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章)霍海至舊金城-《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僅僅用了沒幾天,一首詩傳遍了長安。

    “聽說了嗎,霍詹事在草原上修筑新城,得知霍驃騎擊穿匈奴右部,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

    “哦?過去一年霍詹事都沒有寫過詩,自己打勝仗都沒寫詩呢,只有出征時有半首詩流傳,居然又寫了完整的詩句?”

    “害!畢竟霍驃騎是霍詹事的親大哥啊,人家霍詹事自己低調,不寫詩夸自己,但是自己的大哥,那必須夸獎嘛!”

    霍海寫了《出塞》。

    【秦時明月今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其實前后兩句就是寫實,很簡單很易懂。

    唯一的問題是龍城飛將四個字。一般認為,飛將指的是飛將軍李廣,歷史上除了李廣之外也就呂布得過這個名號,別的人貌似都沒有。

    這龍城飛將讀起來就很奇怪,因為龍城是匈奴單于庭也就是匈奴首都,李廣當然是沒去過這兒的。

    但是不教胡馬度陰山,這的確可以算是李廣做到過的功勞。

    所以,一部分人認為,龍城飛將應該分開解讀,龍城是指衛青踏足過龍城,似乎歷史上也只有他辦到過這件事情,而飛將是指李廣。

    龍城飛將,指的就是漢武帝時期精通對付匈奴的統帥們的統稱。

    而另外一部分人認為,原文就是王昌齡寫李廣,之所以寫龍城飛將,是因為王昌齡沒讀過史書,被其他人忽悠了,因為李唐是李廣的后代,所以很多人寫詩吹李廣,王昌齡就認為李廣是漢代攻打匈奴的代表了,就這么順手一寫。

    其實后者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因為王昌齡是考博學宏詞科入仕的,而且考了兩回,所以沒有【只是蒙對】這種可能性,而所謂博學宏詞科,就是詩、賦、論、經、史、制、策都考。

    簡單來說王昌齡精通詩賦,對于歷史非常熟悉,對于戰爭戰法兵書也是精通,所以他就不可能不知道李廣是誰衛青是誰,所以應該是前者。

    而這首詩,被霍海寫出來,意義又變了。

    霍海當然不可能用【龍城飛將】四個字代指本朝所有將軍,所以龍城飛將,就是實指。

    而且所有人一聽就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衛青霍去病在玉門關,匈奴和西域軍隊就永遠不可能進來關內。’

    普通人讀這首詩,朗朗上口,而朝中的人讀它,就要思索一下隱藏的意味了。

    霍家的人,現在生意遍布各地,主家在敦煌了,自然很快就有人過去了。

    霍去病也很快收到了詩句。

    霍去病拿著紙讀了起來:“秦時明月今時關……但使龍城飛將在……”

    霍去病麾下現在都學習過簡體字,等于都是大半個讀書人了,讀一首詩自然是沒問題的。

    高不識看了看遠處的李敢,有點意外:“為什么二公子要寫一首詩專門夸獎大將軍和李廣?”

    霍去病直接把詩文遞給了高不識:“他在勸我趕緊收手,不要再打了。”

    “這首詩分明是在寫,希望大將軍或者李廣將軍來守著這里,盯著匈奴右部。”

    高不識不理解。

    作為匈奴人,高不識老早就投了霍去病,現在跟著霍去病連年立功,在漢朝的地位比在原來在匈奴的地位還高。

    他當然是渴望用征服草原來證明自己。

    因為別人征服了草原,就是匈奴人不行,高不識是匈奴人,那也就是高不識也不行,只是高不識跟了霍去病,所以才發達了。

    如果高不識等匈奴將領跟著霍去病征服了草原。

    那就是,草原上的頑固反漢敵對分子認不清形勢,負隅頑抗,為了匈奴眾部落子民的未來,高不識等匈奴有識之士,順天而為,辨黑白,分忠賤,投明主,帶領草原部落走進了新時代。

    這里面區別是很大的。

    霍去病:“不是不打了,而是現在不能打了。”

    “現在我們如果繼續補給后攻打西域百國,很輕松就能拔掉百國,但是史書上怎么寫?”

    “我霍去病仗著火器厲害,欺負弱小,侵吞西域?”

    “寫大漢所有人為了錢,為了西域公司的發展,為了股價,把西域打下來了?”

    高不識似懂非懂:“那究竟是打還是不打?”

    霍去病:“還沒看懂嗎,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來做,這是在告訴我,挑撥離間找借口這種事兒,李廣和大將軍在行,讓我等一等,等調派大將軍過去,然后等大將軍安排人,再找機會出手。”

    道理很簡單,大漢和匈奴有死仇,有隨時動手的理由。匈奴掌控著西域。西域和大漢沒有直接的仇恨,大漢沒有理由直接打西域。

    匈奴右部被搞得無家可歸,現在他們有些恐懼,所以不敢作為,但是時間久了,恐懼消散后,貪婪又占據了腦瓜子,他們就會恨。

    恨霍去病讓他們失去了右部。

    他們掌控著西域,就會在西域這邊挑事兒。

    而西域百國在匈奴的控制下,思維本來就是向著匈奴的,匈奴人內部的仇恨思維抬頭后,西域諸國肯定是要尥蹶子的。

    這樣,就有理由出兵了。

    雖然都是一回事。

    但是,等它尥蹶子了再抽它,和明知道它要尥蹶子所以先抽它,可是兩碼事!

    在外人看來,前者是活該,后者是你主動的。

    外人可不知道他明明要尥蹶子。

    就這么簡單個事兒。

    高不識嘀咕:“那豈不是匈奴右部一直被我們追著跑,他們一路掌控一大票國家,我們就有理由一路跟著打過去……”

    霍去病踹了高不識一腳。

    這是能說出來的嗎?

    反正匈奴必須要打,不打不行!別的事情,后面再說。

    那邊,李敢也得到了消息,他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是我父親過來守玉門關,倒是一定可以穩住局面,無論我們在前面如何交戰,敵人都不可能越過玉門關。”

    畢竟李廣就是干這個的,看家本領。

    這個時代比他守城厲害的將領,還沒出現。

    或許衛青霍去病他們守城比他厲害,但畢竟沒有真的守過。

    李敢:“但問題是,等我父親從定襄退回來到長安,又過來這里,不得三五個月?那到時候還打什么打?又是大半年過去了。”

    霍去病路過:“你是真的死板。”

    “現在漠南都在我們手里,你爹為什么要回長安繞一圈?”

    “只要陛下發旨意,你爹從漠南走,十天也就到我們這兒了。”

    “就算他帶大軍,過來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事情。”

    “就算他帶輜重,了不起了從懷朔坐船一直到武威郡金城,再走武威張掖敦煌上來,也就不到一個月的事兒。”

    這個武威郡金城,說起來還和霍去病有關系。

    或者說,整個武威酒泉張掖敦煌,都和霍去病有關。

    這些地方的名字來源,都是因為霍去病的功績而定名的。

    但是金城還真不一樣。

    金城,是霍去病兩年前春天打敗休屠王之后第一次回歸漢土時,路過這兒,在土里面挖到了兩坨狗頭金,而且是純度很高的天然金條。

    所以霍去病走了之后,大量的人跑到這兒來挖黃金,后來就叫做金城。

    這個地方也就叫做金城了,但是歷史上這個地方還要再過四十年才被大漢朝廷承認,設立了金城縣。

    這個地方就是后世的蘭州。

    而相應的,蘭州斷黃河繼續往下游北方走,有個地方現在叫做銅城,那個地方是聽說了霍去病的故事,去金城挖黃金的人走錯了地方,挖到了銅,所以叫銅城。

    這個銅城,就是后世的白銀。

    目前,從金城到懷朔,也就是蘭州到包頭這一段,是整個黃河上少見的可以長距離通航的區域,整個大漢北境的軍事防御行動,反而比關中來得快。

    李敢的確是勇猛,霍去病并沒有門戶之見,也覺得李敢勇猛,所以還是喜歡隨口指點兩下。

    但是這家伙的確沒他爹李廣聰明,經常頭腦繞不過彎兒來。

    李敢聽完恍然大悟:“對啊,沒必要回長安的。”

    霍去病說是這么說,但霍去病也在等,等朝廷那邊做決定。

    如果朝廷有需要,霍去病就不會管什么身后名,打匈奴打西域咋了?就憑漢匈百年恩怨,我名正言順進入西域。

    霍海這么兩年了,還不知道霍去病什么脾氣?所以才專門寫了這首詩提前好言相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