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章)封侯!!-《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竇太主再也忍不住了,掏出一個手絹捂著嘴咳嗽了起來。
講真,又過了一年,竇太主七十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三這道坎,竇太主過不去了。
她自己一清二楚。
咳嗽完,竇太主氣都弱了兩分:“我就知道,現在搞新商改,一時之間,長安城的醫師,全都成了你的徒子徒孫了,就連我看個病,都被你知道的一清二楚,長安城還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霍海尬笑:“竇太主,你不能因為跟我有仇,就胡說八道誣陷我,我可沒有監視過任何人。”
“就你的臉色,但凡是個有點生活經驗的人,也該知道你要走遠了。”
“你臉上打再多米粉,都沒用了。”
竇太主偏了偏頭看向霍海:“你這小子真的是因為他董偃是我的情人,才趕盡殺絕的嗎?”
“你真的是怕衛長公主跟我學,才這么干的?”
“如果是那樣,你應該天天教衛長公主才對。”
“以你忽悠人的能力,能忽悠的滿長安的人跟你站在一邊,自然也能忽悠的了衛長公主,何必用動粗這種辦法。”
霍海:“你還真猜對了,我根本不怕青珂跟你學,因為青珂跟竇太主你不一樣。”
“我也不會懷疑青珂的思想,我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給天下人做個表率。”
竇太主面無血色突然咳嗽了起來,直接咳的臉都紅了,然后哈哈笑了起來:“我聽我兒子說你可能是想要當霍子,現在看來果不其然。這種事情,你都能往天下上扯?”
霍海:“我是長安少尉,所有人都以為我沒拜訪過上官汲黯,其實我單獨去拜訪過。”
“汲黯給我看了卷宗”
“長安城,貴族一千三百戶,豪族五萬四千戶,偷情行為,高達四萬例。”
“這還是排除了自家內部,自家女奴,自家親族之外,被人知道,然后被汲黯記錄在案的。”
“就算是我這樣的人,看了都只能夸一句,道德敗壞,人心不古。”
竇太主:“你別拽這些文,你當只有你看過書?春秋戰國時代,不就是這樣的?什么叫人心不古?”
霍海:“那是奴隸制時代了,現在時代變了,所以道德要跟上時代了,否則就會有大亂子,說了你也不懂。”
竇太主:“好好,就算我不懂,這么個事情你都能扯到天下上,那你攻打匈奴的事情,更是要被你說出花兒來了,那豈不是為了黎民百姓,為了眾生了。”
霍海擺了擺頭:“不是,打匈奴是為了封侯,是我自己的私心,否則我根本不會去。”
為了黎民?別人打匈奴照樣是這個戰果,就不是為了黎民百姓了?
竇太主啞然。
霍海:“說實話沒人信。”
“你們看到的只是這個時代能看到的,和我看的東西完全不同。”
竇太主:“所以,這就是為什么無論你做什么,我們想要針對,卻永遠都摸不到脈門的原因么?”
當初霍海搞商業,竇太主就支持董偃去搞商業,和他打擂臺。
結果董偃的首飾店做的有聲有色,卻跟霍海半點關系都沒搭上。
霍海跑去搞股市,董偃也去上市,卻連門都找不著。
聽說霍海要封侯,董偃也去想辦法封侯,結果反而錯過了真正的封侯機會。
如果董偃沒有被封校尉,沒有北上,就可以等到匈奴公司北上,直接成為匈奴公司高層,也是穩穩地封侯,結果也錯過了。
董偃拿霍海當敵人,霍海壓根沒注視過他一眼。
他但凡判斷出現一點點失誤,不要做這么快的反應,不要每次都主動出擊。
也不會到現在這么被動。
如今霍海即將封侯,董偃肯定是封不上的,所以竇太主才親自上門。
現在竇太主有點相信霍海說的了,他可能真的是為了天下人。
自己的情人董偃,就是天下最出名的偷情人,只要針對董偃,必然能打壓風氣,還有其他男女貴族也會學霍海,強硬起來,久而久之自然能減少這種事情。
畢竟現在霍海干什么,都會有人學,霍海拔劍砍董偃之后,長安情殺多的是。
而且這是大漢,是一個偷一大錢要坐牢,但有理由砍人時砍死人,縣官能判你卻對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哪怕你從門口走過去,衙役都不會抓你的時代。
所以,霍海這么干了之后,風氣的確好了許多。
竇太主嘆了嘆氣擺了擺頭:“陛下準備將某個縣,改名為永安縣,作為你的封地。”
永安?
多大的臉啊?
大漢首都長安也只是個長安,長夜漫漫總有天亮的時刻,而新的縣卻叫做永安,作為霍海的封地?
要是換成別的縣,霍海還真不知道,但是這個永安縣,霍海真知道里面的事兒。
這個永安和歷史上的永安,肯定不止巧合而已,因為要是巧合,那也太巧了。
劉徹拿出這個縣,的確是超越時代的抬愛了。
霍去病當初都沒拿到這個縣!
竇太主起身:“管天管地,管到皇族身上了,你知道為什么陛下都沒管過我們這些事兒嗎?”
這還不簡單,絕對的自由就是絕對的特權。
劉徹自己都是這樣,當然會下放特權。
大量的皇室都這樣時,皇帝這樣就不扎眼了。
要是沒人這樣,就皇帝一個人這樣,大臣們就該用‘影響不好’這個理由給皇帝上強度了。
“歷史始終會證明,絕對的自由,不是絕對的特權。而是絕對的毒藥。”
竇太主聽到霍海這么說,最后問:“怎么才能放過董偃?”
霍海:“準確的說應該是,竇太主,你怎么才能放過董偃。”
竇太主無非就是要把董偃帶進墳墓罷了。
霍海又不是沒腦子,當初董偃和自己追斗時,跑的飛起,胯下風光大家都看到了。
竇太主對他感興趣是因為他可愛?
并不是,或許十年前竇太主的確喜歡董偃,那是因為那時候董偃年紀輕輕長得像古天樂,試問哪個富婆不喜歡?
現如今竇太主還寵著董偃,是因為董偃只是他的工具。
是她對抗命運的工具。
她就是要帶著另外一個男人,一個并非他爹賜婚的男人,躺到他爹的墳墓里去。
因為竇太主作為女人,卻玩兒了一輩子政治,到了最后,也就僅僅能最多做到這一點了。
但是這一點的政治意義別人不會記著,但是這一點對道德的破壞,那卻是驚世駭俗的,霍海一定要掐住這一點。
如果竇太主硬要帶,那董偃只能死在外面兒。
這樣別人想到董偃的死,永遠想到的是霍海把董偃給殺了,而不是董偃和竇太主合葬了。
這就是原因。
竇太主聽霍海這么說,也就明白霍海知道自己為什么這么干了。
如果換成十年前,竇太主一定會大吼,爆發,憤怒,然后和霍海來一場針鋒相對,互相排除籌碼,決出勝負。
但是七十歲的竇太主沒那個沖動了,盯著霍海的竇太主:“既然你知道,你就不該攔我。”
“別人都可以有夢想,有追求,我就不能有?”
霍海:“你與其天天在心里想著你爹的可惡,不如多想想你女兒的可憐。”
“我要是你的話,寧愿把身邊那個位置留給女兒。”
陳阿嬌是真不行了,這事兒霍海知道。
大概是霍海來長安之前,司馬相如最后一次寫賦,寫的是《長門賦》,就是陳阿嬌花錢請司馬相如寫的,想要讓劉徹回心轉意。
劉徹看完的確感動了,但劉徹有多心狠,陳阿嬌自己清楚。
在那之后,陳阿嬌就已經進入生命的倒計時了。
人心死了,就如同燈滅了。
如果是歷史上,她怕是還能多活個幾個月。
但是在科學報上看到血親不應該成婚,否則生不出孩子這樣的科學研究結果后,陳阿嬌終于知道自己輸在哪兒了。
自己輸就輸在自己其實是劉徹的妹妹。
這就是個時代的悲劇。
明白這個之后,陳阿嬌的日子每況日下。
霍海想不知道都不行,因為長門宮那邊都快把全長安的大夫找了個遍了。
別說霍海,長安城誰不知道?
竇太主聽完了霍海的話,虎軀一震。
的確,如果不是因為劉徹就是那個‘伴君如伴虎’的虎,那竇太主在政治上的成就毫無疑問說得上是母老虎了。
但竇太主追逐權利的辦法,就是獻祭了她自己的女兒。
此時她又怎么好意思用這樣的觀點來說服霍海放她一馬呢?
霍海是不會放手的。
如果要說誰能放手,那就是竇太主自己放過自己。
深深地吸引了一口氣,竇太主:“她應該和陛下合葬。”
霍海:“那更不行了,衛皇后是我姨媽。”
“還是那句話,前面做的事兒,是為了天下,我還可以放一放,后面這個是為了自己,我更不能放手了。”
竇太主轉身就走了。
誰說霍海要當霍子了,這他媽反方向的子。
他這么明目張膽的說為自己為自己,陛下都不討厭他?
竇太主談崩了直接溜了。
過了會兒,霍去病就過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