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章)劃新時代-《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但最終還是擋不住李敢。

    西域全境已經全部在大漢版圖了。

    而往北,從右北平開始,一路從沿海區域劃了一條線一直到白令海峽,每隔百里,就有一個據點。

    在沿途,一共建立了四個港口,分別是津武灣,海參灣,北海灣,駝峰灣。

    津武灣真不是霍海給取的名字。

    津是渡口的意思,這個地方在幾年前被漢武帝設立了武清鹽官,現在要做港口,因為是北上四個地方唯一一個大漢境內的地區,就取了津字。地點就在北平下方。

    而海參灣這個地方盛產海參,它沒有得到崴這個名字,崴字是肅慎語言中漁村、海灣的意思。

    朝廷怎么會用這個字來作為這么重要的據點名字呢?所以就用了灣字,取名為海參灣。

    而北海灣在島上,整個東海上的這一串島嶼都在楊仆他們封禁區內。

    這個位置脫離了封禁區,不屬于東海屬于北海了,所以叫做北海灣。

    而駝峰灣是在北海灣往上時,要避開一個大型半島,直接抵達整個大洋上方,這兒有個地方以前了無人跡,但是因為有一條河,夏天可以用。

    所以作為了據點,特點是海邊有兩座山,看起來像駝峰一樣,就叫做駝峰灣。

    四個港口目前都移居了上萬人,一共四萬人。其中有一萬多是偏遠地區活不下去的肅慎鮮卑人,自愿到外開辟吃一口飯。

    剩下的,一部分是從千乘過去的,掛職在千乘但工作地點在這些遙遠地區的職員,還有就是商人。

    這幾個據點可以集中整個航線上附近一段區域內的特產,自然是可以做生意的。

    而且這一條線往上走,漁業資源豐富,冰化之后,漁船都喜歡往這幾個地方走,補給。生意非常好做。

    所以,大漢已經對整個大洲的整條東岸實控了。

    又經過大半年后,整個匈奴單于部,已經被吃的幾乎不剩什么了。

    現在的匈奴單于部,人口不到十二萬,就算是鮮卑,都能上去踩一腳。

    而北方還延續著衛青當時制定的策略,繼續蠶食,勢要讓單于當光桿司令。

    會下象棋的就能看出,衛青雖然是穩扎穩打,但過了某個階段后,就不是穩扎穩打了,而是在羞辱。

    非要把對方的棋子吃光,剩一個老帥在田字格左挪右挪不可。

    而草原上,懷朔的規模已經空前的巨大了。

    懷朔這兒修建了一個大人工湖取水,能夠供百萬人飲水的同時還能供給工業。

    所以,整個北方的產業很多都在往這邊集中。

    特別是生羊皮炮制和羊毛線紡織,全都在往這邊移動。

    大漢內地大量想要去西進探索的人,都坐車在懷朔這兒來集中,所以這里的馬車制造量都快趕上長安了。

    除了馬車,輪船,羊毛,羊皮,之外其他產業也在往這兒集中。

    畢竟資源集中后,其他資源會自己聚集過來。

    而且懷朔產船,又有煤,作為整個北方航運的初始點,非常合適,特別適合往河以東做生意,又適合從西面去漠南和金山探索,所以非常發達。

    懷朔起步后,從懷朔往金山的路上,出現了十幾個自發的城鎮據點選址,劉徹也沒再客氣的,建立了十幾個縣,各自派了一套班子過去。

    整個草原上一切都準備好了。

    而現在,大漢內部幾乎一統。

    這個時刻,似乎是要開啟下一階段的關鍵時刻了。

    甚至,開啟下一階段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海船正在研究之中,大量的工匠沒日沒夜的研究船鋼,而且已經有了進展。

    而在千乘附近,種植了大量從美洲帶回來的植物。

    番薯,土豆,辣椒。

    而今年,就在一個月前,玉米甚至可可豆都被帶回來了。

    別人不知道,劉徹還不知道這些東西嗎?

    去年番薯就開始種植了,土豆也開始種植了。

    這兩個東西的產量,嚇得劉徹眼皮直跳!

    劉徹終于記起了霍海曾經的設想。

    在整個北方種植糧食,特別是土豆和玉米,然后在草原上養殖牛羊,然后把牛羊通過鐵路運輸到懷朔,把糧食送到懷朔,以谷飼的方式,讓牛羊變得巨肥,然后送到長安食用!

    以前劉徹以為這個是開玩笑的。

    但是得到這些作物后,劉徹終于知道,時代要變了。

    而番薯呢,據葛三報告,產量大的恐怖!

    番薯的用處是另一個,那就是送去蜀郡,蜀郡巴郡瘋狂的種植番薯,然后喂豬。

    甚至兩郡之地養的豬,就夠整個大漢吃了!

    但!劉徹總感覺哪兒不對勁,所以一直沒有扭動鑰匙,沒有摁下開關,去開啟新時代。

    而霍海,看劉徹許久沒有動靜,只是育種,選種,以科學的方式繼續推動土豆的選種,也就沒有急著做農業改革方面的事情。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流走,走到了現在。

    霍海和衛長公主出長安慢慢悠悠花了一個月到洛陽,然后在千乘待了大半年,來到南海郡后花了幾個月時間完成了對南越國葬禮的規劃。

    這個時候,衛長公主懷孕了,導致兩人沒法回長安。

    這一待,又是九個月。

    已經是第三個年頭的夏天了。

    一聲啼哭,響亮的聲音讓焦急的霍海為之一振。

    霍海有點激動的想要往前走,卻被攔著不讓進。

    只能回頭和背后的人說話。

    房門外,霍家的人都不在,畢竟他們身兼要職沒法來,只有霍仲孺在。

    而劉家的人也都不在,只有劉勝帶著劉徹的旨意以考察商業為名南下。

    兩人也是為之一振。

    “生了?”

    門推開。

    義妁走了出來,松一口氣,欣喜:“是個公子,一切正常!”

    霍海:“公主呢?”

    義妁:“正常。”

    霍仲孺:“孩子呢?!”

    上一次霍仲孺就沒等到霍嬗出生,這一次終于等到了霍炎出生。

    義妁:“稍微等一下。”

    霍海:“別急,先等公主看。”

    霍仲孺醒悟:“對對對。”

    等里面的人示意可以進了,義妁才帶著霍海進去。

    霍仲孺看不見孫子,急的抓住了劉勝的手:“我又有孫子了!”

    劉勝的兒子都快破五十了,對這個根本不激動:“別激動別激動,霍老哥,那么激動干嘛!”

    霍仲孺:“這孩子叫做霍炎,霍炎……”

    劉勝:“霍炎好啊,南方謂之炎,權勢滔天謂之炎,上古人文始祖有三,炎、黃、蚩尤,炎這個名字好得很。”

    炎當然還有別的意思,不過劉勝就挑了好的說。

    其實,炎的意思不只是權勢滔天,而是指手握著燙手般炙熱的權力叫做炎。

    霍海取這個名字,是取給劉徹看的。

    同時也是紀念炎黃的意思。

    因為時代的原因,霍海要帶著時代走向稍微遠離炎黃的方向,畢竟要脫離黃老道對朝堂的影響。

    作為炎黃子孫做這個還真不太好意思,霍海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霍炎,有一點自我悔過的意思。

    然后就是告訴劉徹,自己的權利太多了,多到燙手。

    未來劉徹如果跟自己不再站在一條戰線上了,想起霍炎的名字,至少能提醒劉徹,霍海本身不想要這些權利的。

    ……

    劉徹看著信件,也是激動不已。

    終于出生了。

    大外孫稍微長大一點,就可以回程了。

    現在不是去年。

    現在安洛鐵路已經全線通車,輪船只需要從粵府一路進長江,到漢水,在宛城的港口火車站下船,坐上火車再回長安,一路上不會超過十天。

    畢竟霍海不用像普通人那樣等交通工具,而是交通工具等霍海。

    而霍海回來,也標志著大漢要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了。

    如今大漢應該有資格往下走了!

    看到孩子的名字,劉徹狐疑:“剛出生,取個字干嘛?元甲?霍元甲?還挺順口。炎……”

    劉徹很快就想到了為什么是霍炎這個名字。

    也想起了成語大全里【趨炎附勢】那個成語。

    不過,對外來說,取名霍炎,又字元甲,看起來是在紀念炎帝乃是華夏第一個人文始祖的意思,不會往這個方向想。

    但對于聰明人和懂內行的人來說,出生就取字,反而就是故意的了。

    內行人一看就能看到,霍海在跟皇帝說,自己權勢滔天,不想當官。

    但是,可能嗎?

    李蔡什么年紀了?

    新商改什么程度了?要不要舉國推行?如果推行,誰來管事兒?

    該換屆了。

    ————

    求月票!

      


    第(3/3)頁