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霍海和落下閎說了一些第二期科學報的事情,聽的莊熊羆一愣一愣的。 莊熊羆也是懂部分天文地理的,但是他懂的東西,剛好可以讓他理解霍海和落下閎聊的東西是天文地理。 但,聽不懂具體什么意思。 什么陰陽合歷,什么春分夏至,什么陽歷閏月陰歷閏月。 不過,第二期科學報有關肥料的部分,莊熊羆還是懂的。 等兩人說完了,莊熊羆才聽到霍海喊自己,急忙上前:“霍大人。” 霍海:“莊大人,久仰了!” 兩人客氣了一番,霍海才嚴肅起來,打開地圖:“這一次,陛下調遣莊大人你來長安,主要是為了這件事情。” 霍海說出自己的計劃后,莊熊羆直接傻眼了:“啊?” 霍海的計劃其實很簡單。 目前長安這片平原上,東西橫向的河流有三條。 一條渭河,處在長安北側。 兩條小河,處在渭河北側。 這兩條小河,非常的小連阻斷本地人過河都做不到,差不多就能算個天然陰溝。 這兩條河分別取名為一號小河二號小河。 當然,它們在本地各個不同的村子名字都不一樣,霍海也懶得去統一了。 霍海指著地圖:“目前渭河和一號河,共用一個水源,而且,因為河岸走向的問題,渭河一直在侵蝕一號河的峽口。” “一號河雖然河道很窄,只有三米,但整個流經地帶十分低洼,未來這個河口終有一天被水鑿穿,而渭河的水傾瀉而下,撕裂這條口子,就會讓一號河兩岸的低洼地帶,變成渭河的新河道。” 莊熊羆神情嚴肅的看著地圖,又看了看霍海畫的兩條河道的截面圖。 目前渭河河道寬闊達百米,而一號河的河道僅僅三米來寬,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但是,那只是一號河上游河口部分地勢高,阻止了渭河大量的水流下。 可如果一旦阻止不住了,河口部分潰掉了,那渭河就會改道! 因為一號河的低洼地帶,實際上比渭河寬! 要不是老渭河河道阻擋了灃水灞河這些的水量,強行截停了它們的北上的話,實際上一號河才應該是更天然的渭河河道。 莊熊羆聽懂霍海的意思了:“也就是說,反正未來這條河道都會成為新的渭河河道,所以干脆我們把河道疏浚好,把河道挖深一點,避免渭河泛濫?” 莊熊羆看了一下,所謂一號河其實不是一條河。 而是三條河,多條溪流,還有一些斷流帶組成的。 如果把斷流帶挖開,把有些不該存在的地方挖通,那就是一條天然河道。 如果讓渭河自然而然奪了河道,那原本那些斷流的地方,還有那些不該存在在河道的凸起障礙,就會導致渭河泛濫。 渭河搞不好要泛濫很長的時間,才會再次在新河道穩定下來。 霍海擺了擺頭:“不是。” “這是二號河道,你看一下。” 霍海專門在地上標注了渭河河底,一號河道,二號河道。 然后旁邊標注了比例尺。 莊熊羆一看,更北面的二號河,比一號河地勢還低洼! 雖然莊熊羆第一次看到這種圖,但是在和霍海聊之前,研究院里面做教師的人就把比例尺這些新穎的知識教給了他。 他現在腦子里是能看著圖來形成印象的。 霍海點了點圖:“一號河道只是一種預防措施。” 霍海不是水利專家,只是知道渭河歷史上連續北移過,有天然河道可以作為渭河北移的基礎。 但是,霍海不敢保證自己推算是否是正確的。 哪怕研究院的人去實地考察了兩條河道,確認和霍海推斷的一樣,只要這么修整河道,就能成功,霍海也不敢保證。 “真正的渭河新河道,是二號河道。” “但,一號河道也要疏通。” 霍海拿出了自己的構想圖:“如果二號河道通水后,結果它的地勢比我們想象的高呢,水不能往東流,而是往平原上漫溉了呢?” “所以,我們要把一號河道也挖通,做一個保障。” “如果二號河道走不通,水自然而然就會從一號河道走掉。” “如果二號河道走得通,一號河道就不會有多少水,就最多是一條小河道。” 莊熊羆認真的點了點頭:“自古以來就沒人干過給河改道這種事兒,預防一下的確是應該的。” 霍海繼續:“一號河道二號河道不是關鍵,這都是笨功夫。” “你疏浚一號河道時,主要任務是搭建小石橋,多搭建小石橋,積累搭建拱橋石橋的經驗。” “而二號河道上,你的任務是,把馳道南北上搭建一條混凝土鋼筋橋,橫跨河道之上。” “當然了,這么寬的河道搭建起來有難度,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在河道上,修建很多浮島,浮島用水泥和石頭固定,抬高。有了這些浮島,就不再是修建百米的跨河大橋了,而是修建十來米一段的小橋梁。” “一定要在這一次修建中,積累一大批有造橋經驗的工匠,積累出用鋼筋混凝土造橋的經驗。” 莊熊羆聽到這種造橋法奇思妙想,整個震驚住了,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如果是其他河流,我們是否可以用這個辦法,用人造河岸的方法把河底變成地面,然后用這個辦法修建跨河大橋?” 如果可行的話,那就算是大河大江,不照樣跨河?! 莊熊羆都被自己這個想法給驚了。 霍海:“為什么不可以?有這種想法,就可以去實驗,就算失敗了,大不了繼續尋找新的能成功的辦法罷了。” 霍海繼續講渭河的事情:“這一號河道疏浚純粹是笨活兒,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調派指揮是關鍵。” “這二號河道的主要工作就是這座橋,研究院這邊楊連成會調配配合你,你也要兼顧研究院的事情。” 按道理莊熊羆是新來的,讓他指揮不一定能服眾。 但,這一二河道還有舊河道三個工程是一體的。 如果交給三個人分開帶隊做,萬一合不上,誰來承擔責任? 研究院這邊搞研究的人,雖然科學知識方面比莊熊羆多,但是他們沒有指揮大量工人的經驗啊。 而莊熊羆有。 莊熊羆作為主持過這種大型水利項目的人,去學這些科學知識,要比研究員們去學如何指揮調配這么多工人簡單多了。 霍海繼續:“當水引流過去后,舊河道是不是枯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疏浚舊河道了。” “根據我的推測,沒有了渭河本源,只剩下灃河的水下來,舊河道的水位將會從這么高,降低到這么高,最多剩下十來米寬。” 其實按道理來說,灃河會沖刷對岸,最終和第二第三條河道匯合才對。 因為要避免灃河水泛濫,就必須加固兩岸,加固了兩岸,發大水時包括豐水期,就會不斷地沖擊已經干涸的河道。 到時候灃水還是會和渭河匯合。 當然了,這是按照現在治水的方法去推測的。 而霍海給出了新的方案。 在這個地方仿造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一個小型的分水工程。 霍海把都江堰工程的作用產生效果的原理講給莊熊羆聽。 莊熊羆:“灌口縣魚嘴?” 霍海:“你知道?去過?那就好辦了。我們在這里復制一個小的。” 霍海講完后莊熊羆懂了。 在灃河和老渭河河道口也修建一個分水魚嘴。 在枯水期的時候,讓六成水進入古河道,供運河使用供河兩岸的人使用。 豐水期,讓六成水進入新渭河,和原來一樣流走。 如此一來,同時也連通了渭河新老河道,又解決了用水的問題,又把長安工業區的污水和長安的民用水給區分開來了。 莊熊羆其實對這個工程很不理解:“霍大人,在下有一點實在是不明白。” 莊熊羆在圖上面指了指古河道和一號河道。 “咱們就開挖二號河道,一號河道預備。” “一旦二號河道通水,成了新渭河河道,那就宣布一號河道廢棄,誰占是誰的。” “到時候長安城的達官貴族不自己就跳出來畫地圈地了?他們到時候自己就會找人把一號河道和古河道給填平。” “這樣一來新的二號河道成了新渭河,而老渭河就消失了。” “這樣一來,節約七成工程量,又方便又簡單又快捷,還省錢。” 莊熊羆說的,那就是歷史上這河道的解決辦法。 還真別說,這一套是省錢。 但是,不賺錢。 霍海:“研究院的人應該已經帶你見識過混凝土了吧?” 莊熊羆點頭。 霍海:“水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莊熊羆:“水泥砂漿,沙混水泥。” 霍海:“以后修房子全都要用水泥,我河沙賣水泥一半的價格,不黑心吧?” 莊熊羆:“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