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八十章 (大章)漢幣潮汐-《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其實不只是劉徹,現場的研究員們,很多都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到底,以什么為標準?

    既然,這個契機的出現,標志著工業迭代,跟現場所有人都有絕對的關系,那大家怎么可能不關注。

    霍海知道大家想要知道什么,也沒有什么不能說的。

    霍海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大字。

    【信用貨幣】

    寫下這四個字后,霍海回過頭來:“我們現在只能等,只能等待所有百姓,全部都適應新政,相信新商改,信任朝廷對于經濟的所有政策?!?

    “形成這種政策后,朝廷發布新的貨幣,跟所有貴金屬價值脫鉤,不再關聯,由朝廷制定其面額購買力的貨幣,信用貨幣?!?

    “當然了,現階段我們應該會采用紙幣,綿紙幣?!?

    臺下的劉徹歪頭擠眼聽的是一愣一愣的。

    這不……還是白金幣,準確的說就是白鹿皮幣嗎。

    這不一樣嘛?

    這不詐騙嘛?!能報官嘛?!

    等一下,朕好像是皇帝。

    劉徹猛然間精神了,這對自己有好處啊。

    但是劉徹還記得,如果要用經濟作為國策,那就必須奉行經濟的原則,這信用貨幣似乎……違背經濟規律?。?

    霍?;仡^指了指黑板上的字:“信用貨幣,關鍵不是貨幣兩個字,關鍵是信用兩個字?!?

    “簡單來說,實際上我們霍氏銀行現在的霍氏借條,就是一種貨幣,而且是信用貨幣。”

    “只是,這種信用貨幣的信用是掛在金庫的金銀銅身上的?!?

    “而未來,我們大漢的貨幣的信用,是掛在大漢朝廷身上的。”

    劉徹這下聽明白了,霍海是在說自己以前沒信用,屬于失信名單人員。

    臺下的所有研究員們也是面面相覷。

    要知道此時臺下的研究員中,被劉徹抽調了近百位進入京官系統,他們已經和那種在門外看著窗戶里的朝局來猜測規則的人不同,他們已經明白朝廷運轉的規則了。

    這信用貨幣四個字一出來,就好像寫了個‘割韭菜’寫在黑板上一樣。

    當然了,信用貨幣本來就是用來割韭菜的,不過并不是拿來割大漢百姓的韭菜的。

    霍海繼續:“信用貨幣的最大特征就是,朝廷一定要講信用,因為我們需要很多年才能搭建起這個體系,讓天下百姓相信這個貨幣,一旦有一天誰干了一件有損信用貨幣信用的事情,那他就是千萬古罪人,因為信用貨幣一旦崩塌,就再也搭建不起來了?!?

    人對另外一個人的信任只有一次。

    誰一旦被另一個人背刺了,那這人再也不會相信背刺自己的人了。

    信用貨幣也是一樣。

    這一點,明朝就表現過。

    當然了,信用貨幣用來當鐮刀割老百姓家韭菜,最多能割三茬,這一點元朝已經驗證過了。

    你可以割韭菜,割完發新幣,說‘它是它,我是我,我不一樣了喲?!且欢僭俣?,之后老百姓就不認了。

    所以,信用貨幣一次割老百姓韭菜的行為都不能有,一次失信都不能有。

    但是……不能割老百姓貨幣,可以割外國人啊。

    不能失信,可以不承諾不負責??!

    只要我不承諾負責,我就沒有失信。只要我割外國人,那我還是老實幣。

    不過,這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要讓皇帝交出鑄幣權。

    或者說,皇帝依舊擁有鑄幣權,依舊擁有新鑄貨幣的使用權。

    但,這個怎么使用,什么時候鑄幣,要寫個規定定死。

    要立一部獨屬于皇帝需要遵守的法律。

    當年漢高祖到達咸陽,和關中老百姓約定,殺人者死,如何如何的,叫做約法三章。

    很多時候,士大夫都把約法三章,比喻做做出約定,雙方遵守約定。

    實際上,這就是在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從一開始,約法三章,就不是什么雙方遵守約定,而是劉邦以統治者的地位,暴力威懾,樹立起的需要老百姓遵守的規則。

    如果真的是雙方需要遵守的約定。

    那就不是‘殺人者死’而是‘非正義殺人者死,官兵執法除外’。

    否則,‘殺人者死’誰去執行?

    不要執行者?要求殺人者自裁?殺人者不愿意自裁怎么辦?

    要執行者?執行者殺人沒有?執行者殺人是不是也符合‘殺人者死’也應該償命?

    誰來執行執行者,第二個執行者?

    第二個執行者算不算殺人?誰來執行?第三個人?

    如果約法三章真是什么雙方需要遵守的約定,那只需要一個殺人犯,就能團滅漢中王大軍。

    所以,士大夫有時候是編出這種謊言,就是來教育未來皇帝的。

    “你瞅瞅人家漢高祖什么身份地位什么豐功偉績,都要約法三章,按照規矩辦事,所以太子爺,您當了皇帝后,也要在規則里面辦事,否則很難辦啊?!?

    而聰明的皇帝一看就知道,你在放屁。

    (╯‵□′)╯︵┻━┻:很難辦那就別辦了啊?

    儒家的東西,對于皇帝來說,那就是智力檢測器。

    智力低的,會被儒家這一套規則給忽悠住,在他們的安排下,做一個他們需要的皇帝,或者說傀儡。

    智力高的,就會對抗,但是儒家有一百個正面例子和一百個反面例子不斷和你對抗教育你。時間久了,也就激發了皇帝的逆反心理了。

    所以很多看穿儒家圈套的皇帝,會朝著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

    但是,霍海見到的是劉徹。

    劉徹是整個封建史中,地位最高,集權最厲害的皇帝。

    另外兩個和他到了同水平的,一個是嬴政,一個是朱元璋。

    嬴政和朱元璋卻不會跟任何人做約定,但劉徹會。

    也因為劉徹是個喜歡梭哈的賭鬼,本質上他的承諾就是他的籌碼:“賭一局?”

    劉徹幾年前才和董仲舒賭了一把。

    當時,賭的是天命理論,賭的是降格皇權,來換取更穩定的皇朝。

    今天,賭的是經濟理論,賭的是降格鑄幣權,換取更穩定的貨幣。

    兩個理論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

    這套東西很好用,放在明君身上,那就是無往不利的利器,可以殺穿天下。

    但如果有一天上位的皇帝是個王八蛋。

    那就完啦。

    陛下想用這個工具不?想用的話就在上面寫一句‘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劉徹此時很清楚經濟學是怎么回事,他也知道經濟學的強度有多高。

    他很清楚,不可能每個皇帝都懂經濟學。

    畢竟皇室子弟那么多,劉徹已經親手打翻幾百個了。

    這些劉氏發明家們,稀奇古怪,難以琢磨。

    但凡未來自己的某個嫡系后代也是這種,再讓他捏著信用貨幣這個工具。

    那就完了。

    鬼知道他會不會突然有朝一日,想要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

    萬一他不只是想,他還調動全國的資源做了。

    不只是做了,還狂發貨幣來做這件事情。

    到時候把貨幣玩兒崩了,會有什么后果?

    劉徹知道,要么大漢就不要經濟化,經濟化之后,大漢經濟就是大漢的魂,魂死了,肉身不死也是早晚的事兒了。

    所以,要用信用貨幣,就得立法,立一個后代皇帝必須要遵守的法,如果不遵守,那就要……奪去皇帝資格。

    可是劉徹又擔憂。

    一切是可以永遠的嗎。

    如今自己這道法律是好意,是限制后面的子孫后代出現不孝子。

    可假如未來有一天,大漢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需要增發貨幣,才能力挽狂瀾。

    結果因為自己這道法律,導致未來那個可能力挽狂瀾的皇帝,被拿下。

    又當如何說?

    劉徹知道,世上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只要今日想得到,未來就有可能發生。

    就連鐵都可以跑的比馬快,世上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其實劉徹想多了。

    此時,其他人可不考慮這個問題,他們想的是,什么時候,代表大漢的信用到位了,代表百姓會相信大漢的信用了?

    霍海也沒思考劉徹想的問題,而是繼續講解。

    “什么時候所有百姓都會相信大漢的信用,從而信任信用貨幣呢?”

    “條件一,全大漢所有百姓都被新商改輻射到,新商改推往全國?!?

    “條件二,全大漢的老百姓不只是適應了新商改的好處,也適應了新商改的義務?!?

    “條件三,全大漢的經濟肉眼可見的遠超現在,百姓們認識到自己的錢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微不足道的時刻到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