他對國家、對君主赤膽忠心,得到睢陽縣都尉石信的求援后,就立刻率領私軍前往援助,然后就開始述說在這場仗中的損失,他私軍的損失,包括他在那場仗中英勇殺敵、卻被敵軍箭矢命中、受到了重傷什么的。 看到這段時,趙潤心下撇了撇嘴:受了那么重的傷,卻也沒有妨礙你寫信向朕邀功嘛! 當然,腹誹歸腹誹,但隨后趙潤還是寫了一份嘉獎上梁侯趙安定的書信,畢竟俗話說,想要馬兒跑地快,就得給馬兒喂草。 既然上梁侯趙安定確實對睢陽縣有所貢獻,那么,趙潤自然要給予嘉獎,以此繼續激勵國內的貴族,繼續為國家效力。 最后就是那份由博西勒所寫的戰報,這份戰報非常簡潔,仿佛只是為了告訴趙潤,睢陽的危機解除了,固陵君熊吾也殺掉了,至于固陵邑內那背叛魏國、勾結固陵君熊吾的屈氏一族呢,他羯角的勇士也將其除掉了。 看到這份戰報,趙潤咂了咂嘴。 『固陵邑的屈氏一族……是高括下了令么?』 趙潤暗暗想道。 原來,趙潤叫參將翟璜以天策府向博西勒下達的命令中,就只有「解圍睢陽」而已,沒想到博西勒居然襲擊了固陵邑,攻占了這片土地。 趙潤覺得,這很有可能是左都尉高括下的令,因為只有高括才得知固陵邑的屈氏一族已暗中勾結固陵君熊吾背叛魏國這件事,并且,高括本人也是贊成介子鴟、公羊郜等人那「中原一統」思想的魏臣。 既然固陵邑的屈氏一族愚蠢地選擇了背棄魏國,那么,高括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定會趁機將固陵邑收回魏國。 而事實上,這也是符合魏國利益的。 想當初魏國并未收復宋郡,在這種情況下,固陵邑好比是一塊夾在宋郡跟楚國之間的飛地,易攻難守,是故被魏國放棄。 但如今,魏國早已收復了宋郡,倘若收復固陵邑,便可進一步聯系睢陽與商水,并對楚國的平輿邑施加壓力。 基于這一點,趙潤在思忖了片刻后,選擇揭過此事,反正高括作為天策府的左都尉,他確實有這個權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