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大章)為國做鴨-《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霍海:“沒所謂,你選鹽焗鴨,我還有別的做法。”
焗就是用水煮一類的煙氣悶,這種菜用鴨子做的,霍海知道十來種。
第五個:“誰說我要焗鴨兒了,焗鴨兒是罵人的……咳咳……其實我是要……熏鴨。”
霍海:“熏?”
“你自己選的,樟茶鴨,要做三天,做完之前你不許走。”
第五個:“……您呢?”
霍海:“廢話,我吃完晚飯……不是,我和其他幾個比完就走。”
第六道菜最終出了紅燒鴨。
第七道菜是三套鴨。
可惜了,沒有對手,要是多來兩個對手,把最常見的鴨子做法的最后兩種啤酒鴨和板鴨的做法也帶出來就好了。
這個時代已經有啤酒了只是不叫這個名字,現在長安什么生意都有人做,也有人做啤酒,叫做麥酒。
所以材料也是不缺的。
不過往外放七道菜的做法夠意思了。
這邊做菜,那邊現場采訪,幾個餐飲巨頭當然希望霍海多說點,能夠引起更大的轟動,能夠做到更大的效果。
樊他廣:“采訪一下,霍大人,請問一下,這個帝都烤鴨用的是果木,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是蘋果木吧也就是柰。”
霍海點頭。
樊他廣:“那如果是蘋果木的話,是否過于奢侈過于鋪張了?咱們大漢從來都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但拒絕鋪張浪費的,在軍中一直如此,所以這種傳統也是傳到了現在的長安家家戶戶之中。”
霍海:“如果是自己家里種的蘋果,用來烤鴨當然是一種浪費,但是這個不會。”
“早在前年我就購置了很多土地開始種植各種植物、水果、作物,其中就有蘋果。”
“我發現,現在在長期種植中,最大的成本不是蘋果,也不是種蘋果的地,而是采集成本,是運輸成本。”
“我舉個例子,蘋果第一年長起來,第二年開始掛果子,第三年掛果子,第四年,上面就采集不到了,怎么辦?”
“請一個工人爬上樹收集蘋果?”
霍海繼續:“一個工人如果不上樹,一天可以收二三百斤蘋果,甚至更多,如果直接砍枝丫,更多,但如果是爬到樹上收集,來回來去,一天下來,只能收五六分之一。”
“這五六分之一的蘋果算一個月三十天,每周兩天假期,算下來收的蘋果還不夠摘果子的工錢,換成你是果園老板,你怎么辦?”
樊他廣有點愕然。
他已經知道答案了,但是這個答案太離譜了,以前從來都沒想過這么離譜的答案,但是現在不得不說:“把樹砍了,重新種。”
種新的,也就是第一年不掛果或者少一點而已,但是不砍的話,下一年蘋果更難收。
沒想到有一天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居然要把結果更多的大蘋果樹砍了,全種小的,矮的。
霍海點頭:“所以,砍的蘋果樹沒用處了,能做什么呢?正好拿來做烤鴨,果木烤出來味道更佳,也能別損失那么多錢。”
“而真正的浪費是,看到這種情況,卻不去研究如何規避這種情況。”
“倘若有人能研究出長得低矮,掛果低矮,低趴在地上只有一人高,卻結果更多的蘋果樹,那他就能一躍成為大漢最富裕的人之一。”
“在其他水果方面,也類似。”
樊他廣興奮:“原來如此,聽霍大人講一次話,比自己思考十年都管用。”
現場來看熱鬧的不少人也若有所思。
雖然大家都是來看熱鬧的,很多人聽了也就聽了,但是總有人把這個聽進去了。
霍海之所以要公開說這個,是因為在長安這種情況比前世嚴重。
霍海故意把全大漢的人工使用費用抬高了十倍不止,就算只算長安,也抬高了三倍以上。
這么高的人工價格,注定了未來參與務農的人會越來越少。
那樣的話,物產匱乏的未來等著大漢。
這樣的局面有兩種方法規避,一種是讓大家愛上吃,從消費端刺激生產端。
一種是讓大家盡早有科學意識,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多在技術上做突破。
目前大漢的市場其實強行被分割了。
霍海和劉徹利用各種經濟手段,把兩段接在了一起。
霍海這邊帶領著工業在以超高的價格開火車,等于一開始就把通脹的刺激效應拉滿了。
另一邊劉徹用各種方法控制著糧價,既不讓糧價漲,也不讓糧價跌,同時用政策的方式刺激食物產量翻倍再翻倍,力求制造一個價格極度便宜糧食能夠得到任意滿足的環境。
這個環境是霍海和劉徹貼錢在做的。
這個環境兩人能頂住多久,真不好說,未來項目多了,劉徹的資金從糧食市場撤出來多了,始終會放開現在的手動保護。
如果在那時候,植物科學農作物科學還沒有進展,那往后就要有一批人受苦了。
當然,這批人不見得是大漢內部的人。
只是,如果糧食缺口大了,最終還是會波及到大漢境內。
反正是廚藝大賽,霍海干脆大講食物的發展方面的科學知識。
什么海運食物啊,什么新鮮食物運輸啊,什么冷鏈運輸啊,各種各樣的設想。
“現在距離大家最近的,是新鮮食物運輸,如果我們能把長安到洛陽的鐵路修通,同時把洛陽到宛城的鐵路修通,那么通車后,我們在冬天也能吃到大漢南方甚至更遠的地方產的水果。”
“這些地方冬天也氣候炎熱,雖然對人不友好,但是對水果可友好。”
“所以,大家努力吧。”
霍海描述的美好藍圖,的確讓所有人都吃驚。
以前大家冬天沒得吃。
現在冬天有的肉吃,用谷物喂養雞鴨吃,殺豬狗吃,還挖地窖存儲能存放的菜。
這還不夠,以后還能吃上新鮮采摘的?
這么離譜嗎?
這日子,以前陛下也沒享受過吧?
那他們想多了,以前劉徹就享受過。
劉徹的上林苑甚至有南方植物移植過來。這事兒司馬相如寫賦就給大家看過了。
你要問這些植物是怎么在長安結果的,那答案得問在上林苑常年燒火、擔水的人。
終于,一個個的菜出來了。
說實話,光是看,大家就知道,沒人能和霍海這邊的廚子剛。
這怎么比?
霍海這邊廚子很多操作,看都看不懂。
比如一開始為什么給鴨子封起來充氣,現在一看,烤完后整個鴨皮表面如絲綢一樣光滑,豐滿,這看了就食欲大增,再看看對手的。
這還是鴨子品種不對,如果品種對了,遠不止如此。
果然,特么顏值影響胃口。
枇杷做的烤鴨子不好看,他自己長得也不好看,被黃角親自操刀的帝都烤鴨吊起來打。
你問南宮博子,南宮博子喝了酸蘿卜老鴨湯,都哭出聲了。
他都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鴨子這么腥臭,但是對手做的酸蘿卜老鴨湯味純正到了這種程度。
這就是專業團隊和咱們的區別嗎?
七道菜,六道菜的對手輸麻了,自己吃完自己認,遠不如。
幸運觀眾被抽上來吃一口,直接幸福的暈過去了。
鴨子能這么好吃?!
這么逆天?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天氣太冷,站久了給凍的。
贏歸贏,霍海還是號召大家能夠多吃鴨子,多吃鵝。
因為多吃鴨子多吃鵝,就能有更多鴨絨,鵝絨,鴨絨鵝絨朝廷會收購,被服廠會收購,收購用來探索新大陸,支援大漢的發展。
吃鴨子,就是愛國!
這一下,大家聽懂了。
就是讓我們明年多養點鴨子唄?
萬一養多了價格跌了怎么說?
霍海:“反正鴨絨賣不賣錢,鴨子都是要吃的,吃了還能賣錢,豈不是純賺?更何況鴨絨是不存在降價的,咱們往北方去的隊伍只會越來越多。”
“我們寧愿讓我們的將士被鴨絨服捂出汗,也不要讓他們受凍,不要讓將士們流血又受凍!”
養的多了降價?
霍海只求三年內鴨絨價格別長的太離譜,度過探索初期先。
然后霍海宣布把十萬獎金分給其他參賽選手了。
大家皆大歡喜。
皆大歡喜是皆大歡喜,樟茶鴨的對手,熏鴨的制作人:“就……真要等它出菜唄?”
“真要熏三天嗎?”
“我認輸行不行?”
“我想回家……”
“回不去就回不去,反正你也回不去。”
“什么,你們輪班車輪戰??!你們還是人嗎?”
“不允許投降?非要我吃一口?我冒充的廚子行不行?”
“哦,收回獎金啊,我是廚子我是廚子,我等,我最喜歡吃樟茶鴨了,樟茶鴨好香!”
為國吃鴨運動的消息傳到了南越國。
路博德感動得拍了拍安國少季的肩膀:“長安百姓們為了大漢,忍痛吃鴨,你也忍痛,去做鴨……”
安國少季一腳踹出去。
路博德已經跑遠了:“一切都安排好了,快去吧!”
————
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