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用在自然規矩上時,就成了科學。 在創辦科學報之初,我想過很多題目放在第一期。 比如數學、語文,他們都是科學的工具,要用語文去理解科學描述科學,用數學去計算科學規量科學。 但最終,我選擇了健康衛生與營養學的課題。 未來,當科學蓬勃發展,遠超我們想象時。當人類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縱橫天地之間的時候。 希望所有科學人能記住,科學以人為本。 所有的科學都必須記住,一切研究成果都是要為人服務的。 這個人不是哪一個人,不是我,也不是科學家自己,而是為了人類這個族群。】 劉徹翻了一頁,看到霍海接下來寫了第二段內容。 【目前,大漢選拔人才,主要采用察舉制,推舉制。我希望隨著各個學科的發展,締造出新的制度,科舉制。 科舉制這個科,不是指科學舉人的制度,而是指各個學科舉人的制度。 在每個學科選拔最厲害的人,在所有學科中選拔綜合能力最強的人。 為國效力。 所以,用一句話作為科學報的永恒主題。 科學以人為本,科舉為國選才。】 其實這其中還隱藏了第三句話,應該放在兩句中間。 那就是,學習科學,成為人才。 霍海之所以沒有把這句話寫在中間,是沒法寫。 總不能告訴所有人,‘要發財來學科學,要升官來學科學’吧? 劉徹裝作若無其事的又翻了一頁,心中卻一直在思考這個推薦語。 其實這根本不是推薦語,這分明是宣戰書。 這份宣戰書中,闡明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科學才是大漢這個國家的未來。 無論你是黃老道,還是法家,還是儒家,你們要是識相的話,就成為科學的一部分。????成為不了科學的一部分也沒關系。 我以后會推動科舉,搞很多學科,你們至少要站在我這邊,成為科舉中的一門學科。 如果反抗,那就是死。 之所以霍海寫這個玩意兒,實際上是提前探過劉徹口風的。 之前劉徹取消掉了今年應該有的舉孝廉,就是在等新的真正的適合的選拔制度。 那時候霍海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不過連續聽到別人說舉孝廉停掉了之后,霍海就明白劉徹的想法了。 而劉徹也有兩手準備,那就是太學學生。 太學譯經團隊的人數,隨時都可以抽調出官員出來。 但是太學的考試,一直遲遲沒有開始。 霍海的研究院拿到編制后,霍海就已經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提出科舉制了。 但問題是,提出這個玩意兒,基本上就會得罪現在的所有老貴族和文武百官。 也只有新貴族和最近八年打匈奴升官這些武官,處于中立狀態。 提出來之后就注定要和老勢力鬧翻了。 不過,霍海還是做了不止一次準備。 首先就是霍海專門去得罪了張湯,然后利用和張湯的沖突,提出了自己的經濟之策。 這些策略都還沒完全施展開,就已經為長安縣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了。 翻年之后,真正的打出狗腦子的對抗就要開始了。 霍海第二手準備是專門去得罪了董偃。 因為得罪了張湯和董偃的緣故,霍海接下來很多行為,會被很多沒看懂局勢的人認為是針對他們兩個在做事。 但是,那些老舊勢力中的聰明人,已經都快明白過來了。 他們才是霍海最大的對手。 他們就是那種“錢,我不想出,但!貨,我又想要。”的人。 他們想要在這次變化中,把經濟的東西全抓到手里,繼續強大自己。 同時又不想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 要知道察舉制推舉制,誰在推薦別人做官?他們。 所以,科學提高生產力,他們想要,科舉選才,他們不想要。 但,霍海推動這一切到現在,就必須要兩步一起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