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重量肉和同重量的谷物熱量幾乎相當,這里指的是鮮肉,干肉超過谷物。” “同重量的精制谷物和干肉,熱量是同重量油的百分之四十四。” “蔬菜的熱量微乎其微,但能幫助腸胃健康,所以也必須食用。” “鹽的食用和熱量關系不大,但不食用鹽,身體無法儲存水份,會造成脫水脫力,而食用過量的鹽也會導致身體變得乏力。” “所以營養學得出一個結論,人體生存需要兩種物質,一種叫做大量元素,一種叫做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因為主要食用肉,谷,菜就可以生存,所以這三種被稱為三大必要營養素。” “而油的熱量遠高于它們,被稱為是高熱量營養物質。” 聽霍去病說完,很多人很懵逼。 這跟我們有什么關系,這么正式把所有人拉在一起討論?這無非就是個民生問題嘛。 要討論不應該是朝堂大朝會討論么,怎么要開小會? 衛青:“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油其實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其他三大營養素,只不過不吃也行,但吃的話熱量比他們都高。也就是說,打仗的時候吃油,比吃肉還管用?” 一群人都懵了。 李蔡:“也就是說,如果運輸油,一份油可以當兩三份肉來看待?那如果打仗時我們運輸肉和油,豈不是能節省大量運力,這樣路上造成的損耗就會大大降低?” 一群人面面相覷,這才知道這份報告對帝國的作用。 戰爭的后勤模式可能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霍去病抬頭:“這只是報告的第一個結論,還遠不止如此而已。” 霍去病把上面得出的一條一條的結論挨個念了一遍。 所有人都開始用自己的大腦思考起了世界的改變。 有了這些知識之后,戰爭已經完全變了啊! 不只是戰爭變了,整個國家都變了。 特別是營養學報告中提到了一個預測結論。 營養學報告在考察調查了大量樣本后,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在良家子以上的家庭到貴族家庭中,分布有一些飲食比普通人多的貪食人群。 結果對比之后發現,他們各自對比自己同財富量的人群,抗病能力更高。 簡單來說,普通比較瘦削的人,遠不如壯碩的人能抵御疾病,而肥胖的人,遠比壯碩的人能抵御疾病。 因為一般得了嚴重的疾病,都會消耗身體儲存的熱量,來修復修補身體,所以一般人生病后都會變瘦。 所以,肥胖的人和壯碩的人,更能抵抗疾病。 但報告也指出,肥胖的染病概率遠比瘦削和壯碩的人高。 也就是說,人體最佳狀態是,壯碩且稍胖。 但這份報告又指出,體重大的人比同身高瘦削的人保持體重不變的基礎消耗要大得多。 換而言之,長得胖的人,消耗的熱量比別人多。 研究報告最后給出了一個建議,建議所有民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采用早中晚三餐制,放棄上午飯下午飯雙餐制。 同時注意搭配,長期飲食必須同時包括肉類、谷類、菜類。 加上前面另外一篇醫學報告的結論,營養學建議還提出,盡量保持所有進食全部保持純熟食,水果和干果除外。 同時還建議每個人每天根據體重,飲水至少一點五升(一點五公斤)到四升(四公斤)之間。 每個人每天應該攝入,三到六克鹽(一克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如果有持續性劇烈運動,飲食、水、鹽量酌情提高。 不夠聰明的人壓根看不出這份報告在講什么。 而在場的都是聰明人,所有人都明白,這份報告,簡直是一份超級練兵手冊! 最健康等于什么?等于最高戰斗力基礎! 只要根據這份報告來搭配飲食,強制性調整將士們的飲食結構,就可以成規模的復制身強體壯并且隨時精力充沛的戰士! 如果不考慮花費的話,只要照著這個來,培養出的軍人身體方面會達到巔峰狀態,配合軍事訓練,士兵戰斗力將會強的可怕。 這哪兒是什么營養學報告。 這他媽不是超過《孫子兵法》的兵法嗎! 本來兵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但以前認為的后勤,看來是不夠了。 如果按照這個來,只要后勤跟得上,對手壓根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朝廷應該從政令的角度,推動民間提供這些東西嗎? 懂簡體字的都在看報告,不認識簡體字的,都在跟旁邊的人討論。 唯獨劉徹坐在自己的沙發上,認真的看起了霍海寫的推薦前言。 上面是這么寫的。 【科,禾斗也,計量。 當用在法律上,就是規矩的意思,比如金科律例。也有課程,條款,種類的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