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零八章 (大章)大漢最大的問題!-《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怎么會選不出人來?

    別說八十分,就算以后要從九十分里面選,那也是多的是,選都選不完。

    未來只能提高題目難度,直接把現實問題當做考試題目放出來,讓考生考,能及格,那就是有當官員的實力了。

    而現在,出的題目基本上還是比現實題目要簡單的,劉徹是在包容新人,讓他們有個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未來人多的人才選不完,那就不可能有這份包容了,畢竟任何制度,效率都是第一位的。

    劉據疑惑:“父皇,你不知道我的學生是誰嗎!?”

    劉徹:“你姐夫的車夫嘛。”

    劉據更疑惑了:“那父皇怎么會懷疑他其他方面過不了?就算是天字第一號的笨人在姐夫身邊工作,看到那么多公文那么多文件,隨便看個一兩眼,寫出來的文章都能把考官給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吧?!”

    這一點劉徹不懷疑。

    天賦真的只是其次,環境才是最厲害的。

    因為再天才的人,如果不進入一個環境,不了解它的運轉規律,那憑空想象的進步也許一開始就是歪樓,甚至背道而馳。

    簡單來說,一個做官的天才,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往這方面努力,沒進入官場,那么他的天賦就是多余的。

    而工科方面恰恰相反,任何一個這方面的邏輯怪,干什么都比別人強不少。

    因為……這些科學道理,是這個宇宙運轉的底層邏輯在,這個邏輯的覆蓋面全方位覆蓋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但,劉徹可不會認為蔣不疑一定能考上進士甚至成為狀元。

    就一句話:“你覺得蔣不疑會把看過的保密的公文,拿出來寫文章嗎?”

    劉據愣了一下。

    劉徹繼續:“你覺得他會把你姐夫他們這些高官談話時提到的國策這些頂級機密,寫在試卷上嗎?”

    “你覺得蔣不疑會在試卷上透露出具體的即將實行的民生問題解決策略嗎?”

    劉據擺頭。

    劉徹:“這就對了,對他來說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對他的能力是有巨大的增幅的。”

    “但是對他來說,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對他考試是起反作用的。”

    “他在霍海這兒干的越久,未來考試通過的概率越低,因為他能寫的越來越少,他腦子里自己的東西會越來越少,機密的東西越來越多。”

    劉據有些懊惱:“這么說,他考不過?”

    劉徹擺頭:“這就不好說了,不過朕不相信他會把這次春闈看那么重,因為他現在已經在開始明白世界的規則了。”

    “你姐夫要出遠門,這次機會就算十個狀元,也換不來,蔣不疑不會考過的。”

    劉據對于霍海即將出遠門沒興趣,但對霍海即將去坐海船非常感興趣。

    劉據有點懊惱。

    要是蔣不疑考上了狀元,那他就可以用這個招牌去開學校賺錢了。

    可惜了,機會破滅了啊!

    劉徹看著窗外,才發現后面的馬車車隊一直在撒紅包。

    “這鋼鐵車架要比木頭車架好得多,木頭馬車就不適合安裝玻璃,這個鋼鐵車門上就可以安裝玻璃。”

    衛子夫:“按了玻璃后,沒什么冷風了。”

    劉據:“不是喲母后,沒冷風了不是車玻璃的功效,是這個,看到這個橡膠條沒有,它是軟的,車門關上后,車門和門框擠壓著膠條,膠條變形填滿了縫隙,所以才沒有冷風進來喲。”

    衛子夫恍然:“我是指,既能夠透光又能不吹風,不過這橡膠變形后能變回去嗎?”

    劉據:“應該可以吧,冬天長安已經開始流行橡膠鞋了。”

    “不過現在的橡膠底鞋子還沒試驗出比較好的配方,等實驗好了,母后就能穿到新鞋了。”

    目前大漢的橡膠產業一開始,就比前世工業革命的橡膠使用高一個級別。

    前世的車輪胎一開始是奶白色的橡膠原色的。

    但是蒸汽機車比內燃機車重太多了,所以霍海這邊這個橡膠輪胎一開始就要考慮到又要堅韌又要耐磨。

    所以大漢的橡膠工業一開始就要混入炭黑。

    既可以耐磨,又可以提高強度,又可以充氣達到避震的效果,又避免了被壓壞。

    同時還成本降低。

    而所謂炭黑,就是烴類物質在不充分燃燒的情況下產生的化合物。

    這么說比較繞口,簡單來說煤炭和石油都是烴類。

    在簡單點來說,車主最討厭的內燃機發動機里面的積碳,就是輪胎提高強度最需要的炭黑。

    這玩意兒,霍海各種工廠里要多少有多少。

    而橡膠本身加入炭黑其實是減低耐磨程度的。

    但是!杜仲膠提升耐磨程度啊。

    本來但混杜仲膠,耐磨過頭了,容易爆裂呢,加炭黑又中和了。

    大漢先研究了兩年的杜仲膠,現在對于杜仲膠的使用非常有心得,目前的輪胎不是批量化生產的,所以不考慮工藝問題只考慮效果問題,所以目前的蒸汽車輪胎是杜仲膠橡膠輪胎。

    怎么說呢,前世2020年才有這種技術普及化。

    當然,那是工業化生產,和大漢現在的只是實驗室小規模使用是兩碼事。

    但就算是小規模使用,也代表著研究院那邊起步要研究的橡膠用法,就比前世工業革命難度大得多。

    好消息是目前電氣化全面喊停,暫時不會用那么多橡膠,所以不需要考慮工藝問題,現在只考慮研究新東西先進的東西,生產的事情以后再想辦法。

    也有壞消息,壞消息是一艘海船可能要用上百公斤橡膠。

    整個天山腳下的烏孫人,鐮刀都掄冒煙了!

    那一平米的草割出來的膠,也就捏出來一個小橘子的橡膠團。

    不過產量低不代表不能用,反正烏孫人力便宜,他們一個人用大鐮刀一天割草上百平米沒問題,但他們的工資遠不如長安,只需要二百一個月就夠了,給二百那都是極大地支援當地的發展了。

    烏孫人現在一邊割膠,一邊夸獎金北和阿迪給他們找了個好工作,富裕發達了卻沒忘了家鄉人。

    自從產了橡膠后,而且每個割草的人月薪二百后,烏孫人就知道,匈奴右谷蠡王下輩子也忿想回來了。

    而對于大漢來說,烏孫是新投的,以前一直跟匈奴混的,現在壓一點工資也沒事。

    不會引起其他民眾對他們低工資的注意。

    劉徹見妻兒討論起了橡膠的事情,也就順口一說。

    衛子夫馬上明白了劉徹沒有說的話的意思:“說烏孫人鐮刀都輪冒煙了,產量還是不行,所以有更簡單的收割方法?還是別的產橡膠的植物?”

    劉徹眼冒金光:“有一種樹叫做緬榕,或者叫天竺膠樹,這種樹,只需要割開樹皮,就能滴膠,就跟割漆樹一樣,而且沒有那么多過敏癥狀。”

    “只需要割開樹皮,然后在下面卡個小碗接著,第二周來收膠就行。”

    “一個人,一天可以割膠七百棵樹,每一棵樹的產量都和一平米的草是一樣的。”

    就是因為最近實驗室發現,到處都能用橡膠,所以劉徹已經發圣旨催蘇武動作快點了。

    只要拿下滇國,就能到緬這個地方了。

    緬這個地方的人大漢已經調查清楚了,當地人還毛茹飲血住山洞呢,只要拿下滇國,就是拿下了緬。

    到時候就能種樹了。

    沒想到這種不毛之地,都能種樹變成經濟產區?

    新商改可實在是太好了!

    劉據疑惑:“產量一樣的話,還看他們干嘛?一棵樹不止占據一平米的空間吧?”

    劉徹淡定:“樹可以每周都割。”

    劉據:“也就是說只要有緬榕,就不缺膠了?”

    劉徹擺頭:“只能說目前長安也不缺膠,天山草膠就夠用,未來幾年,等緬榕開始大量生產了,就剛好夠到時候長安的膠用量,大漢還需要去全世界尋找更好產量更高的膠。”

    別看緬榕的膠產量看起來還行,實則比橡膠樹差遠了!

    橡膠樹能……三天一割,單位產量和緬榕一樣。

    綜合一算,產量高一倍。

    只要不是傻子,都會知道種什么好。

    不過在現在這個階段夠用了。

    衛子夫:“那樹皮天天割,就跟流血一樣,是不是太殘忍了。”

    漆樹收集衛子夫不是沒見過,上林苑里面就有漆樹,是給皇室的人看熱鬧長見識用的。

    劉據:“母后,你都不想想未來緬人天竺人的問題,想什么緬榕天竺膠……”

    劉徹:“你應該想的是大漢子民能不能吃飽飯的問題,而不是想什么緬人天竺人。”

    “再說了,緬人現在還在住山洞,還是部落時代,就跟我們三千年前的黃帝還沒誕生的時代一樣。”

    “他們實在是誕生不出自己的黃帝炎帝的話,那大漢應該幫他們一把讓緬人迅速過上現人過的日子,不要再懵懵懂懂了。”

    劉據小聲:“意思是不是工資給一百?”

    劉徹:“理論上給吃的就行。”

    “實際上怎么操作就看天竺公司了。”

    天竺公司自己決定早期這邊的經濟發展。

    如果天竺公司覺得緬人有能力成為經濟循環的一部分,那當然是加入進來。

    如果緬人不行,那就沒辦法了。

    這個地方的人不是后世的緬人,而是歷史上已經滅絕的存在,霍海對他們都知之甚少,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適應現代生活,能不能學習。

    在這個地方最古老的族群是驃族,是大概東漢時代,才從青藏高原上下來,到了滇國區域,又流落到緬這個地方的人。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被羌人擠壓的沒有了生存空間的超級遠古級部落,后來到了緬這個區域才真正的讓緬進入了部落時代。

    到緬這個地方建立封建國家的時候北面都宋代了。

    這地方的人都不知道更替了多少遍了。

    所以霍海對緬這個地方也是一無所知,需要先拿下滇國再去研究。

    如果到時候這兒人口不夠,那就只有從滇吸引人過去發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