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歷史上緬的那些更替的族群應該也是滇池附近去的。 就像北方草原,在大漢北境活不下去的一代一代人都去了草原上成了游牧民族,而滇池附近斗敗活不下去的人一代一代的去緬回歸部落生活。 所以滇人直接去那邊應該很快就能適應。 到時候打通了通天竺的方向,就可以讓天竺人過來干活人了,天竺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 不過這個計劃很漫長,至少現在剛走完第一步,降服蒼梧國,做到了三面夾擊滇國。 滇國的國王要是有腦子的話,就應該在大漢有其他活動之前主動投了。 畢竟他只是名義上控制著滇國,實際上他就只是控制著滇池附近而已。 投了還能獻上這么大一片土地,混個大侯爵。 此時蘇武應該已經聯合滇人中的漢官,開始在那邊傳播漢學新學了,其中當然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認知。 滇人們本來就什么都沒學過,吸收的快。 到時候如果滇人都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滇王還不老實,那他就只有當祭品了。 車隊走的不是近路,而是繞道,劉徹也是時不時的和百姓揮手。 不少搶到紅包的百姓那是非常給面子,高喊什么天作之合什么郎才女貌。 反正就是一片歡騰。 后面的車上,霍光看著窗外:“哥,你還沒選好妻子嗎?” 霍去病:“再選了。” 現在霍去病已經有兒子了,按理來說他可以直接娶那侍女做老婆的。 這個時代沒有什么只能有一個妻子的限制,也沒有什么不能娶平民女子的限制。 但是霍去病從小就不一樣。 他很早就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他在尋找真愛。 這個真愛也沒有什么標準,就是找,找到時就知道是什么樣的人了。 看著窗外形形色色的人,霍去病忍不住搖頭。 無論是大勝回朝,還是這樣坐在車上看人群,都有一種看不清的感覺。 不走到他們之中去,霍去病看不清任何人。 更不可能找到什么真愛。 也許此時此刻真愛就在人群里,但又怎么看得見? 至于后面車上的伴娘團,霍去病就更不會看了。 霍去病這輩子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避嫌。跟衛青距離遠一點,跟其他宗親更是要離得遠遠的,避免有人產生幻覺。 如果真愛正在宗親之中,那恐怕是不夠真。 霍去病:“實在不行就再納妾。” 霍光看著窗外,若有所思。 霍去病:“陛下說,你做的不錯,準備給你升官了。” 霍光擺頭:“都是沾了大哥您還有二哥的光。” 霍去病:“霍光霍光,是你要自己去發光,不是沾我們的光,你耐不住寂寞了?” 霍光很堅定:“不會。” “跟著陛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外朝的官員有外朝的官員的做法,內朝的官員有內朝的官員的做法,外地的官員有外地的官員的做法。” “大哥你看不上百官,覺得他們對你沒有任何影響。二哥也看不上百官,至少不把百官作為對手,誰做他的對手,二哥都不會多看對方一眼。” “而我,覺得我可以統領百官,也許是三十年后。” “三十年?”霍去病笑了笑:“行,那也算大志愿,好志不怕歲遠。” “你今年多少歲了?十八歲?你二哥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已經和青珂戀愛了。你哥我十八歲的時候,你侄兒已經被懷上了,你呢?” 霍光臉紅了一下。 霍去病:“你二哥說家里有個丫頭,是那年逃荒來長安的,被他救回來了,那丫頭性子烈,所以就讓她在霍府自生自滅沒人管她。結果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你成了她的靠山,這丫頭倒是在霍府活的自在。” 不是主人,但也不是仆人,算個一點五主。 霍光點頭。 有這事兒。 霍去病:“叫什么?” 霍光:“她沒有姓氏,本來我想給她霍姓,但二哥不許,所以她姓元,元狩二年來的長安,叫做元宛,宛城來的。” 霍去病手指敲打膝蓋:“娶了吧。” 霍去病知道自己弟弟的性格,霍光刨除對元宛的想法外,就沒有一絲心思放在兒女私情上。 霍光:“我看科學報說,如果結婚太早對女孩不好,所以還是等元宛二十歲吧,五年后。” “二哥支持的。” 霍海當然不會有意見,只要不生出霍禹,或者霍禹不是大兒子,或者霍顯不是他大老婆,愛干嘛干嘛! 霍海大概記得霍光的兒子在劉弗陵時期是中郎將,那也就是說那時候應該剛十來二十歲的樣子。 劉徹應該能活七十多歲,現在才三十多。 也就是說,只要霍光在未來三十年中的十年生孩子,結婚,隨便!甚至要大大的鼓勵早生多生! 后面二十年,那就要謹慎了,無名無姓的不能娶。 這樣一定能避免霍顯進入霍家,避免生出一屋大傻子。 衛霍兩家第一代人把腦子都給用光了,第二代一個比一個蠢,霍海現在能影響一個是一個,屬于人工選種了屬于是。 霍去病:“你二哥要去一趟南越國,這一次你二哥出動,南越國在劫難逃。” “你要不要去混個侯爵?” 霍光立刻擺頭:“大哥,一門雙侯已經過于扎眼了,一門三侯萬萬不可!” 當出現一門三侯時,是侯爵的制度出了問題太容易產生侯爵?還是權利特別是軍事權利過于集中? 霍光還不清楚這種標志性事件誕生會帶來的影響嗎? 倒不是劉徹會多想。 而是別人會談,談多了,劉徹再不多想都要多想了。 人性就是這樣的。 霍去病點頭:“做文官也挺好,到時候別說大哥二哥沒照顧你,特別是父親那邊……” 霍光:“父親那邊我已經說過了,一切以家族為重而不是以我個人為重,只要霍家在,未來無論多少年后,總有輪到我的時候。” 車隊在街上晃悠了那么一圈,到了霍府門口時,鞭炮鑼鼓震天響。 噼里啪啦。 此時能有資格坐大廳的人,都在大門口等著候著。 內院的人反而沒資格出來等著,因為他們出來等著,那就把路給堵了。 反而外院的人在外院邊緣,興奮的高談闊論。 大家對于大漢公主嫁給武侯,持有非常正面的看法,認為此婚之后,大漢蓬勃發展的騰飛時間再加三十年不止。 現在大漢一片繁榮,四面八方的擴張。 唯一的問題就是一個。 “當今陛下,孩子生的太少了,未來要往那么多地方封王,陛下現在才五個兒子,哪兒夠封?!” “陛下得多生才行啊!” 說這話的人說的話,引起了在場的人的認可。 而進入院子后,趁著喜慶,趁著今天大家關注重心不是自己所以出來走走的劉徹,僵住了。 媽的二十二年前做了皇帝,被人壓力生不出孩子,天天給壓力。 二十二年后,生了五個兒子了,還被壓力?! 現在大漢什么問題都沒有了,唯一問題就是我劉徹生孩子生的少? 你們還點頭! 說話的人回頭:“兄臺你說是不是。” 劉徹點了點頭。 那人:“咦,兄弟你這身衣服有點眼熟。” 劉徹:“龍袍。” “撲通!” 那人秒就跪了,一臉我不想死的表情。 然后旁邊噼里啪啦跪了一地。 劉徹:“今天朕不是皇帝,只是新婚夫婦的父親岳父。” 眾人尬笑,您別開玩笑了行嗎,明天您是皇帝了到時候再按名單砍頭是吧? 劉徹:“大家吃好喝好,朕先走一步。” 說著劉徹又回頭:“朕為了大漢的發展,每日勤于政務,故而兒子生的少,結果這也是錯?那朕沒有辦法了,畢竟時間對大家是公平的,貴為皇帝朕的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個小時。” 劉徹還是想到了挽尊的話術。 等劉徹走后,才有人小聲:“看來當皇帝也不是全是好日子啊,滿皇宮的女人,只能看不能碰。” “畢竟勤政嘛。” 角落里有人小聲:現在一共才有幾個皇帝啊,大家還沒見過皇帝的多樣性呢,以后誰知道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