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章) 鐵甲艦!-《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其實半年前圍繞著千乘上班的人就有不止七十萬,但戶籍人口只有不到八萬。

    短短這么點時間,四十多萬人下定了決心留在千乘發展,開始買房挪戶口。

    田覺的登記處,雇了十五個人天天登記新戶口,都忙不過來,那些想要帶著財產去長安過日子的富豪,還得找關系,才能找到人在下班時間幫他們提檔案開證明。

    而在霍海在千乘的第六個月,大漢官方的四百噸級海船,增加到了一百三十一艘。

    本來前半年所有產量都給海軍了,也才幾十艘船。

    這半年,大部分產量賣給運輸公司了,結果服役的船反而變多了。

    田覺這邊,招募的良家子海軍,數量已經超過了兩萬五,和會稽郡還有南越國那邊的合在一起算,大漢海軍已經達到了四萬人。

    這是良家子,不是海軍總人數,良家子是有心來立功的。還有大量花錢雇傭的人這人數達到了二十萬。

    霍海的到來,仿佛就是在告訴周圍所有人,千乘的地位很重要!

    千乘之于沿海,就像長安之于大漢。

    無數人接收到了這種信息,來到千乘工作。

    第六個月,大漢往北探索的第七個船隊出發了。

    按道理,這種大規模的瘋狂探索,應該要虧本才對,國庫起碼得掏出很多錢來辦這件事情。

    但事實上,這些錢全是千乘財政上的錢,光是賣船的利潤,支持七支船隊,還有養護七個船隊需要的后勤保障,還能剩下大半!

    這樣瘋狂的發展態勢,也讓劉徹反應了過來。

    霍海天天上書說什么公主暈船,要多適應一下才能南下,都是扯淡。

    霍海就是故意待在千乘,給千乘的發展提供動力,就跟他當初在長安做的事情一樣。

    只是,難道這六個月的高速發展還不夠?

    霍海為什么這么看重海洋?

    就因為名字里帶一個海字?

    在劉徹看來,趕緊搞定南越國,然后回到長安,讓霍海繼續坐鎮長安,加大往西南探索的力度才對啊。

    如今霍海一直不回來,怎么辦?

    劉徹立刻找到衛青,問衛家要人。

    衛家的小兒子衛青的弟弟衛廣入仕。

    衛廣入仕就是鎮南將軍,直接前往蜀郡前沿。

    劉徹忍不住要對滇國動手了。

    這個滇國,準確的說目前大漢官方叫他們昆明國,昆明國的國王是一點逼數沒有,如今昆明國國內大量的人都開始學漢學,大量的人都涌入蜀郡尋求做官了。

    而昆明國的國王,一點投降的想法都沒有。

    所以,蘇武這個校尉,也正式被抬成了征夷將軍。

    同時劉徹任命衛青屬下一個很有才干的青年,任安,成為這一次的假司馬。

    所謂假司馬,就是代理司馬的意思,就是他的級別還沒到可以做司馬的程度,但是又需要有這么個干事兒的人,就讓他代理著,如果做得好,就是司馬。

    任安是司馬遷的好朋友,大軍出征的時候,司馬遷還親自去送行了。

    隨著這支大軍的出發,長安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也是瘋狂的涌入天竺公司。

    而等錢都到了天竺公司,長安日報才公布了新聞《李廣擊破右谷蠡王五萬大軍》的新聞。

    轟然間市場就爆炸了。

    西域公司的股份再次飆升。

    要知道馬上就是西域第一次種植棉花的收割日子要來了。

    西域的棉花長得好的有多驚人,連長安城的研究學者都驚訝。

    他們多次發研究報告在科學報上,講述西域那邊棉花的生長狀態的喜人。

    如今工業行業的主心骨就是紡織工業,棉花對于紡織工業有多重要不需要誰來說,大家也都一清二楚。

    而現在西域適合種棉花被證實,西域公司的股份價格本來就要開始漲了。

    畢竟年末持有大股份,還有分紅呢。

    但實在是糟不住朝廷要對昆明國動手的誘惑,大量資金去了天竺公司。

    現在呢,大捷捷報來了!

    西域公司的棉花種植面積即將翻倍!

    可以說一旦拿下右谷蠡王,就等于整個西域全部到了大漢手中。

    也就等于西域公司在建設之初的設想全部實現了!

    這個節骨眼,西域公司的股份要漲的多夸張?!

    股價飆升。

    劉徹在里面稍微運作了一下,賣了點前段時間收購的股份,加上自己本來持有的股份丟出去,就籌夠了單獨從洛陽修建一條鐵路到宛城的經費。

    這筆錢很快就到了項緒的賬上。

    項緒修建鐵路都已經大半年了,安洛鐵路難度雖然大,里程雖然大,雖然全過程有上百萬工人需要調配,其難度不亞于大兵團作戰。

    但項緒有條不紊的推進著一切。

    現在劉徹還來個活兒,讓建立一家宛洛鐵路,還務必和安洛鐵路同期通車。

    這活兒給項緒壓的不輕。

    不過項緒還是接了,劉徹的活兒,沒法兒不接。

    這條新的鐵路,早就在勘探了,地也早就買好了。

    就是招募人手,然后運輸材料過去,然后開建。

    修一條鐵路的同時,順便還能再旁邊附送一條公路。

    一只羊也是放,兩只羊也是放,那就放吧。

    鐵路公司建立起來,不過本來項緒要在年底前建成安洛鐵路的,這下多個活兒,并且還要求鐵路要并聯,這一下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說是安洛鐵路上增加一個宛洛鐵路的短程鐵路線。

    其實不是那么回事。

    安洛鐵路是長安到洛陽,然后鐵路不是到洛陽城,而是延伸到黃河邊的港口。

    而現在宛洛鐵路也不是洛陽到宛城城里。而是延伸到距離宛城比較近的漢江渡口!

    這說白了,就等于是直接修建了一條鐵路,經過關中和宛城的地理盆地地帶,從黃河連通長江。

    這別看這一節路短,耗費的人力物力比安洛鐵路平均值大得多。

    但是這條路上的幾乎所有有能力做工人的勞動力都已經被吸引到鐵路上了,根本就不可能分出來人。

    要繼續修建,項緒只能削減人力,然后在辭退工人的桌子旁邊,放一個宛洛鐵路招工的臺子。

    鐵路內部,本來很多年輕人脾氣就比較沖,看到項緒居然安排這種事情,就惱了,非要舉報項緒。

    然后搞清楚宛洛鐵路屬于劉徹、霍海私人后,他們就不出聲了。

    舉報自己的院長副院長?關鍵是跟自己的皇帝和新商改的引領人舉報,而皇帝和新商改引領人就是他倆。

    那不是‘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么?’

    這事情項緒處理完之后。

    劉徹視線放到了南面。

    昆明國方向,幾乎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不只是國民,他們本地的其他貴族也都投了。

    準確的說是都跟蘇武表達出了非常強烈的不想打仗,他們想要努努力勸降國王的想法。

    而昆明國的國王嘗羌也是要瘋了。

    “大漢還沒出兵嗎?”

    “大漢怎么回事?怎么還不出兵?”

    “啊?投降?不是,他都不出兵,我怎么投降啊?!!!”

    原來在昆明國或則滇國的人的意識中,是沒有不戰而降這種可能性的。

    就是但凡打不過,對方大軍出動,哪怕剛出城門,只要出動,那就觸發了可投降的條件。

    就好像LOL前十四分鐘不能投降一樣,滇國也不存在不戰而降這回事兒。

    而LOL是設定的前十四分鐘不能投。

    滇國是……他們本地語言就沒有不戰而降的可能性,在他們的語言體系里就明說了投降叫做‘向軍隊投降’。

    換句話說,他們的語言體系表達出的認知體系中,就只認為自己能投降的對象是軍人。

    就算大漢在這兒搞事情,搞的滇王兩年前就想投了。

    但軍隊一直不來,一兵一卒都不越過邊境進入滇王統治范圍內,滇王就投不了!

    而大漢呢?

    大漢這邊現在推行的是王道。

    也就是說出兵必須要有理由。

    沒有理由,就不能出兵。

    所以,滇王明知道自己贏不了,早就想投了。蘇武知道自己現在在滇國區域掌握的權利比滇王本人還大,但就是沒理由出兵。

    雙方陷入了死循環。

    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是怎么想的。

    語言不通害死人!

    雖然如同張叔一樣的滇人都在學習大漢的語言,但是他們也在接受大漢的思想。

    他們接受大漢的思想后,就全盤否定了自己以前的原始思維。

    所以他們從思維上就沒有認知到國王不投降是因為國王不知道可以直接投。

    在大漢的思維體系里,這叫‘負隅頑抗’或者也可以叫‘強硬’。

    雙方在這個大烏龍里面瘋狂的轉圈。

    終于嘗羌聽到了天大的好消息。

    大漢派遣的大軍從長安來到了蜀郡,馬上就要到滇國來了。

    只要他們一離開大漢蜀郡邊緣,就等于戰爭開始,戰爭開始,自己就可以投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