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章)殊死搏斗-《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知道了嗎?龍躉石斑就得這么做。”
“把這塊做好的皮運回去給陛下。”
霍海來到番禺后,過足了海鮮癮。
這邊因為天氣炎熱,比后世都熱得多,所以食物極度容易腐敗。
以前的漁民幾乎沒法送多少活魚回來,所以吃魚的少。
而現在,活魚一船一船的往港口拉。
大家都在港口購買新鮮的海魚,反而其他農產品價格降低了很多。
要不是安國少季有意的調控,這邊的物價都崩了。
而海上運回來的魚,如果已經死了的,就會被掏去內臟曬干。
做成魚粉。
魚粉可以喂豬喂狗喂雞,而且喂養效果比普通谷飼都要好。
番禺人之前哪接受過這么大規模的蛋白質澆灌,也不太會做,所以霍海就把粵菜做法傳了下來。
而粵來酒樓也在南越國各地給開遍了。
這些酒店,讓粵菜的做法,極短時間就傳遍了南越國的城市。
至于農村地區,就要慢慢傳了。
除了番禺等沿海大城市能吃上魚,海上,從北方運過來的黃豆,是一船一船的卸貨。
黃豆可以做豆腐,做法實際上已經開始在南越國流傳了,但是這邊沒有種植黃豆的習慣,而且種植的話,產量沒那么高。
但現在有現貨運送過來一切都解決了。
這才是真正的蛋白質盛宴!
豆腐的出現讓出了番禺之外的人,也吃得到蛋白質了。
各地的產業,工廠,都開始加重體力活的程度了。
如果是擱在以前,根本就沒法差遣他們做太多的重體力活。
單人工程量上來,意味著各種工程的修建效率都大大提升了。
安國少季還探查到一處煤礦,開始召集人大規模挖礦了。
霍海也沒有急著做什么舉動,就在番禺港口的營地里住著。
“趙嬰齊依舊在忍?”
安國少季點頭:“有一種可能,他認為我們正在不惜民力的來完成這件事情,只要忍下去,我們終究有一天會走。”
霍海:“隨著煤炭的開采,他始終會明白過來的。”
安國少季:“至少現階段不會出現什么大的異變。”
這個時候,門口傳來了很重的敲門聲。
霍海:“進來。”
門推開,是終軍。
終軍拿著一封信函:“大消息!”
“滇王投了!滇王已經投降了!”
安國少季瞪眼:“這個時候滇王投了?恐怕有異變!”
終軍:“路將軍馬上過來,他在巡營警戒。他說我們從海上傳回了消息,南越國的消息走內陸應該也到了。”
是應該到了,畢竟霍海半天前就收到了探子的消息說滇王投了,南越國的人再怎么廢物,過了半日應該也收到消息了誒。
不過從長安轉一大圈,走海上的消息居然這么快就到番禺了?難不成是安洛鐵路通車了?
霍海還真就猜對了。
雖然安洛鐵路建設還沒有完成,特別是沿途很多站點還有配套機構沒有完成。
但是大部分路段已經可以通車了,甚至因為安洛鐵路比較巨大,上面正在試運行第十六代火車頭。
送信就是順便的事兒。
很快,路博德來到,哈哈大笑:“武侯,打通了!如今搞定了滇國,那么陛下應該馬上就會宣布擴大益州的范圍,應該會包含現在的滇國,以及武侯你說的緬這個區域,我們馬上就可以從陸路進天竺了!”
霍海:“立刻以我的名義送一份信給天竺公司,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通過整個緬區,抵達大海,然后在海邊建立一個據點。”
“我們馬上從海軍南基地調派蒸汽船,往更西方去探索航路,尋找他們建立的據點。”
“只要一找到……”
路博德恍然大悟:“我們就可以從海上運輸糧食以及鋼鐵煤炭水泥等建筑材料到緬海,然后在那邊建立永久據點,這樣一來路上海上就連通了!”
霍海點頭:“等路上可以源源不斷有大軍過來,而海上不斷有物資送過去,然后再進入天竺也不遲。”
這個過程可能慢一點,但是比較穩定。
穩就穩在能把這個區域變成大漢法律管轄的范圍,免得先一批過來的人搞混賬事兒給后來人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迅速建立地區性統治,然后開始往四周發散,探索原住民。
緬這個區域的原住民應該還在樹上搭鳥窩,屬于【有巢氏】那個階段,而且人口密度遠低于正常區域人口數量。
等探索清楚附近的道路后,就要建立路上快速通道。
建成之后,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雙邊貿易了。
這個貿易對比海上貿易其實是比較虧的。
但是,對于長遠發展來說,是大賺特賺,本來就是讓天竺公司犧牲大量的利益,來肥了大漢本身。
這件事情霍海不說,別的經手人不說,股民是看不明白的。
路博德點頭:“這件事情小會結束后就去辦,我現在擔心的是……”
“南越國現在民心思變,而此時傳來了滇國投向大漢的消息,趙嬰齊會不會狗急跳墻?”
“這樣一來,武侯你的計劃可就泡湯了。”
霍海要追求的是,南越國全階層全部主動投降漢朝,選擇大漢。
只有這樣,未來這兒的人才不會有反心。
這么說可能不準確,任何時候都不缺少野心家,絕對會有人產生反心。但野心家沒法利用歷史遺留問題去挑撥當地大部分人的心態,不能讓大部分人起反心。
只要做到這一點,粵這個地區就穩穩的拿下了。
而實際上,霍海這次過來,是要推進很多重要的事情。
比如瘋狂的培養本地人吃面食吃豆制品的習慣。
要做到這一點說難也不難。
簡單來說,讓他們賣一個人一天吃的米,能買回來一個人吃三天的面食豆制品,那么誰還會吃米呢?那太奢侈了!
而米誰吃呢?
米運送到北方,在海港的人,還有長安一代的人,必須全部適應吃米。
在未來,通行全球的那些人,在其他地方吃不上大米,只有回到大漢本土才能吃上大米,這件事情很重要。
而讓粵區的人現在愛上面食和豆制品,也是為了讓他們加強和北方的經濟交流。
這個風氣至少要抓個幾十年,等一切全部穩定下來,才能開放限制。
而北方的人,在吃慣了米之后,并且是吃慣了高價米之后,知道米有利可圖,才會不遺余力的開發南方。
現在,如果趙嬰齊起兵,大漢拉開架勢和趙嬰齊打一仗。
無論結局如何,這個結局可都不算好,因為未來的人必定可以從里面挑毛病。
對于這種事情,是無關對錯的,只要有立場可以站,有其他角度可以站,就一定會有人投機。
霍海笑了笑:“趙嬰齊不至于這么敏感,如果他要是有能耐跳,早就跳了。”
“安國少季。”
正聽著的安國少季沒想到有自己的事兒:“嗯?”
霍海:“你該去談戀愛了。”
現在大家知道趙嬰齊是個什么人之后,怎么能不利用這一手王牌呢?
安國少季笑了:“明白了。”
武侯肯定馬上有重要舉動,需要自己去沖昏趙嬰齊的頭腦,讓他沒法冷靜的思考問題。
看來,武侯要出絕招了。
此時的霍海也是擺了擺頭。
現在要干的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重要的沒辦法。
否則霍海現在就想坐船去千乘。
因為霍海已經得知葛三抵達了一個美麗的新大陸,在那邊找到了人類!
那邊有很多奇特的農作物,傳遞消息回來的時候,葛三正在嘗試收集種子。
如今算時間,葛三應該已經收集到種子并且在往回送了。
霍海等這些種子太久了。
要知道葛三應該不是送回來一枚兩枚,而是一船!只要送回來,翻年就可以大規模種植。
以美洲那些植物的產量,只要種一輪,應該就夠明年往整個北方推廣了!
霍海現在最擔憂的事情就是,美洲各部還沒有把土豆、番薯和玉米培育成型!
那可就是大失策了!
霍海之所以擔心這個問題,是因為害怕出現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只要美洲的農作物能過來,沒問題,已經成型了,那就暫時不會出現這個人口陷阱。
如果美洲的農作物沒用,那這個人口陷阱,就會在十多年后到來。
大漢倒是不怕這個人口陷阱,沒吃的大不了全球去吃。
但是這樣一來,苦心經營的,師出有名道德體系,就崩了。
所以霍海很想遛,去千乘。
但是現在,走不了!
因為現在在番禺,還有一項比美洲農作物還重要的事情!
所以,最終霍海只是往千乘送了一封信。
信上寫著,讓葛三繼續往南探索新大陸,看看能不能找到橡膠草類似的植物。
霍海當然不能跟葛三說去找橡膠樹,只能讓他在土著那兒找類似的樹。
一旦找到,就必然是橡膠樹。
找到了就要育苗帶回來。
至于糧食,只有霍海自己再去千乘時才能搞了。
只是此時的霍海根本沒想到,自己一年之內,都走不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