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章)開河道時-《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也就是孔夫子的第十一世孫。
比孔安國晚一代。
但,孔延年,年齡和孔安國差不多,甚至孔延年比孔安國還大一歲。
他爹叫做孔武,也就是上一代孔家嫡子。
孔武雖然本事大,但是命是真不長,在景帝時候就已經死了。
孔延年就接手了孔家。
為什么孔安國當初會搞出‘魯王拆遷孔府老宅挖出尚書竹簡’的爛活兒?
還不就是因為他哥孔武死太早了,大侄兒孔延年又對他沒什么感情,所以他才自己給自己謀出路?
還真就是生物會自己尋找出路。
但現在,輪到孔延年找出路了。
孔安國的事兒,別人不知道,孔延年能不知道?
目前太學還沒開設幾年,曾經在太學當過講經博士的人分別有,孔延年,孔安國,夏侯始昌,呂步舒,司馬相如。
其中,司馬相如是年齡最大的,是最后來的,并不是五經博士,而是新博士,不論。
剩下四個人,呂步舒跟孔安國走得近。
夏侯始昌完全站在孔延年身后。
簡單來說就是夏侯始昌是孔延年抬到這個位置的。
之前石慶在萬年縣的大集會,還有在太學里面發生的各種事情,夏侯始昌依舊會給孔延年報告。
所以,呂步舒私自脅迫太學學生章添家人被少尉大人抓的事情,以及在那之前呂步舒多次拜訪孔安國的事情,孔延年都一清二楚。
自己這個二叔,孔延年還不知道?
孔安國一翹屁股,孔延年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孔延年上來,就對霍海拱手行大禮:“霍大人!”
霍海:“嗯?使不得。”
你官比我大啊。
孔延年直接一輯到地:“霍大人,我二叔這個人心術不正,霍大人,要是有必要的話,我可以主動讓孔家人去執行家法。”
此話一出,霍海重新打量孔延年。
孔延年這個人并不出名,歷史上也不太出名,霍海還真不認識他。
霍海要是前世稍微看過歷史,就該知道,這位官拜大將軍!
而且,他還是劉據一黨唯一一個脫身成功的,甚至歷史上都沒人研究過他是怎么脫身的是怎么置身事外的。
這人可以說是早生了二十年的霍光。
要是他晚生個十五年,輪到他成了顧命大臣,最后霍光不見得能像斗敗其他幾個人一樣斗敗他。
霍海看孔延年已經知道自己找他干嘛了有點驚訝。
孔延年看霍海不信,回頭招了一下手。
一個孔武有力的人走了出來。
這個人霍海還真認識!
這個人姓孔,在長安非常出名,只是霍海沒想過他居然是孔府的人。
這人叫做孔車。
當初主父偃犯事兒,其實劉徹不想殺主父偃。
但因為公孫弘的勸解,最后劉徹拿主父偃全家平了事兒。
那可能是劉徹最后一次展現自己比較人性的一面,對功臣想要盡力挽留。
但還是失敗了。
那之后,劉徹就再也不對外人展現這種東西了,最多就是對衛青霍去病這樣的有寬容了。
主父偃滅族這個事情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孔車。
孔車不是俠客,但勝似俠客。
當初主父偃死了,他可是得罪了所有公卿王侯的,誰都不敢給他收尸。
但是孔車懷抱一把劍,手提一壺酒,就給主父偃收尸了。
那天長安大雨傾盆,硬是沒人敢找他麻煩。
哪怕主父偃逼死過王族,推行推恩令得罪了那么多宗親,這些位高權重,養著一大堆門客的人,都沒人敢找他麻煩。
當然了,也許有人暗中派遣門客甚至刺客找過孔車的麻煩。
但很明顯,孔車完整無缺的站在這里。
霍海:“我記得你是沛縣人。”
在茂陵四義士之前,長安最出名的門客刺客俠客一類的人,除了被殺的郭大俠,就屬孔車了,霍海當然知道他。
孔車拱手:“霍大人,孔車也是孔家人,只是出生在沛縣而已。”
孔延年:“霍大人,只要你一句話,孔車就提著三尺之劍,去提孔安國的人頭來見。”
“我知道這件事情大家都很難做,如果是這樣,那就孔家吃些虧吧。”
好家伙,這是孔家吃些虧嗎?
這分明是既搞定了內部不安定因素,又從外部得到了巨大的人情和政治資源。
霍海擺頭:“我沒想過要孔安國的命,但他們搞陰謀詭計這一套,最好是由法律來判。”
孔延年急忙:“不可!”
“現如今這個時間比較特殊,霍大人!”
霍海知道孔延年的意思。
孔家人當初為什么要來長安?
還不是董仲舒提出了素王理論,認為孔夫子就是無冕之王,是沒有封圣人的圣人。
自古有圣君堯舜禹,如今的君繼承了那個君字,而孔夫子繼承了圣道。
這一套東西出來后,孔家人立刻抓住機會或者說直接梭哈,舉家來到長安。
搏了。
如今這些年形勢大好,孔夫子的名聲逐漸爬升,已經壓過諸子百家其他人了,假以時日,就真的成圣人了,到時候追封為王也不過是必然而已。
這個時候,如果孔家內部有人出現了道德問題,那就不好辦了。
霍海看向孔延年:“這件事情本來就準備拖一拖,之后再解決。”
“至于到時候除了明面上的案子之外,其他人怎么處理,還是陛下的事兒。”
“如果陛下要查,那就沒人擋得住。”
孔延年松了一口氣。
以他對劉徹的了解,劉徹根本不在乎這些破事兒,怎么會關注什么案子后面的人公不公開這種事情?
反而是最近孔家要拿出一些行動來,證明自己是支持新勢力的,否則以后就難了。
其實這個事情孔延年已經深思熟慮過了。
霍海的行為代表了軍方的利益,或者說代表的是軍人群體的利益。
而軍方三大將軍,衛青、霍去病、公孫賀,那明明就都是衛家外戚。
而劉據又是劉徹獨子。
也就是說只要霍家投入進來后,事情根本不會有變局,肯定會長期持續。
現在衛霍打匈奴跟打狗一樣,如此下去再打個幾年,到時候全長安有錢有權的全都是新貴族,怎么可能輸?
此時不搖旗吶喊,更待何時?!
霍海:“我其實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只是想找你做個生意。”
孔延年:“寫書?”
霍海擺頭,寫什么書:“修橋鋪路。”
孔延年疑惑,這個我也不會啊?
霍海:“不久之后文武百官,還有長安百姓都會去觀禮渭河開新河道,到時候你只需要振臂一呼,也就成了。”
孔延年拱手:“孔家能拿出來六百萬大錢,不求回報。”
霍海:“還是求點回報吧,回報越多,跟著我們一起走的人,才越多。”
之所以拉孔延年入伙,就是主動幫孔家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到時候噶了孔安國,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影響,避免儒家全部站到對立面去。
這樣就夠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