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競爭上崗?-《靖明》
第(1/3)頁
京中議論,朱厚熜知道。
顯陵之中,祾恩殿里,朱厚熜父母的神主牌位都在這里。
祭典已經結束了,皇帝要一個人在這里呆一會。
朱厚熜望著神主牌位上的字,許久之后才悠悠嘆了一口氣。
“兒子也到了為孩子們的事頭痛的時候……”
當初,那個位置非他莫屬。
現在,明明他已經屢屢讓太子監國,但一日沒有塵埃落定,太子還是會想要千方百計地消除威脅。
不得不說,至少已經有了“合格”的帝王思維。
讓朱厚熜心里有些悵惋的是:讓他監國的這種時間段,他的注意力放在這些事上,說明他還是不能像他爹一樣。
能把大明的民心收攏,其他任何可能的威脅都沒有根基。
可能會成為麻煩,卻無法動搖他將來的位置。
難道他以為他爹已經把事做完了?
目睹了普通地方變化的緩慢,又收到京城里的動靜,朱厚熜嘆完這口氣,又大禮跪拜了亡父亡母。
“兒子此去,這一生只怕再難回來親自拜祭了。”
國事家事,仍有千頭萬緒。
年近四十,后半生也由不得他逍遙享樂。
千秋功業,如今只是清掃了院子,打好了地基罷了。
朱厚熜站了起來,離開祾恩殿。
在他這已經過去的半輩子里,有三個重要的時間點,讓他產生了三次變化。
首先自然是繼位為帝,那個時候,諸事為了掌穩權柄。試行新法雖他所愿,卻也是掌穩權柄的一部分。
第二個時間點,是湖廣叛亂、南巡時候。在那之后,不論是北虜寇邊還是推行新法新學,朱厚熜都是防守反擊、任用賢才、培育實力。
第三個時間點,是唐順之自河套回京,朱厚熜認為時機已到、該做的一些事得趁年輕精力足做了。而后,朝鮮、琉球、東瀛、北虜……大明的戰爭機器還沒停下來。
唐順之不阻,嚴嵩順水推舟。
楊慎、黃佐,已經敏銳察覺到這一朝后面的時間恐怕不是很太平。
天子與太子之間的關系,太子與諸皇子、諸藩國國主的關系……
于是現在,朱厚熜回到了湖廣,也有了新的變化。
強盛的帝國,最終其實往往是從內部崩壞的。
歷史上,大明七度犁掃女真,最終又如何?大明滅亡,當真是敵手太強了?
無非是自己把自己折騰沒了。
“起駕,回京!”
……
今年本該是嘉靖二十六年,新歷之下,稱公元二三八八年。
張居正、李春芳、王世貞……許多人還是熬到了這一年才參加會試。
在后世,這一科被稱為大明第一榜。雖然比不上嘉佑二年千年科舉第一榜上的群星璀璨,但也非同小可。
歷史上,是張璁輔政期間提高官辦學校入學門檻、嚴格考核老師,秉承實用主義,讓大明文教在一代人之后開花結果。
而這一次,是天物人三理、實踐學、辯證法這些新學觀點全面推行一代人之后,新學制、新考綱要迎來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因而應試舉子當中,還有個“籍籍無名”的虛歲三十的李時珍。
出生醫學世家的李時珍,學問方面的天賦雖高于常人,卻也不算突出。
十四歲考中了秀才,而后舉人卻不好考,何況他自己還喜愛醫術、分心鉆研。
但現在會試開始分科取士了,朱厚熜回湖廣時也想起他,隨口讓陸炳那邊去查訪了一下。
印象中是這個時代的。既然有這個天賦,何必讓他自己鉆研?專門做這個方向的官員不好嗎?
陸炳在朱厚熜身邊呆了這么久,對于皇帝嘴里會出現一個陌生人名他毫不覺得奇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