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挺好的。 等魚上桌,魚老板打來了兩個蘸料,然后就去忙碌去了。 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開吃。 霍海卻戰(zhàn)術后仰懵逼了。 “???” 此時此刻太恍惚了,霍海突然感覺自己可能得了老年癡呆。 明明記得給魚老板的配方是,炸酥脆豌豆,加蒜末,加芹菜。 這個蘸料加魚湯,就是簡易版魚火鍋蘸料。 但是現(xiàn)在,碗里居然有香菜和小蔥! 這已經是完美版魚火鍋蘸料了! 我也妹教啊?! 腫么回事?! 霍海整個人都傻了,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記錯了,難不成自己真的健忘癥了,已經忘了前兩天把完整配方給了魚老板了。 這時候才看到魚老板急匆匆跑過來,還拿著兩個蘸料。 魚老板神色大囧,有點擔憂:“這個……霍大人……我……我畫蛇添足,給蘸料多加了兩味配料蔬菜?!? 霍海松了口氣。 排除是自己老年癡呆后,霍海開心了起來,沒想到大漢居然有香菜和香蔥了,本來以為要過個十來年才能吃到呢! 就像白菜,霍??催^央視紀錄片,知道白菜是蕓苔培育出來的,也有可能是蕓苔屬的蕪菁和南方野生白菜培養(yǎng)出來的。 這蕓苔就是油菜花,這東西要培育成白菜,怎么培養(yǎng),霍海別說頭了,連屁股都摸不到。 而南方能不能找到野生白菜也是兩說。 這種可能這輩子都吃不上了。 但能吃上一個是一個,現(xiàn)在居然有香菜和小蔥了! 霍海:“這種就不算蔬菜了,就算做新鮮香料吧,和干香料都是香料,這種味道大的就叫辛香料,蔥姜蒜是炒菜必備的,以前沒有蔥,現(xiàn)在居然有了?!? 旁邊吃飯的人急忙記了下來。 喜大普奔,炒菜居然迭代了! 后面霍海一直說,旁邊一直記。 誰記住了,誰就是下一個餐飲界寵兒,長安新的飲食業(yè)大亨! “炒菜就是蔥姜蒜過油,說的是大蔥,小蔥就是帶湯帶油的出鍋時點綴或者做蘸料。” 魚老板松了一口氣,自己沒有畫蛇添足,而是做對了! 魚老板:“霍大人,那這個蘸料,還缺什么嗎?” 霍海:“人要懂創(chuàng)新,現(xiàn)在這個蘸料可以作為基礎蘸料,再多研究一些各種醬香味的醬料不同的醬料,加起來。” “如果湯不好調和,還可以用芝麻香油調和?!? 魚老板一聽,倒吸涼氣:“嘶~那可就貴了,就不是大家能吃得起的了?!? 霍海這才想起,芝麻是云貴高原產物,現(xiàn)在只有蜀郡有。 蜀郡和長安不通車,運送麻煩,在長安流行開菜籽油后,蜀郡那邊特有的一些油料也被送到了長安來。 其中芝麻油就是最貴的之一。 當然了芝麻油只是運過來貴,在當?shù)匾呀洸毁F了。 而茶油,在當?shù)囟假F得要死,在長安來了就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碰的了,普通封侯家庭都吃不上。 不過,以后路通了之后,就能吃上了。 霍海:“雖然現(xiàn)在長安成都之間不通路,但以后一定是會通的。” “你們看,現(xiàn)在吃的這些東西,幾年前都是沒有的,現(xiàn)在都有了,以后那些昂貴的東西生產運輸變得便宜后,也會端上百姓餐桌的。” 不少人深有感觸啊,實際上三年前,很多人還吃不飽飯呢。 當時一天吃兩頓,每到深夜沒睡著就餓得慌。 現(xiàn)在一天三頓的吃,不少人家里都開始頓頓吃肉了。 這生活,發(fā)展的真快啊! 不過霍海更清楚,大漢人口少,要迅速搞出及格線水平的飲食,比前世輕松,但要搞得那么物產豐富,那難度倍增。 畢竟人口越多,選擇越多,可能性越多,物產就越多。 只能說盡量吧。 霍海端起碗:“你們吃你們的,別看我啊。” 食客們這才開吃。 背后那一桌,是一個長安本地人和三個魯國人。 長安本地人:“給咱們趕上了!” “霍大人的配方,開店必火!” 三個魯國人面面相覷。 他們也聽說過霍海在長安飲食界的地位,甚至今天都目睹了辣蘸水煮魚的暴火,但他們心想,這跟自己有什么關系啊。 哪個本地人小聲:“霍大人剛剛說了新的配方!就我和魚老板聽到了?!? 三個魯國人激動:“講真的?!” 四個人都是朋友,一起搞運輸?shù)模J識一年多了,關系很要好。 本地人:“我不會做菜,但我有配方,有錢,你們來做菜培養(yǎng)廚子,我們開連鎖店,我占七成,你們一人一成!” 三人對視:“干了!” 廚子還不好找么,關鍵是配方! 能給一成,純是因為大家之前合作的好,現(xiàn)在一起二次創(chuàng)業(yè)! 本地人看了看他們:“我也不讓你們吃虧,利潤我吃了大頭,那名聲必須你們吃?!? “這新配方的菜,就叫做……魯菜了!” “這可是二代炒菜!霍大人親口說,這才是真正的炒菜!” 三人小聲:“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迅速回去實驗配方,然后開店!” 歷史上的一代炒菜出在開封,原因是燴菜流行,但燴菜要用的油太多了,油不夠用了。 加上鐵鍋的發(fā)展,鼎鍋有了削掉鼎只留圓底也不變形的工藝,有了鐵鍋。 經濟發(fā)達的宋朝京城就誕生了炒菜的形式。 之后也有各種出名的菜單比如宋代張俊宴請宋高宗的歷史最頂級菜單宴席,比如后來的滿漢全席。 但真正的形成菜系,還得是以蔥姜蒜爆香為基礎,技法多樣的魯菜正式成型后。 也就一百多年的歷史。 之后魯菜傳播出來,帶出了川粵淮揚,之后又影響形成了八大菜系。 實際上四大的形成就是一百年的事情,八大更是幾十年的事情。 只是,各地菜本身的特色飲食可能傳承了數(shù)百年一千多年甚至兩千多年。 而在大漢,一代炒菜又是因為材料發(fā)展誕生在了京城,二代炒菜它居然還叫魯菜! 魯菜誕生了,四大還會遠嗎? 或許南越國回歸大漢,加上港口的開放,以及辣椒的到來,還有會稽鎮(zhèn)江港的發(fā)展,就會迅速帶起川菜粵菜淮揚菜。 霍海吃完飯回去,沒過幾天跟人打聽有什么好吃的時,就聽說有一家魯菜開業(yè)了。 說是二代炒菜! 霍海人都傻了。 大漢還是人才多啊。 不會是那天說蔥姜蒜的事兒,被人聽去了吧? 行動力這么強? 這就搞出魯菜了? 不是,都大漢了,還能搞出魯菜?你們有種搞出川菜粵菜來。 都沒這倆地名,我看你們怎么搞! 但轉念一想,霍海已經見識過歷史的車輪似乎喜歡玩兒這種諧音梗復刻梗了,又心虛了。 誰知道會發(fā)生什么各種巧合,最后搞出個川菜粵菜來。 你敢來,我就敢吃。 淮揚菜?淮水在,揚州在,它出現(xiàn)都沒有意外了! 那么多長安皇室宗親去南方開發(fā)種植漆樹,種植各種經濟作物,能不帶廚子?廚子去了能不發(fā)展出新飲食? 不過有的吃,就是好事?。? 霍海天天在長安胡吃海塞。 沒有了草原的運動量,吃的還是和草原上一樣多。 霍海又變胖了。 從小黑瘦子,變成小黑胖子,變成小白胖子,變的風度翩翩。 現(xiàn)在又從大黑瘦子,變成大白胖子。 而比霍海變化更大的是帝國的版圖。 八月中旬,戰(zhàn)報傳了回來。 霍去病如霍海所想的一樣,打下了疏勒,然后馬上打下了烏托! 只要打開地圖就能發(fā)現(xiàn),整個蔥嶺東部,被霍去病給堵上了! 留在西域的匈奴右部被包餃子了! 至于一路被追著趕過蔥嶺的右谷蠡王小王子,霍去病暫時不追了。 要不松口氣,給他追死了。 歡迎12.01-12.07投月票,參與《大漢有活爹》月票抽獎活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