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章)封侯!!-《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看到地圖上霍去病的前進路線,只要稍微腹黑一點的都能想到霍去病在干什么。
說白了,西域的地形就是三山夾兩盆。
霍去病第一步就是把北面祁連山另一側(cè)給清空了,然后就是攻打金山,拿下金山后建立金城。
現(xiàn)在又從中線進行了貫穿。
然后把蔥嶺以東給占據(jù)了。
現(xiàn)在等于蔥嶺以東,玉門關以西,祁連山以南,整個西域被包了餃子了。
不對,準確的說應該是包了燒賣。
唯一的南面,沒包是沒包,但昆侖山脈,往上翻過去是青藏高原,而且昆侖山脈和青藏高原目前已經(jīng)是內(nèi)附的羌人在管轄大量漢人商人不斷活動的區(qū)域了。
準確的說,西域已經(jīng)被包起來了。
這就是霍去病戰(zhàn)略的高明之處。
如果換個人來,要吃下匈奴一定是選擇先啃單于這個硬骨頭,然后把匈奴變成一盤散沙,然后再一點一點收服匈奴舊部。
但是換成霍去病來,那戰(zhàn)略宛如羚羊掛角,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又行之有效。
霍去病的方針是,繞開單于大部,根本不理會他。
首先集中優(yōu)勢兵力在家門口打斷匈奴左手。
然后雖然沒有足夠的兵力能敲斷匈奴右手。
卻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首先是把右手摸資源的路徑給砍了,要隔開匈奴右部和西域之間的聯(lián)絡。
哪知道匈奴右谷蠡王那么怕,直接把漠北給棄了,翻過祁連山直接進了西域。
霍去病也就將計就計調(diào)整了戰(zhàn)略方針。
把匈奴右部當又一個單于部,給框起來圈養(yǎng)。
但匈奴右部進入了西域諸國,內(nèi)部遠不如單于部鐵板一塊,所以霍去病迅速將匈奴右部和西域諸國一分為二,進行了切割。
現(xiàn)在西域和和匈奴,那就是被切好的牛排,想什么時候吃什么時候吃。
最關鍵是,西域諸國,還沒有避戰(zhàn)的理由。
他們在匈奴手底下當附屬國都上百年了。
此時,匈奴右部融入西域的人口,雖然比不上西域本地人多,但是匈奴人什么戰(zhàn)斗力?
此時各國境內(nèi)匈奴才是爹,他們又哪兒敢遣使避戰(zhàn):“我不想打,匈奴壞胚們逼我的!”這要是使臣派出去,那匈奴右谷蠡王就先剁了他們的腦袋。
所以,霍去病以討匈奴的理由,一邊打一邊等。
等什么呢?等匈奴人和西域人起怨恨。
西域這個地方,就能養(yǎng)百萬人,說是三十六國其實有的小國只有幾千人甚至千把人。
匈奴這么多人在這兒住了已經(jīng)幾個月了,不吃糧食嗎?
缺吃的怎么辦?
先供給爹,還是西域人自己吃?
久而久之有沒有矛盾?
右谷蠡王手底下那些貴族,管得住褲襠嗎?
他們管不管得住貪婪?
一直打敗仗,有沒有戾氣要發(fā)泄?
現(xiàn)在切牛排已經(jīng)成功了,就等就行了。
管住牢籠,翻年之后再進去,到時候就是西域人民夾道歡迎王師西進,簞食壺漿,喜不勝收。
而長安城里,不喜歡多思考問題,凡事認死理的人,看到報紙也覺得沒毛病。
這什么樓蘭還敢襲擊我們的運糧隊,真是找死啊!這什么烏托居然敢窩藏匈奴人,反了他了,揍不死他。
完成這個事情后,霍去病,班師回朝了!
準確的說是,留下了一些將士配合西域公司的后續(xù)工作后,霍去病帶著大部隊回來了。
而李敢留下來守在蔥嶺以東的烏托,又從內(nèi)附的烏孫部落那邊招募了一些士兵加入了守備之中。
李敢和李廣父子一左一右夾著整個西域。
現(xiàn)在李廣就等著出亂子。
誰亂,平誰!!平了,就封侯!
不過,大概率年內(nèi)是等不到了,要等到亂,起碼要等到西域糧食不夠吃,那起碼要等到春天。
好消息是,等的越久,他手里的兵越多。
目前整個草原漠南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原本匈奴不那么精銳的戰(zhàn)士,全部轉(zhuǎn)化成了牧工,就在草原上放牧,而且羊毛都出了兩個季度了,而最精銳的戰(zhàn)士被挑選出來效忠大漢。
和霍海當初說的一樣,他們參軍后,只要有軍功,就能入漢籍。
這可比只是做牧工還要劃算很多。
因為,這個入漢籍,可不只是普通的被記錄上名字而已,而是指成為良家子。
就好比匈奴的人,父輩如果立大軍功,或者立功的同時戰(zhàn)死沙場,就可以成為良家子,兒子這一輩就有資格真正的成為正牌漢軍。
而他們就能進入漢軍的奮斗循環(huán),立功,賞錢,成為富人。或者立大功,升職,封侯,成為貴族。
政策一出,草原都轟動了。
大量原匈奴的精銳,再次提起了刀。
這一次他們不再為奴隸主而戰(zhàn),而是為大漢而戰(zhàn),為自己的未來而戰(zhàn),為‘普天之下莫非漢土’而戰(zhàn)。
所以,西域這邊的人拖得越久,他們手底下糧食越少,到時候李廣手底下兵越多。
到時候李廣才是不知道怎么輸。
不過,霍去病的回歸,對于股市那是個巨大的振奮消息。
因為,霍去病回歸,證明西域局勢已經(jīng)穩(wěn)定了,驃騎將軍放心大膽的回來了,說明局勢已定!
目前,西域公司在西域干什么,還屬于機密,沒有外傳,也沒有見報。
但大家對于三件套已經(jīng)很熟悉了。
很明顯西域公司已經(jīng)過去招募工人了。
雖然西域明年是要種棉花的,但是今年現(xiàn)在還沒棉花可種,所以他們肯定是要修路。
目前全西域所有人都參與修路的話,從玉門關貫通一條到烏托的路,就比較簡單了。
霍海當然知道西域在修路,不過西域那邊修路比后世簡單,因為此時西域的綠洲范圍很大,山南的綠洲是連成片的,所以不會被沙漠化侵襲,也不容易有人走半道給渴死了的情況。
這些當然算是利好消息,但西域一日不播種棉花,西域公司的股份就已經(jīng)不容易往上漲了。
西域棉花一日不收割,那就不太可能大漲。
畢竟已經(jīng)這么夸張了。
霍海看局勢穩(wěn)定下來了,又沒事兒可以干,于是開始又開始摸魚了。
這一摸,就摸了整整五天……
沒辦法,以往這種情況,至少摸魚個把月,但是自從路修好之后,霍去病從隴西方向回來,就比八百里加急晚到了五天。
霍去病的歸來,意味著,大漢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封侯要開始了。
不太懂的百姓可能會覺得劉徹封侯太多了,但實際上劉徹封侯是有跡可循的,除了宗室之外,擴土多少,就封多少侯。
封侯多,是因為開疆擴土巨大。
不懂的百姓還以為大漢就是漢初那個大漢,并不知道今年開始打匈奴之前,大漢都比之前快翻倍了,現(xiàn)在更是翻了好幾倍了。
不封侯,怎么穩(wěn)定疆域內(nèi)的統(tǒng)治?
而這一次封侯的重頭戲就是,霍海封侯。
誰都知道,霍海肯定是要封侯了,沒有任何意外,但霍海會封什么侯呢?
經(jīng)國侯?經(jīng)世侯?干脆經(jīng)濟侯?總不能商侯吧?這也太不吉利了吧?
除了霍海封侯,大家還盯著另外一個事情。
之前劉徹曾經(jīng)宣布過,不加入大漢軍隊最高能封到的爵位不高,而現(xiàn)在劉徹似乎要給匈奴公司西域公司內(nèi)部立功的管理層封侯了。
如果要實行新的封侯政策,以現(xiàn)在的大勝局勢,絕對是最合適的。
這兩件事情,都是重中之重。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就是其他人哪些夠封侯了?這可是新貴啊!代表著未來幾年長安城的頂層格局又發(fā)生了變化,有人入局了。
而偷懶幾天的霍海,隨著霍去病回家,也趕鴨子上架了。
霍海沒想到,上架第一件事情,就是見竇太主。
衛(wèi)長公主來霍府,霍海開開心心來見媳婦兒,就看到竇太主從車上下來了。
衛(wèi)長公主也很無奈的看著霍海。
霍海就知道怎么回事兒了。
進了房間,竇太主直接闡明來意:“霍海,你和董偃其實沒什么仇恨,不過是一時意氣之爭罷了。只要你放過董偃,我的資源可以全盤給你。”
竇太主說的資源不可能是別的,當然不是什么礦產(chǎn)資源,而是政治資源。
這東西,就算給天下間任何人,哪怕是劉徹本身,他都太想要了。
但是霍海沒興趣,因為霍家也要不了。
新外戚和老外戚搞聯(lián)合是吧?
反向的田蚡?
霍海直接擺頭:“不可能。”
竇太主沉默不說話,十幾秒后才開口:“既然你想要他死,好,我答應你,三年內(nèi)。”
“再給我三年時光。”
霍海擺頭:“竇太主,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我卻知道,我說句不好聽的,你恐怕活不了兩年了。”
“你所謂答應我讓他死,只是要等三年,實際上是想要等自己死的時候,拿董偃活殉吧?”
董偃你要是真懂的話,就該知道,今天我不是想弄死你,我是在救你狗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