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一旦有了強大的生產力,卻失去了上升通道,階層固化,普通人讀書但卻沒有考試讓他們去考,那就要出問題了。 科舉制和一切制度都不一樣,就是因為考試這兩個字。 這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種上升通道了。 沒有之一。 考試可以很難,哪怕難到了全國一年只選一百個甚至十個呢?至少要有看得見的能入選的。 劉徹是什么人,只需要稍微看一下,就能看出癥結。 科舉制的選拔方式只可能是考試,而考試,就和現行制度的所有受益人都沖突。 而且是不可調和的沖突。 其實,劉徹面前這些人,就是霍海要對付的敵人。 朝堂三公九卿。 三公就是超級大貴族,而九卿不止九個,而是所有中央有兩千石的實權官職,包括地方大員。 他們一定會擋霍海這條路。 但是劉徹還真沒辦法一口氣把他們換了。 因為他們也有能力一口氣把劉徹給換了。 劉徹最好的辦法是,完全不站出來,就看著霍海和他們斗,誰贏都是忠臣。 但霍海才幾歲?馬上十八歲。 怎么斗? 就算霍去病和衛青站在霍海這一邊,斗得過嗎? 劉徹對此持有懷疑態度。 “這小子主意多,既然他敢放出話來,恐怕就是做好了準備了。” 這就好像修橋的計劃,既然渭河改道了,那新河道上肯定已經修好一座橋了。 但劉徹一點都不知道霍海到底有什么辦法,能解決眼下的問題。 這可是帝國所有的高層。 當然,他們也可以投入科學的懷抱,轉化成新的高層。 但……既得利益者為什么要改變?只要躺著不動,誰能拿他們怎么辦? 散會之后,張歐坐在車上,重新拿出了科學報。 “科舉制。”將報紙收起來后,張歐瞇了瞇眼睛:“去長安縣逛一逛。” 這個歷史上面面俱到八面玲瓏沒得罪過任何一個人,在朝堂上被稱為第一忠厚人的老者,閉上了眼睛。 以前,張歐只需要在遇到難題時哭一下,問題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因為人情體系,一位忠厚的老者,都被逼哭了,你們還要怎么樣? 就從了吧。 但是,考試是有時間的。 哭,也要算時間。 科舉制來了,哭,沒用了。 張歐從庶出子,到位列三公,而且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預備役排名第一位的高官。 同時還不得罪任何人。 為的是什么? 為的就是自己那傻兒子還有傻兒子的兒子能繼承這份政治遺產,不求成為大官,只求張家世世代代有人保舉為官,永遠能吃上這口飯。 但是,現在這份遺產要化為泡影了。 年少的張歐一眼看過去‘庶出子繼承不到遺產喲,分官你還有份,你兒子應該是沒有的,你有本事你去當爵一代去吧。’ 年老的張歐一眼回望‘高官又如何,以后得考試,你兒子登上末班車了,你孫子沒有這回事兒了。’ 在原來的規則下,努力了一輩子的張歐,想要一個人完成家族百代重任的他,不可能平靜的接受新時代的到來。 張歐思索著今天在場的每一個人。 誰才是盟友? 誰是盟友可以慢慢感知慢慢查。 不過,自己一輩子的老好人,難道要在這時候站出來高舉大旗發號施令嗎? 張歐心中,有了三個名字,石慶,孔安國,李廣。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