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房地產。 有人,才能發展房地產。 目前緊急內驅才走到哪兒?這還早著呢。 因為不少官員隨行的人是步行,所以這一趟要到馳道,有小二十公里的距離,雖然路很好走,但這一走還是走了一個半時辰。 一個半時辰過去,馳道那邊早就動工了。 莊熊羆為什么沒去大橋,而是讓羅建在大橋盯著?因為莊熊羆要盯著馳道施工現場。 原來的渭河水已經排干了。 雖然河底依舊淤積,沒個幾天不會干燥下來,還有很多小水塘,甚至進去都能撿著魚。 但不代表工程也要等那么久。 莊熊羆和張立他們研究爆破時,拿山石當實驗對象,當時開采了很多石頭。 這邊計劃出來后,開采計劃更多了。 硬化兩岸河岸,需要大量用到石頭。 一部分石頭直接送到了碼頭上。 現在渭河斷流后,碼頭前的可就不是一條大河了。 而是一條充滿了砂漿泥漿淤泥的凹溝。 渭河大橋下以前叫做大坑谷,現在變成了新渭河。 而老渭河碼頭間夾著的就不是渭河了,而是大坑谷了。 莊熊羆指揮著工人,把條石推到碼頭邊,往下倒。 碼頭最中間這一塊是要留著架橋的,但是兩邊依舊很寬,此時條石已經鋪出去很遠了。 車夫們推著改裝獨輪車,運送著條石到了石頭路邊緣,兩手一提,把車把手抬起來,條石自然而然就滾下了獨輪車,滾到了前路上。 都用不著人工去放置。 如果一條條石下去,還在往下沉,那就再來一條。 河兩邊碼頭同時動工,現在條石路中間,都已經接通了。 只是走起來不方便,容易卡著腳。 后面的人還在繼續運條石,把路擴寬。 而更后面的人,已經開始推著泥巴上路了。 泥巴往地上一倒,就有兩個工人拿著綁上了草繩的大木樁子,開始夯土。 當初修長城不過如此。 甚至于,修長城還沒這個效率,畢竟這是發工資的,還包吃,有飯吃有肉吃有油水。 一個領工錢的工人,頂五個徭役的工作量。 參觀團前隊快走到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一條路在渭河干枯留下的河道上通向了對岸。 “這么快?” “快?你不看看這是多少人。” 上萬人推著車子就干! 孔延年遙望著路:“霍大人,這河水已經斷流了,等河底干涸,估計也要不了幾天,到時候自然就能通路了,直接用夯土筑路就行。” “現在這樣用這么上好的條石去鋪路,得花多少錢啊?” 霍海此時已經從馬車出來了,自己騎著馬,一邊得意:“那豈不是要縮短工期?” “還有這河堤蘊藏的水量,不是你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這條石隔開路,其一是方便過路,其二還有阻斷小股水流的作用。” “這路旁邊,以后要修成大橋,等以后運河通水后,就不用坐船通過了,直接就能從橋上過。” 旁邊的大臣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通水前修橋,的確方便!” “咦?這么說來的話,那長安北面大坑谷上的那也是橋?!” 很多人都知道,大坑谷上面在修建什么建筑,但是并不清楚是干嘛用的。 現在不明白了嗎,渭河已經在橋下了。 有人馬上意識到:“那現在去同關,豈不是不用等著過河,而是一路暢通無阻?” 以前同關到長安,無論如何也要花個大半天時間,來回其實很麻煩,畢竟過河。????而且,河上不是沒發生過翻船這種事情。 而現在,可以跑馬了! 這意味著如果是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就能到! 如果不是不計一切代價的加急,自己騎馬,最多也就兩個時辰。 如此一來,同關煤礦那些賺了錢的礦工,豈不是到長安更方便了? 霍海都笑了,豈止。 以前同關過來長安,是五十公里,一百里整! 現在到新城,你猜怎么著,只有四十三公里啦! 比后世都近。 后世修路還修的歪歪扭扭的,奇奇怪怪的人,饒這饒那。 而現在這條路,是馳道,一開始就是筆直的對著北面修的,一條道拉到底,直接一路放馬飆車到相府到長樂宮都沒問題。 隨著大隊伍越來越近,上萬工人已經夯出了一條夯土路。 這夯土路下方是石基的,又重,全都是沉入了淤泥底部,壓實了的,現在又夯土暴力捶打,穩得一批。 放在后世,這都不現實,畢竟不可能出動一萬人來干這么個事兒。 但放在這個時代,皇帝要他倆時辰通車,就得通車。 何況還給發工資,還是高工資。 劉徹站在馬車前臺上,眺望橋梁:“諸位,隨朕過河……過去看看?” 以后這兒就不再是過河了,雖然很多人在這兒過了無數次河,不過在運河修起來之前,這兒只能叫過路了,不能叫過河。 一群人都想看看霍海和皇帝陛下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 筑路的民工開始往旁邊撤,他們不是要去休息了,而是他們已經要開始運河工程了。 運河河道疏浚,還有梳理運河河道硬化的墻壁是很有必要的。這一次要徹底的解決半懸河問題,讓運河段永久不會懸起來,所以在這一段直接用石料堆河岸。 至于里面的泥沙,還得晾曬兩天才能動工。 霍海走在前面介紹:“這兒以后會是古運河大橋。” “這運河大橋的兩邊,就會是碼頭,這兒我會把碼頭一路修到這兒來。” 以后這里就不是百米寬的大坑谷了,而是只有不到二十米的河道,所以兩岸要往中間推進。 霍海指了指位置:“而碼頭人力轉運,就往西走,車運送會有專門的一座橋。” “為了不妨礙長安馳道本身的運輸,這兒不止會有一座橋,而是一套橋梁。” “讓貨物隨時可以運走。” 霍海手中的馬鞭指著對面;“以后,這運河的水會是兩邊居民的飲用水,越靠近上游,就是越珍貴的土地,到時候這邊都會開發成豪宅,在這里擁有一套豪宅,那才叫豪門,聚風聚水,財運亨通。” 在場的人,誰在長安還沒個房子?所有人都鄙夷之。 霍海這些豪宅又不是給他們準備的,劉家宗親多的數不清,那才是大款,根本沒準備跟他們多說話:“中間這一段,那就是碼頭區了,以后這邊會有很多倉庫。” “你們可以算一下,如果沒有倉庫,未來要用運河做生意的,每天要找腳力多走多少路,多開多少工錢。” 霍海剛說時,這些人還沒在意。 孔延年接話:“能多花多少錢?” 霍海:“這你就問對了,你想啊,就比如你從魯國運來一批貨物,到了后肯定要存放,不可能一運過來就全部零售了吧?” 孔延年思索了一下點頭:“的確。” 霍海:“既然是這樣,如果你運過來就把貨物運走,得多少人去運貨?你不可能天天有貨物到長安吧?那豈不是養著一群人,一個月只能用一兩次?” 孔延年:“如果有倉庫,難道就不運輸了?” 霍海:“如果有倉庫,那就等出售的時候再調貨,每天有一兩個人一輛車往店鋪運輸就足夠了。” “如果是打包給了其他商人,別人自然會到你倉庫來取。” “而從船上下貨那天,也用不著自己養工人,用碼頭的工人不就行了?” 孔延年:“那我在長安的店鋪多,我在到貨的日子,把所有店鋪的人都組織起來專門花一天運貨不就行了?” 霍海:“那我祝你生意清閑到能隨時把所有店鋪的人都組織起來能專門來碼頭運貨。” “我可不想要這種清閑,長安縣家家店鋪每天都忙的鬼一樣,你家店鋪要是這么清閑的話,你的任務就不是航運了,而是先把經理開了,找個靠譜的經理。” 目前霍家的生意多,商富上位霍家商會總經理后,經理兩個字代替駔會兩個字已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稱呼了。 而且駔會一般是中立的中介。 職業經理人代替駔會已經在長安流行開來了。 如今梅黑夫在長安有多風光?誰人不想當梅黑夫? 梅黑夫叫同關煤礦總經理,很多人也開始模仿這個叫法,雖然自己生意不如同關煤礦大,但說出去,自己干的是梅黑夫同樣的活兒,有面兒! 對于投資人也一樣,說出去讓人聽起來自己的產業就是新產業,不是以前那些老古董老板樣兒,而是新玩意兒,時代的弄潮兒。 聽了霍海的話,在場的人都哄笑了起來。 是啊,誰愿意店里的人清閑到這種程度? 還專門讓店里的人集中起來去取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